词典 五德 五德的意思

五德

简体五德
繁体
拼音wǔ dé
注音ㄨˇ ㄉㄜ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ǔ,(1)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组词】: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五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五脏(指心、肝、脾、肺、肾)。(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dé,(1)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组词】: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备。度德量力。德高望重。(2) 心意,信念。【组词】:一心一德。(3) 恩惠。【组词】:德施。德泽(德化和恩惠)。德惠。感恩戴德。(4) 姓。

基本含义

五德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价值观念,指五种德行或美德。

五德的意思

五德 [wǔ dé]

1. 古代阴阳家把金、木、水、火、土五行看成五德,认为历代王朝各代表一德,按照五行相克或相生的顺序,交互更替,周而复始。指人的五种品德。谓温、良、恭、俭、让。比喻物的五种特征。古谓鸡有文、武、勇、仁、信五德。东、西、南、北、中五方种的五色谷物。比喻物的五种特征。古谓蝉有文、清、廉、俭、信五德。指人的五种品德。谓智、信、仁、勇、严。比喻物的五种特征。古谓玉有仁、智、义、礼、信五德。

五德 引证解释

⒈ 古代阴阳家把金、木、水、火、土五行看成五德,认为历代王朝各代表一德,按照五行相克或相生的顺序,交互更替,周而复始。

《史记·张丞相列传》:“推五德之运,以为 汉 当水德之时,尚黑如故。”
《文选·班固<典引>》:“肇命民主,五德初始。”
蔡邕 注:“五德,五行之德。自 伏羲 已下,帝王相代,各据其一行。始於木,终於水,则復始也。”
唐 张说 《应制和千秋节》诗:“五德生王者,千龄启圣人。”

⒉ 指人的五种品德。谓温、良、恭、俭、让。

《论语·学而》“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何晏 集解引 汉 郑玄 曰:“言夫子行此五德而得之。”

⒊ 指人的五种品德。谓智、信、仁、勇、严。

《孙子·始计》“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三国 魏 曹操 注:“将宜五德备也。”
唐 王维 《谢集贤学士表》:“固当宣其五德,列在四科。”
赵殿成 笺:“《新论》:五德者,智、信、仁、勇、严也。”

⒋ 比喻物的五种特征。古谓玉有仁、智、义、礼、信五德

《诗·秦风·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汉 郑玄 笺:“玉有五德。”
孔颖达 疏引《聘义》:“君子比德於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縝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劌,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孚尹旁达,信也。”

⒌ 比喻物的五种特征。古谓鸡有文、武、勇、仁、信五德

《韩诗外传》卷二:“君独不见夫鸡乎?首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敌在前敢鬭,勇也;得食相告,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鸡有此五德,君犹日瀹而食之者,何也!”
唐 白居易 《池鹤八绝句·鸡赠鹤》:“一声警露君能薄,五德司晨我用多。”

⒍ 比喻物的五种特征。古谓蝉有文、清、廉、俭、信五德

晋 陆云 《寒蝉赋》:“夫头上有绣,则其文也;含气饮露,则其清也;黍稷不食,则其廉也;处不巢居,则其俭也;应候守节,即其信也……迈休声之五德,岂鸣鸡之独珍。”

⒎ 东、西、南、北、中五方种的五色谷物。

《汉书·郊祀志下》:“耕耘五德,朝种暮穫。”
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五德东方甲,南方丙,西方庚,北方壬,中央戊。种五色禾於此地为耕耘也。”


国语词典

五德 [wǔ dé]

⒈ 古时阴阳家把金、木、水、火、土五行看成五德。以五行生克为帝王嬗代之应,其说尤盛于秦汉间。

《史记·卷九六·张丞相列传》:「推五德之运,以为汉当水德之时,尚黑如故。」
汉·班固〈典引〉:「肇命民主,五德初始。」

⒉ 玉有五德。即仁、智、义、礼、信五德

《礼记·聘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孚尹旁达,信也。」

⒊ 鸡有五德。即文、武、勇、仁、信五德

《韩诗外传·卷二》:「君独不见,夫鸡乎,首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得食相告,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鸡有此五德,君犹日瀹而食之者,何也?」


