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齐同 齐同的意思
tóng

齐同

简体齐同
繁体齊同
拼音qí tóng
注音ㄑㄧˊ ㄊㄨ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í jì zī zhāi,(1) 同“斋”。(2) 斋戒。【例句】:齐三日而后行。(3) 庄敬。【组词】:齐庄。齐严。

tóng tòng,(1) 一样,没有差异;相同。同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同侪(同辈)。同庚(同岁)。同年。同胞。同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同仁(同人)。同仇敌忾。同工异曲。同室操戈。情同手足。(2) 共,在一起(从事)。【组词】:共同。同学。同步。殊途同归。同舟共济。(3) 和,跟。【组词】:同流合污。(4) 姓。 ◎ 〔胡同〕见“胡”。

基本含义

指人们的心思、行动一致,没有分歧。

齐同的意思

齐同 [qí tóng]

1. 一致。

上下齐同。——《资治通鉴》

[concerted; consistent;]

齐同 引证解释

⒈ 统一;相一致。

《汉书·平帝纪》:“太僕 王惲 等八人使行风俗,宣明德化,万国齐同,皆封为列侯。”
《三国志·吴志·鲁肃传》:“若 备 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⒉ 等同。

汉 王充 《论衡·骨相》:“始皇 从其册,与之亢礼,衣服饮食与之齐同。”


齐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民同俗释义:指使人民的思想风俗齐同。
    • 2.
      倍奸释义:违犯。倍,通“背”。《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慢弃刑法,倍奸齐盟。”孔颖达 疏:“倍即背也,违背奸犯齐同之盟也。”
    • 3.
      大齐释义:⒈犹大同。谓使完全齐同。《荀子·乐论》:“故乐者,天下之大齐也。”梁启雄 简释引 王引之《经义述闻》云:“天下之大齐,谓天下之大同也。”⒉最大的定限。《列子·杨朱》:“百年,寿之大齐。”⒊大体的界限。章炳麟《国故论衡中·文学总略》:“以文辞、学説为分者,得其大齐,审察之则不当。”
    • 4.
      怵迫释义:诱迫。 语出《管子·心术上》:“不怵乎好,不迫乎恶。”《文选·贾谊<鵩鸟赋>》:“怵迫之徒兮,或趋西东;大人不曲兮,亿变齐同。”李善 注引 孟康 曰:“怵,为利所诱怵也;迫,迫贫贱,东西趋利也。”《后汉书·李固传》:“天地之心,福谦忌盛,是以贤达功遂身退,全名养寿,无有怵迫之忧。”李贤 注:“为利所诱,怵迫於忧勤也。”宋 司马光《答秉国第二书》:“静者不以怵迫乱其志也。”
    • 5.
      意变释义:⒈意态异常。《战国策·赵策一》:“二主色动而意变,必背君,不如令杀之。”⒉千变万化。意,通“亿”。《汉书·贾谊传》:“怵迫之徒,或趋西东;大人不曲,意变齐同。”王先谦 补注引 王念孙 曰:“意读亿万年之亿,《史记》正作亿。亿变,犹上文言千变万化也。”《汉书·礼乐志》:“帝临中坛,四方承宇,绳绳意变,备得其所。”
    • 6.
      比物释义:⒈齐同其马力。物,马之力。⒉泛指协调众物,使和谐、配合得当。⒊连缀同类的事物,进行排比归纳。
    • 7.
      沈湎释义:⒈亦作“沉沔”。亦作“沉湎”。犹沉溺。多指嗜酒。《书·泰誓上》:“沉湎冒色,敢行暴虐。”孔颖达 疏:“人被酒困,若沉於水,酒变其色,湎然齐同,故沉湎为嗜酒之状。”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八大王》:“老夫为令尹时,沉湎尤过于今日。”鲁迅《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他的意思是,天地神仙都是无意义,一切都不要,所以他觉得世上的道理不必争,神仙也不足信,既然一切都是虚无,所以他便沉湎于酒了。”⒉犹沉浸。比喻潜心于某种事物或处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唐 陆龟蒙《村夜》诗之二:“上诵 周 孔 书,沉湎至
    • 8.
      率服释义:相率而服从。亦指顺服。《书·舜典》:“柔远能邇,惇德允元,而难任人,蛮夷率服。”孔 传:“佞人斥远之,则忠信昭於四夷,皆相率而来服。”孙星衍 疏:“蛮夷循服。”《汉书·王莽传上》:“今天下治平,风俗齐同,百蛮率服。”宋 陆游《上殿札子》之三:“年穀娄丰,四夷率服。”太平天囯 洪秀全《御制千字诏》:“胡 越 贡朝,蛮夷率服。”
    • 9.
      联横释义:齐同,不相上下。
    • 10.
      贵齐释义:⒈谓以齐同万物为贵。⒉谓贵在疾速。

齐同(qit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齐同是什么意思 齐同读音 怎么读 齐同,拼音是qí tóng,齐同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齐同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