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从实 从实的意思
cóngshí

从实

简体从实
繁体從實
拼音cóng shí
注音ㄘㄨㄥˊ ㄕ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óng,(1) 跟随。【组词】:愿从其后。(2) 依顺。【组词】:顺从。盲从。从善如流。(3) 采取,按照。【组词】:从优。(4) 从事;参加。【组词】:从业。从政。投笔从戎。(5) 由,自。【组词】:从古至今。从我做起。(6) 跟随的人。【组词】:侍从。仆从。(7) 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例句】:从父(伯父、叔父的通称)。(8) 次要的。【组词】:主从。从犯。(9) 中国魏以后,古代官品(有“正品”和“从品”之分,宋代龙图阁大学士为从二品)。(10) 姓。

shí,(1) 充满。【组词】:实心。充实。虚实。(2) 符合客观情况,真,真诚。【组词】:实话。实惠。实际(真实情况)。实践(实行;履行)。实体。实情。实施。实数。实事求是。名实相符。(3) 植物结的果。【组词】:果实。开花结实。(4) 富足。【组词】:殷实。富实。

基本含义

从实指的是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情况行事,不虚浮、不空谈。

从实的意思

从实 [cóng shí]

1. 依照实际、真实情况。

从实 引证解释

⒈ 依照实际、真实情况。

《汉书·匡衡传》:“恐郡不肯从实,可令家丞上书。”
《水浒传》第二六回:“你把我的哥哥性命,怎地谋害了,从实招了,我便饶你。”
《红楼梦》第九四回:“还是 李紈 探春 从实的告诉了 王夫人 一遍。”
许地山 《凶手》第二幕:“你与我从实招来,若有一句谎言,难免受刑。”


从实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主观与客观释义:①主观指人的意识;客观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物质世界或人的认识对象。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改造客观。②主观指人的认识不从实际出发,如主观性、主观主义;客观指人的认识从实际出发,如客观介绍。
    • 2.
      从实释义:按真实情况;如实:从实回答。
    • 3.
      从直释义:从实。
    • 4.
      刮风释义:⒈吹风。 《红楼梦》第五一回:“王夫人 笑道:‘这也是好主意,刮风下雪倒便宜。’”王西彦《病人》:“欧洲 史专家 郝立明 先生到校的那一天,正是秋季一个刮风的日子。”⒉喻做事不从实际出发,一哄而起。《新华月报》1979年第7期:“我们党内反对错误倾向斗争的一个重要教训,就是容易‘刮风’,搞‘一刀切’。一说有什么倾向,往往不问在什么地方、什么范围、什么人中间发生的,就全国各地都动起来,叫做‘闻风而动’。”《人民日报》16:“少数地方,用刮风的办法纠正不正之风,效果不好。”
    • 5.
      印纸历子释义:宋 制,外任官员赴任时,朝廷发给印有各种项目的记录册,由官员于任上填写,作为考核其政绩的根据,称“印纸歷子”。 《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二年》:“祖宗留意考课之法,王安石 始罢之。望遵 太宗 故事,应监司、郡守朝辞日,别给御前印纸歷子。至于兴某利,除某害,各为条目,每攷令当职官吏从实批书,任满精覈。”亦省称“印歷”。参见“印歷”。
    • 6.
      反之释义:与此相反;反过来说或反过来做: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的事业就能顺利发展,反之就会遭受挫折。
    • 7.
      处实效功释义:处:办理。效:效验,效果。功:功绩,成效。处理事情从实际出发,讲究功效。
    • 8.
      实事求是释义:从实际情况出发,不夸大,不缩小,正确地对待和处理问题。《汉书·河间献王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 9.
      实战释义:实际作战:实战演习。 要从实战出发,苦练杀敌本领。
    • 10.
      实际释义:⒈客观存在的事物或情况: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⒉实有的;具体的:举一个实际的例子来说明。实际工作。实际行动。⒊合乎事实的:这种想法不实际。计划订得很实际。
    • 11.
      思想方法释义:人们在一定世界观指导下观察、研究事物和现象所遵循的规则和程序。是关于主观反映客观即认识世界的方法。思想方法与世界观、认识论是一致的。因世界观不同存在着不同的思想方法。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的思想方法。
    • 12.
      批书释义:⒈经过有关部门批署的证明。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及大驾幸 临安,丧乱之后,士大夫亡失告身、批书者多。”⒉批写;记述。《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二年》:“至於兴某利,除某害,各为条目,每攷令当职官吏从实批书,任满精覈。”
    • 13.
      教条释义:⒈宗教上的信条,只要求信徒信从,不容许批评怀疑。⒉只凭信仰,不加思考而盲目接受或引用的原则、原理。⒊比喻僵化死板,不知变通:你们不从实际出发,盲目照搬别人的经验,未免太教条了。⒋指教条主义。
    • 14.
      曾青释义:矿产名。 色青,可供绘画及化金属用。道士常用为炼丹的药品。《管子·山至数》:“秦 之 明山 之曾青,一筴也。”《荀子·王制》:“南海 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杨倞 注:“曾青,铜之精,可繢画及化黄金者,出 蜀山 越嶲。”唐 李白《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图》诗:“石黛刷幽草,曾青泽古苔。”明 刘基《寒夜曲》:“十二楼开春醉醒,千年断石生曾青。”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四·曾青》:“曾,音层,其青层层而生,故名。或云,其生从实至空,从空至层,故曰曾青也。”
    • 15.
      欲速则不达释义:不从实际出发,一味图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论语·子路》:“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速:快。达:到。
    • 16.
      款引释义:谓从实认罪。
    • 17.
      盐课释义:⒈旧时以食盐为对象所征的税课。《宋史·食货志下三》:“世宗 北伐,父老遮道泣诉,愿以盐课均之两税,而弛其禁,许之,今两税盐钱是也。”《元史·食货志五》:“本司自 至元 十四年创立,当时盐课未有定额,但从实恢办。”《明史·徐阶传》:“鄢懋卿 骤增盐课四十万金。阶 风御史请復故额。”《清史稿·食货志四》:“灶不乐以盐归垣,商亦无资完课。此垣商纳课之亦难行也。”⒉指办理盐课事务。宋 秦观《代蕲守谢上表》:“昨以出按荆车,兼程盐课,猥虞旷废,妄致勤劳。”《明史·食货志四》:“松江 所负课六十餘万,民诉於朝。命直隶
    • 18.
      直接经验释义:亲自从实践中取得的经验(区别于“间接经验”)。
    • 19.
      籍注释义:东晋 和 南朝 时将服官役者的姓名、年限载入用黄纸书写的户籍总册,谓之籍注。 凡入黄籍者可免征役。《南齐书·张岱传》:“母年八十,籍注未满,岱 便去官从实还养,有司以 岱 违制,将欲纠举。”《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元年》:“元起 在道久,粮食乏絶,或説之曰:‘蜀 土政慢,民多诈疾,若检 巴西 一郡籍注,因而罚之,所获必厚。’”胡三省 注:“谓民多诈疾,注之於籍,以避征役。”
    • 20.
      虚判决值释义:用外推法从实际决值得到的两值。注:用这两个值表示量化律的两个极端量化间隔的假想外侧边界。

