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亲 [dìng qīn]
1. 男女订立婚约。
英[betroth; engagement;]
定亲 引证解释
⒈ 订婚。旧时多由父母作主,在男子未成年时即聘定女方。
引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一:“晋武帝 选士庶女子有姿色者,以緋綵繫其臂……今定亲之家亦有繫臂者,续古事也。”
清 李渔 《风筝误·贺岁》:“方纔家父説,要替你定亲。”
巴金 《家》三一:“他不高兴我给他定亲?那不行!”
定亲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冰聘释义:定亲。
- 2.
受聘释义:⒈旧俗定亲时女方接受男方的聘礼。 ⒉接受聘请:他受聘当了排球教练。
- 3.
吉帖释义:喜帖。即庚帖。旧时定亲用的写着生辰八字的纸片。
- 4.
媒定释义:谓央媒定亲。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嫦娥》:“宗 年十四,睨女窃喜,意翁必媒定之;而翁归若忘。”
- 5.
定聘释义:犹定亲。
- 6.
定配释义:⒈固定配享。《宋史·仁宗纪二》:“庚子,议 太祖、太宗、真宗 庙并万世不迁;南郊升侑上帝,以 太祖 定配,二宗迭配。”《宋史·礼志二》:“七年正月,詔南郊以 太祖 定配。”⒉犹定亲。清 李渔《风筝误·贺岁》:“寧可迟些,决不肯草草定配。”
- 7.
待字释义:指女子尚未定亲(字:许配):待字闺中。
- 8.
心感释义:⒈谓人心感化。 唐 白居易《王泽流人心感策》:“泽流心感,而天下不太平者,未之有也。”⒉心里感动,感激。元 范康《竹叶舟》楔子:“累蒙书召,小生非不心感,但是我萤窗雪案,辛苦多年,自谓功名唾手可拾,岂知累科下第,惶恐难归,以此拜访无颜。”《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张姑娘 又把 十三妹 的形容举止并定亲以前怎样先私下问他许多的话都倾心吐胆的告诉了婆婆。安太太 更是心感。”
- 9.
换盅释义:定亲,是定亲时候的一个仪式。
- 10.
接茶释义:谓女家受聘允亲。旧时男女定亲,男家聘礼必备茶。
- 11.
文定之喜释义:订婚又称为“文定之喜”。 以前结婚分提亲、订亲、成亲。定亲后,男方将上述礼品用杠箱抬到女方。女方回礼多为金团、油包及闺女自做的绣品。定亲凭证,男方送“过书”,俗称“红绿书纸”(纸张两层外红内绿),女方送“回贴”认可,俗称“文定”。故旧时夫妻吵嘴,妻子常说我是有“红绿书纸”的,以此抑制丈夫。继“文定”后择吉迎娶,由择日店拣“好日”的日子。
- 12.
相亲释义:定亲前家长或本人到对方家相看。
- 13.
系亲释义:联姻;定亲。
- 14.
系臂释义:⒈手镯类饰品。 汉 刘向《列女传·珠崖二义》:“珠崖 多珠,继母连大珠以为繫臂。”⒉《晋书·后妃传上·胡贵嫔》:“泰始 九年,帝多简良家子女以充内职,自择其美者以絳纱繫臂。”后因以“繫臂”或“繫臂纱”为貌美入选内宫之典。唐 杜牧《出宫人》诗之一:“十年一梦归人世,絳缕犹封繫臂纱。”唐 罗虬《比红儿诗》:“红儿 若向当时见,繫臂先封第一纱。”清 孔尚任《桃花扇·拜坛》:“自古道,君王爱馆娃。繫臂纱,先须采选来家,替椒房作伐。”后世民间定亲,亦有效之者。宋 赵令畤《侯鲭录》卷一:“今定亲之家亦有繫臂者,续古事
- 15.
纳彩释义:古代定亲时男方送给女方聘礼叫做纳彩。
- 16.
绛纱系臂释义:《晋书·后妃传上·胡贵嫔》:“泰始 九年,帝(晋武帝)多简良家子女以充内职,自择其美者,以絳纱繫臂。”后代亦有用作定亲标记者。
- 17.
致聘释义:⒈送交定亲礼品。⒉征聘。
- 18.
説亲释义:说媒。 《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王婆 道:‘乾娘宅里小娘子,説亲成也未?’”《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钱赠年少》:“员外道:‘我因无子,相烦你二人説亲。’”茅盾《我走过的道路·我的婚姻》:“父亲又说,他自己在和 陈 家定亲以前,媒人曾持 孔繁林 的女儿的庚帖来说亲。”
- 19.
诞毓释义:诞生;养育。宋 王安石《赐判永兴军韩琦生日礼物口宣》:“方懋蕃官之绩,载临诞毓之辰。”《清史稿·安定亲王永璜传》:“皇长子诞自青宫,齿序居长。年逾弱冠,诞毓皇孙。”
- 20.
追节释义:⒈指节日游览。南朝 宋 鲍照《三日游南苑诗》:“採苹及华月,追节逐芳云。”⒉旧俗定亲后,男方逢节送礼于女方。宋 吴自牧《梦粱录·嫁娶》:“自送定之后,全凭媒氏往来,朔望传语,节序亦以冠花、綵段、合物、酒菓遗送,谓之追节。”《元典章·兵部一·军官》:“不得私下科取歛物及齐歛追节、生辰、送路、洗尘、筵会、婚聘一切人情。”《醒世姻缘传》第三三回:“因年节要与 薛教授 家 素姐 追节,备了衣服花粉,果品腥肴,停停当当的只等 赵鹤松 写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