五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德释义:⒈古代阴阳家把金、木、水、火、土五行看成五德,认为历代王朝各代表一德,按照五行相克或相生的顺序,交互更替,周而复始。⒉指人的五种品德。谓温、良、恭、俭、让。⒊指人的五种品德。谓智、信、仁、勇、严。⒋比喻物的五种特征。古谓玉有仁、智、义、礼、信五德。⒌比喻物的五种特征。古谓鸡有文、武、勇、仁、信五德。⒍比喻物的五种特征。古谓蝉有文、清、廉、俭、信五德。⒎东、西、南、北、中五方种的五色谷物。
    • 2.
      五神释义:⒈五脏之灵气。⒉指五脏。⒊指五帝。⒋五德。⒌五方之神,指勾芒、祝融、后土、蓐收、玄冥,亦称五行之神。
    • 3.
      五言释义:⒈五德之言。⒉五个字的句子。⒊见“五言诗”。
    • 4.
      偃盖释义:⒈车蓬或伞盖。喻指圆形覆罩之物。晋 葛洪《抱朴子·仙药》:“五德芝,状似楼殿,茎方,其叶五色各具而不杂,上如偃盖,中常有甘露,紫气起数尺矣。”清 曹寅《圆庐》诗之二:“蓑形偃盖一弓宽,枢户清寥位置安。”⒉形容松树枝叶横垂,张大如伞盖之状。唐 杜甫《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阴崖却承霜雪干,偃盖反走虬龙形。”《云笈七籤》卷一一三:“其观前素有松树偃盖,甚为胜景。”《西游记》第九三回:“隐隐见苍松偃盖,也不知是几千百年间故物到于今。”鲁迅《故事新编·理水》:“第三天是学者们公请在最高峰上赏偃盖古松。”
    • 5.
      六节释义:⒈古卿大夫朝聘天子诸侯,或吏民通行他国,用作凭证的六种信物。节,符信。《周礼·秋官·小行人》:“达天下之六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皆以金为之;道路用旌节,门关用符节,都鄙用管节,皆以竹为之。”⒉谓马之行止进退驰骤的节度。《周礼·夏官·趣马》:“掌赞正良马,而齐其饮食,简其六节。” 孙诒让 正义引 王应电 曰:“六节,谓行止进退驰骤之节。”⒊谓好、恶、喜、怒、哀、乐六情。 汉 荀悦 《申鉴·政体》:“若乃二端不愆,五德不离,六节不悖,则三才允序,五事交备,百工惟釐,庶绩咸熙。” 黄省曾 注
    • 6.
      土德释义:⒈五德之一。 古以五行相生相克附会王朝命运,谓土胜者为得土德。《史记·五帝本纪》:“﹝ 轩辕 ﹞有土德之瑞,故号 黄帝。”司马贞 索隐:“炎帝 火,黄帝 以土代之。”《汉书·张苍传》:“苍 为丞相十餘年,鲁 人 公孙臣 上书,陈终始五德,言 汉 土德时,其符黄龙见,当改正朔,易服色。”唐 张说《圣德颂》:“稽诸瑞典,昔祚 轩皇;而今表圣,土德以昌。”⒉大地的功德。清 金农《客来自覃怀见饷地黄奉酬十韵》:“灵品彰土德,流膏藴精腴。”⒊用称帝后的功德。明 徐渭《五色鹦鹉黄鹦鹉并是圣母所驯》诗之三:“饮啄定应
    • 7.
      年始释义:一年之始,岁首。《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 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 周 得火德,秦 代 周 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张守节 正义:“周 以建子之月为正,秦 以建亥之月为正,故其年始用十月而朝贺。”
    • 8.
      德水释义:⒈黄河 的别名。 《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 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 周 得火德,秦 代 周 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更名 河 曰 德水,以为水德之始。”《史记·封禅书》:“秦始皇 既并天下而帝,或曰:‘……昔 秦文公 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於是 秦 更名 河 曰 德水。”南朝 陈 徐陵《孝义寺碑》:“昔 岱山 徙号,重华 著其受终;德水 移名,秦 人表其嘉运。”《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五·贺圣欢》:“四海皇风被,千年 德水 清。”⒉佛教语。谓功德水。南朝 梁简文帝《奉阿育王寺钱启》:“难遇者乃
    • 9.
      春荣释义:⒈春天的花朵。三国 魏 曹植《与吴季重书》:“得所来讯,文采委曲,曄若春荣,瀏若清风。”南朝 齐 孔稚珪《游太平山》诗:“阴涧落春荣,寒巖留夏雪。”宋 林逋《山中冬日》诗:“废圃春荣动,回塘雾气昏。”⒉喻少年时期。《文选·潘岳<金谷集作>诗》:“春荣谁不慕,岁寒良独希。”李善 注:“春荣,喻少;岁寒,喻老也。”⒊春季茂盛。南朝 陈 沉炯《为百官劝进陈武帝表》:“臣闻春荣秋落,四时所以迭成;金行水流,五德所以互序。”明 方孝孺《龟岩隐居记》:“朝敛夕舒、春荣秋顇者,云霞草木也。”
    • 10.