从实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主观与客观释义:①主观指人的意识;客观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物质世界或人的认识对象。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改造客观。②主观指人的认识不从实际出发,如主观性、主观主义;客观指人的认识从实际出发,如客观介绍。
    • 2.
      从实释义:按真实情况;如实:从实回答。
    • 3.
      从直释义:从实。
    • 4.
      刮风释义:⒈吹风。 《红楼梦》第五一回:“王夫人 笑道:‘这也是好主意,刮风下雪倒便宜。’”王西彦《病人》:“欧洲 史专家 郝立明 先生到校的那一天,正是秋季一个刮风的日子。”⒉喻做事不从实际出发,一哄而起。《新华月报》1979年第7期:“我们党内反对错误倾向斗争的一个重要教训,就是容易‘刮风’,搞‘一刀切’。一说有什么倾向,往往不问在什么地方、什么范围、什么人中间发生的,就全国各地都动起来,叫做‘闻风而动’。”《人民日报》16:“少数地方,用刮风的办法纠正不正之风,效果不好。”
    • 5.
      印纸历子释义:宋 制,外任官员赴任时,朝廷发给印有各种项目的记录册,由官员于任上填写,作为考核其政绩的根据,称“印纸歷子”。 《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二年》:“祖宗留意考课之法,王安石 始罢之。望遵 太宗 故事,应监司、郡守朝辞日,别给御前印纸歷子。至于兴某利,除某害,各为条目,每攷令当职官吏从实批书,任满精覈。”亦省称“印歷”。参见“印歷”。
    • 6.
      反之释义:与此相反;反过来说或反过来做: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的事业就能顺利发展,反之就会遭受挫折。
    • 7.
      处实效功释义:处:办理。效:效验,效果。功:功绩,成效。处理事情从实际出发,讲究功效。
    • 8.
      实事求是释义:从实际情况出发,不夸大,不缩小,正确地对待和处理问题。《汉书·河间献王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 9.
      实战释义:实际作战:实战演习。 要从实战出发,苦练杀敌本领。
    • 10.
      实际释义:⒈客观存在的事物或情况: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⒉实有的;具体的:举一个实际的例子来说明。实际工作。实际行动。⒊合乎事实的:这种想法不实际。计划订得很实际。
    • 11.
      思想方法释义:人们在一定世界观指导下观察、研究事物和现象所遵循的规则和程序。是关于主观反映客观即认识世界的方法。思想方法与世界观、认识论是一致的。因世界观不同存在着不同的思想方法。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的思想方法。
    • 12.
      批书释义:⒈经过有关部门批署的证明。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及大驾幸 临安,丧乱之后,士大夫亡失告身、批书者多。”⒉批写;记述。《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二年》:“至於兴某利,除某害,各为条目,每攷令当职官吏从实批书,任满精覈。”
    • 13.
      教条释义:⒈宗教上的信条,只要求信徒信从,不容许批评怀疑。⒉只凭信仰,不加思考而盲目接受或引用的原则、原理。⒊比喻僵化死板,不知变通:你们不从实际出发,盲目照搬别人的经验,未免太教条了。⒋指教条主义。
    • 14.
      曾青释义:矿产名。 色青,可供绘画及化金属用。道士常用为炼丹的药品。《管子·山至数》:“秦 之 明山 之曾青,一筴也。”《荀子·王制》:“南海 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杨倞 注:“曾青,铜之精,可繢画及化黄金者,出 蜀山 越嶲。”唐 李白《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图》诗:“石黛刷幽草,曾青泽古苔。”明 刘基《寒夜曲》:“十二楼开春醉醒,千年断石生曾青。”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四·曾青》:“曾,音层,其青层层而生,故名。或云,其生从实至空,从空至层,故曰曾青也。”
    • 15.
      欲速则不达释义:不从实际出发,一味图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论语·子路》:“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速:快。达:到。
    • 16.
      款引释义:谓从实认罪。
    • 17.
      盐课释义:⒈旧时以食盐为对象所征的税课。《宋史·食货志下三》:“世宗 北伐,父老遮道泣诉,愿以盐课均之两税,而弛其禁,许之,今两税盐钱是也。”《元史·食货志五》:“本司自 至元 十四年创立,当时盐课未有定额,但从实恢办。”《明史·徐阶传》:“鄢懋卿 骤增盐课四十万金。阶 风御史请復故额。”《清史稿·食货志四》:“灶不乐以盐归垣,商亦无资完课。此垣商纳课之亦难行也。”⒉指办理盐课事务。宋 秦观《代蕲守谢上表》:“昨以出按荆车,兼程盐课,猥虞旷废,妄致勤劳。”《明史·食货志四》:“松江 所负课六十餘万,民诉於朝。命直隶
    • 18.
      直接经验释义:亲自从实践中取得的经验(区别于“间接经验”)。
    • 19.
      籍注释义:东晋 和 南朝 时将服官役者的姓名、年限载入用黄纸书写的户籍总册,谓之籍注。 凡入黄籍者可免征役。《南齐书·张岱传》:“母年八十,籍注未满,岱 便去官从实还养,有司以 岱 违制,将欲纠举。”《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元年》:“元起 在道久,粮食乏絶,或説之曰:‘蜀 土政慢,民多诈疾,若检 巴西 一郡籍注,因而罚之,所获必厚。’”胡三省 注:“谓民多诈疾,注之於籍,以避征役。”
    • 20.
      虚判决值释义:用外推法从实际决值得到的两值。注:用这两个值表示量化律的两个极端量化间隔的假想外侧边界。

