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简 [gǒu jiǎn]
1. 〈书〉苟且简略;草率简陋。
苟简 引证解释
⒈ 草率而简略。
引《庄子·天运》:“食於苟简之田,立於不贷之圃。”
《汉书·董仲舒传》:“其心欲尽灭先王之道,而顓为自恣苟简之治。”
谢觉哉 《“反裘负薪”》:“后者要我们深入地有计划地创造,不能苟简,建设的道路上,不容许皮相,也没有可徼倖取到的便宜。”
国语词典
苟简 [gǒu jiǎn]
⒈ 苟且简略。
引《庄子·天运》:「古之至人,假道于仁,托宿于义,以游逍遥之虚,食于苟简之田,立于不贷之圃。」
苟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享世释义:谓王朝统治的年代。 宋 苏洵《审势》:“万世帝王之计,常先定所尚,使其子孙可以安坐而守其旧,至于政弊,然后变其小节,而其大体卒不可革易,故享世长远而民不苟简。”参见“享国”。
- 2.
单率释义:苟简。
- 3.
涤宫释义:古代宫中饲养祭祀牲畜的房子。《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元年》:“古者帝牛必在涤三月,以致严洁。今既无涤宫繫养之法,有司涤养不严,一切苟简。欲下将作度修涤宫,具繫养之法,饰所属官司省视,委太常寺主簿一员閲察。”
- 4.
玩习释义:⒈玩味研习。 《三国志·吴志·士燮传》:“官事小闋,輒玩习书传。”《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自今以后,羣臣皆当玩习古义,修明经典,称朕意焉。”⒉习惯;习以为常。《汉书·武帝纪》“秋,马生 渥洼水 中”颜师古 注引 李斐 曰:“南阳 新野 有 暴利长,当 武帝 时遭刑,屯田 敦煌 界,数於此水旁见羣野马有奇者,与凡马异,来饮此水。利长 先作土人,持勒靽於水旁。后马玩习,久之代土人持勒靽收得其马,献之。”⒊犹玩忽。宋 李纲《论水便宜六事奏状》:“比年以来,玩习苟简,护卫之卒散於抽差,备御之储耗於转易
- 5.
论执释义:发表和坚持自己的意见。 《新唐书·崔植传》:“﹝ 崔植 ﹞与 郑覃 同时为补闕,皆贤宰相后,每朝廷有得失,两人者更疏论执,誉望蔚然。”《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三年》:“﹝上﹞谓羣臣曰:‘中书、门下,机要之司,詔敕有不便者,皆应论执。比来唯睹顺从,不闻违异。’”《续资治通鉴·宋仁宗至和二年》:“今天下民困,正为兵多而益兵不已,执中 身为首相,义当论执,而因循苟简,曾不建言。”
- 6.
通和释义:⒈互相往来和好。南朝 齐 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纳款通和,布德脩礼。”宋 叶适《廷对》:“天下大事,不容苟简;岂可不出於用兵则出於通和哉?”清 郭凤喈《鸱上屋谣》:“昨日通和使者来,官军取给牛羊鷄。”⒉通畅缓和。《淮南子·墬形训》:“汾水 濛浊而宜麻,泲水 通和而宜麦。”⒊开朗平和。《南史·刘孺传》:“及长,美风采,性通和,虽家人不见其喜愠。”唐 元结《送孟校书往南海》诗序:“材业 次山 不如 云卿,词赋 次山 不如 云卿,通和 次山 不如 云卿。”
- 7.
风闻言事释义:谓古时御史等任监察职务的官员可以根据传闻进谏或弹劾官吏。《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五年》:“武后 以法制羣下,諫官、御史得以风闻言事,自御史大夫至监察得互相弹奏,率以险詖相倾覆。”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记事一》:“近有陈请不实,重行黜陟之文。例皆偷安苟简,避罪缄默,甚失设置之意,可仍旧许风闻言事。”《明史·王德完传》:“宫禁严秘,虚实未审。臣即愚昧,决知其不然。第臺諫之官得风闻言事。果中宫不得於陛下以致疾歟?”亦省作“风闻”。《魏书·元澄传》:“又寻御史之体,风闻是司,至於冒勋妄考,皆有处别。”《续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