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奉扬 奉扬的意思
fèngyáng

奉扬

简体奉扬
繁体奉揚
拼音fèng yáng
注音ㄈㄥˋ 一ㄤ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èng,(1) 恭敬地用手捧着。【例句】:奉觞(举杯祝酒)。奉献。奉祀。奉承(恭维,讨好。“承”读轻声)。(2) 尊重,遵守。【组词】:奉公守法。奉为圭臬(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奉行故事(按老规定办事)。(3) 敬辞,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组词】:奉告。奉还(huán )。奉陪。奉劝。奉迎(a.敬辞,迎接;b.奉承)。奉赠。(4) 信仰。【组词】:信奉。素奉佛教。(5) 供养,伺候。【组词】:奉养。供奉。侍奉。(6) 姓。(7) 古同“俸”,薪金。

yáng,(1) 簸动,向上播散。【组词】:扬水。扬场(cháng )。扬汤止沸。(2) 高举,向上。【组词】:扬手。扬帆。趾高气扬。扬眉吐气。(3) 在空中飘动。【组词】:飘扬。(4) 称颂,传播。【组词】:扬言。扬威。颂扬。扬弃。扬名。(5) 姓。

基本含义

奉扬指由下级向上级或晚辈向长辈表示敬意、赞扬、崇拜。

奉扬的意思

奉扬 [fèng yáng]

1. 颂扬;宣扬。

奉扬 引证解释

⒈ 颂扬;宣扬。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重耳 敢再拜稽首,奉扬天子之丕显休命。”
宋 司马光 《翰林学士礼部侍郎除三司使制》:“岂朕所以嫗煦抚循之未至,将有司奉扬宣佈之未称与?何其设心之勤而收效之寡也。”
明 宋濂 《给事中安统除兵部尚书诰》:“非有奋厉之才,练达之知,不足以奉扬威武,毘赞机密者矣。”
周素园 《贵州民党痛史》第十二章:“义军龚行天讨,奉扬大汉威灵。”


奉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辞释义:犹三让。《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 三辞,从命,曰:‘重耳 敢再拜稽首,奉扬天子之丕显休命。’”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章表》:“昔 晋文 受册,三辞从命,是以 汉 末让表,以三为断。”
    • 2.
      奉扬仁风释义:奉扬:颂扬;仁风:施行仁政如同风行。旧时用作颂扬德政。
    • 3.
      奉扬释义:颂扬;宣扬。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重耳 敢再拜稽首,奉扬天子之丕显休命。”宋 司马光《翰林学士礼部侍郎除三司使制》:“岂朕所以嫗煦抚循之未至,将有司奉扬宣佈之未称与?何其设心之勤而收效之寡也。”明 宋濂《给事中安统除兵部尚书诰》:“非有奋厉之才,练达之知,不足以奉扬威武,毘赞机密者矣。”周素园《贵州民党痛史》第十二章:“义军龚行天讨,奉扬大汉威灵。”
    • 4.
      学侣释义:⒈学友。 南朝 梁 萧统《谢敕参解讲启》:“臣仰承皇威,训兹学侣;奉扬圣旨,洞晓羣儒。”⒉犹学生。南朝 梁简文帝《徵君何先生墓志》:“聚徒教习,学侣成羣。”《南史·贺琛传》:“年将三十,便事讲授…… 彭城 到溉 为行事,闻 琛 美名,命驾相造。会 琛 正讲,学侣满筵。”⒊指有学识的僧侣。南朝 梁 梁简文帝《大法颂序》:“詵詵学侣,济济名僧。”
    • 5.
      显命释义:对上天旨意或天子诏命的美称。语本《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 三辞,从命,曰:‘重耳 敢再拜稽首,奉扬天子之丕显休命。’”《孔子家语·弟子行》:“若逢有德之君,世受显命,不失厥名。”三国 魏 曹植《庆文帝受禅表》:“陛下以明圣之德,受天显命,良辰即祚,以临天下。”金 王若虚《臣事实辨上》:“孙安国 亦谓 皓 罪为逋寇,虐过 辛 癸,梟首素旗,不足谢寃魂,而优以显命仍加宠锡,非伐罪弔民之义。”
    • 6.
      赠扇释义:《晋书·文苑传·袁宏》:“谢安 常赏其机对辩速。后 安 为 扬州 刺史,宏 自吏部郎出为 东阳郡,乃祖道於 冶亭。时贤皆集,安 欲以卒迫试之,临别执其手,顾就左右取一扇而授之曰:‘聊以赠行。’宏 应声答曰:‘輒当奉扬仁风,慰彼黎庶。’时人叹其率而能要焉。”后世即以“赠扇”为勉励赴任之官施行仁政、造福百姓之典。
    • 7.
      隆显释义:⒈犹丕显,显扬。语本《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重耳 敢再拜稽首,奉扬天子之丕显休命。”《汉书·王莽传中》:“﹝ 王莽 ﹞又曰:‘赤世计尽,终不可强济。皇天明威,黄德当兴,隆显大命,属予以天下。’”按,隆显大命,即丕显休命。⒉高贵显赫。《隋书·李密传》:“光荣隆显,举朝莫二。”《旧唐书·李宗闵等传论》:“宗閔、嗣復,承宗室世家之地胄,有文学政事之美名,徊翔清华,出入隆显。”

奉扬(fengy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奉扬是什么意思 奉扬读音 怎么读 奉扬,拼音是fèng yáng,奉扬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奉扬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