从实造句

1.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的多次循环往复才能最后完成。

2.某些人做事不从实际出发,往往昂首望天。

3.某些人做事不从实际出发,往往昂首天外。

4.学问从实地上用功,议论自然确有根据;若浮光掠影,中无成见,自然随波逐流,无所适从。

5.这支军队,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常备不懈,经常从实战出发,刻苦训练。

6.有的人认为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是犯了弥天大罪。

7.我们对待一切工作,都要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讲求实效。

8.学问从实地上用功,议论自然确有根据;若浮光掠影,中无成见,自然随波逐流。

9.我们贫穷落后,困难很多,但是穷则思变,改革、开放便是我们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好路子。

10.制定工作计划一定要从实际出发。

11.从实用的角度,到超载的发挥,构成艺术的主体。

12.凡事从实,积福自厚。无功受禄,寝食不安。才高语壮,势大欺人。

13.进行科学试验时,应当即事穷理,从实践中总结出规律来。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14.做什么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切不可脱离实际。

15.从实行男女合校以来,一些年轻人已经很难相信相信女性原来有一段时间不被允许进入某些学院了。

16.他的这种感触是从实践中来的。

17.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的生产情况有了明显的好转。

18.你这架马车,真的是无论从实用到设计都非常的人性化,要是你哪天坐腻了不要,你就送我吧我不介意啊。

19.这个决定从理论上,从实际上,从经验上,都是正确的。

20.那就赶快从实招来将功折罪吧!

从实(cong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从实是什么意思 从实读音 怎么读 从实,拼音是cóng shí,从实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从实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