      更元释义:更改年号。《史记·历书》:“至 孝文 时,鲁 人 公孙臣 以终始五德上书,言 汉 得土德,宜更元,改正朔,易服色。”
    • 11.
      朝贺释义:朝觐庆贺。 《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 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 周 得火德,秦 代 周 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唐 韩愈《石鼓歌》:“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劒珮鸣相磨。”明 唐顺之《请皇太子受朝疏》:“羣臣诣 奉天殿 朝贺,礼成,即诣 文华殿 朝贺皇太子。”刘征《鸱鸮的下场》:“小子们,快准备朝贺的盛典,多多准备庆功的酒浆。”
    • 12.
      梦像释义:亦作“梦象”。 梦中所见的形象、情景。汉 王符《潜夫论·五德志》:“思道三年,而梦获贤人以为师,乃使以梦像求之四方侧陋,得 傅説 方以胥靡筑于 傅巖,升以为大公。”元 无名氏《昊天塔》:“嗨,元来是母亲的书也。説父亲兄弟,託梦与他,一句句都和我做的梦象相合,有这等异事。”
    • 13.
      水德释义:古代阴阳家称帝王受命的五德之一。谓以水而德王。《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 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 周 得火德,秦 代 周 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汉书·郊祀志上》:“今 秦 变 周,水德之时。昔 文公 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南朝 梁 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水德方衰,天命未改。”
    • 14.
      火德释义:⒈五德之一。以五行中的火来附会王朝历运的称火德。⒉火的功能。⒊指热力。⒋称南岳之神。
    • 15.
      玉德释义:古谓玉有五德,后常以喻素质之美。
    • 16.
      王者释义:⒈帝王,天子。《公羊传·成公元年》:“然则曷为不言 晋 败之?王者无敌,莫敢当也。”《史记·伯夷列传》:“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唐 张说《奉和千秋节宴应制》:“五德生王者,千龄启圣心。”清 凌扬藻《蠡勺编·僣立楚齐策文》:“职在牧民,廼知王者为通器。”⒉指同类中之特出而无与伦比者。宋 欧阳修《渔家傲》词:“颜色清新香脱洒。堪长价,牡丹怎得称王者!”⒊钱的别称。唐 李冗《独异志》卷中:“唐 富人 王元寳,玄宗 问其家财多少?曰:‘臣请以一縑繫陛下南山一树,南山树尽,臣縑未穷。’时人谓钱
    • 17.
      畏涂释义:⒈亦作“畏途”。 艰险可怕的道路。《庄子·达生》:“夫畏涂者,十杀一人,则父子兄弟相戒也,必盛卒徒而后敢出焉。”成玄英 疏:“涂,道路也。夫路有劫贼,险难可畏。”唐 李白《蜀道难》诗:“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巖不可攀。”金 蔡松年《淮南道中》诗之一:“畏涂泥三尺,车马真鸡栖。”清 金农《送贺十五德舆之辰州》诗:“五月 沅陵 道,毒淫多畏途。”⒉指危险可怕的地方。宋 王安石《次韵和张仲通见寄三绝句》之三:“醉乡岐路君知否?不似人间足畏涂。”清 袁枚《新齐谐·黑眚畏盐》:“殷家村 在城外,多古壙,旧传壙中有怪
    • 18.
      肇建释义:创建;始创。晋 应贞《晋武帝华林园集诗》:“悠悠太上,民之厥初;皇极肇建,彝伦攸敷;五德更运,膺籙受符。”《资治通鉴·晋元帝建武元年》:“今王业肇建,万物权舆。”明 罗汝敬《<覆瓿集>序》:“人皆知先生之事,高皇帝 能尽其心,又不知天以先生辅佐圣神肇建鸿图者,唯在於道。”梁启超《亚洲地理大势论》:“号称世界最古之国,如 印度,如 中华,如 犹太,如 叙利亚,无一非此土之肇建也。”
    • 19.
      金家释义:⒈指晋朝司马氏。 古代阴阳家以“五德”(即水、火、金、木、土五行之德)相生相克、终而复始的循环变化论来说明王朝兴替的原因。⒉新罗金姓,故称金家。⒊指金婆杨梅。
    • 20.
      金德释义:五德之一。 谓以金而德王。古代阴阳学家以五行相生相克和终而复始的循环变化,说明王朝兴替的原因,称为“五德终始”。

五德(wud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五德是什么意思 五德读音 怎么读 五德,拼音是wǔ dé,五德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五德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