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美 [shàn měi]
1. 独享美名;独有其美。
例擅美当朝。
英[enjoy fame by oneself;]
擅美 引证解释
⒈ 专美,独享美名。
引汉 张衡 《南都赋》:“皇祖歆而降福,弥万祀而无衰;帝王臧其擅美,咏南音以顾怀。”
《宋书·谢灵运传论》:“相如 巧为形似之言, 班固 长於情理之説, 子建 仲宣 以气质为体,并标能擅美,独映当年。”
唐 王勃 《夏日宴宋五官宅观画障序》:“惊鸿擅美,丹青贵近质之奇;吐凤摽华,宫徵得缘情之趣。”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丽品》:“同时擅名者有 小足、小蓀,皆色艺俱佳。”
擅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秦释义:战国 时 秦昭王 曾称西帝,齐湣王 曾称东帝,两国皆以其富强而东西并立,后因称 齐国 或 齐 地为“东秦”。《晋书·慕容德载记》:“青 齐 沃壤,号曰‘东秦’。”南朝 梁 萧统《诒明山宾诗》:“平仲 古称奇,夷吾 昔擅美,令则挺 伊 贤,东 秦 固多士。”宋 苏轼《次韵答顿起》之二:“十二东 秦 比 汉 京,去年古寺共题名。”
- 2.
二祖释义:⒈指 汉高祖 与 汉世祖 光武帝。 《文选·班固<典引>》:“然后宣二祖之重光,袭四宗之缉熙。”蔡邕 注:“高祖、光武 为二祖。”《文选·张衡<东京赋>》:“瞻仰二祖,厥庸孔肆。”张铣 注:“二祖,高祖 光武 也。”北魏 崔鸿《十六国春秋·前赵·刘宣》:“每读《汉书》萧何 邓禹 传,未尝不反覆咏之曰:‘大丈夫若遭二祖,终不令两公独擅美于前矣。’”⒉指 晋太祖 文帝 司马昭 与 晋世祖 武帝 司马炎。《文选·陆机<答贾长渊>》:“惟公太宰,光翼二祖。”李善 注引 臧荣绪《晋书》:“晋太祖 为大将军,以 贾充
- 3.
檀美释义:擅美。专美,特有其美。檀,通“擅”。
- 4.
言瑞释义:守信之言。语出《左传·襄公九年》:“信者,言之瑞也。”唐 李商隐《为安平公兖州奏杜胜等四人充判官状》:“右件官文囿驰声,宾阶擅美,口含言瑞,身出礼门。”
- 5.
迁逝释义:⒈迁移,离去。汉 王粲《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遭纷浊而迁逝兮,漫踰纪以迄今。”《宋书·索虏传》:“惆悵惧迁逝,北顾涕交流。”宋 苏轼《和欧阳少师寄赵少师次韵》:“平生亲友半迁逝,公虽不怪旁人愕。”⒉消逝,流失。晋 潘岳《悼亡诗》之三:“曜灵运天机,四节代迁逝。”唐 元稹《叙诗寄乐天书》:“每公私感愤,道义激扬,朋友切磨,古今成败,日月迁逝,光景惨舒……凡所对遇异於常者,则欲赋诗。”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序》:“唐 与尚文……擅美於诗,当復千家。岁月苒苒,迁逝沦落,亦且多矣。”⒊犹
- 6.
郄诜丹桂释义:亦作“郄詵丹桂”。晋 郤詵 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自视为“桂林之一枝,崑山 之片玉”。见《晋书·郤詵传》。后因以“郤詵丹桂”喻科举及第,获得功名。前蜀 韦庄《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十韵》:“帝里無成久滯淹,别家三度見新蟾。郄詵 丹桂無人指,阮籍 青襟有淚霑。”唐 黄滔《祭司勋孙郎中》:“劉 家則三 嘏 揚芳,馬 氏則五 常 擅美。故得數枝 郄 桂,交茂鴒原;一本 田 荆,分輝雞樹。”清 唐孙华《张母陈太孺人贞节诗》:“首折 郄詵 桂,行棄 終生 繻。”
- 7.
雅媚释义:风雅妩媚。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吴暕》:“体法雅媚,制置才巧,擅美当年,有声 京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