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八校 八校的意思
xiào

八校

简体八校
繁体
拼音bā xiào
注音ㄅㄚ ㄒ一ㄠ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ā, ◎ 数名,七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捌”代)。【组词】:八面玲珑。八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

xiào jiào,(1) 学堂,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组词】:校园。校长。(2) 军衔的一级,在“将”之下,“尉”之上。(3) 古代军队编制单位。【例句】:校尉(统带一校的军官)。(1) 比较。【组词】:校场。(2) 查对、订正。【组词】:校勘。校订。校对。

基本含义

八所学校,指多所学校。

八校的意思

八校 [bā xiào]

1. 汉所置八种校尉的合称。

八校 引证解释

⒈ 汉 所置八种校尉的合称。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中垒校尉掌北军垒门内,外掌 西域。屯骑校尉掌骑士。步兵校尉掌 上林 苑门屯兵。 越 骑校尉掌 越 骑。

长水 校尉掌 长水 宣曲 胡 骑。又有 胡 骑校尉,掌 池阳 胡 骑,不常置。射声校尉掌待詔射声士。虎賁校尉掌轻车。凡八校尉,皆 武帝 初置,有丞、司马。自司隶至虎賁校尉,秩皆二千石。”
东汉 灵帝 又置西园八校尉。后通称将佐为八校。 汉 应瑒 《西狩赋》:“双翼伉旌,八校祖分。”
唐 王维 《奉和圣制登降圣观应制》诗:“山川八校满,井邑三农竟。”


八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军释义:古代军队编制的称谓。古军制分上军、中军、下军,以中军为最尊,上军次之,下军又次之。《国语·晋语一》:“十六年,公作二军,公将上军,太子 申生 将下军以伐 霍。”《史记·齐太公世家》:“晋 使 郤克 以车八百乘为中军将,士燮 将上军,欒书 将下军,以救 鲁 卫 伐 齐。”《后汉书·何进传》:“是时置 西园 八校尉,以小黄门 蹇硕 为上军校尉,虎賁中郎将 袁绍 为中军校尉,屯骑都尉 鲍鸿 为下军校尉。”
    • 2.
      创置释义:亦作“剏置”。 设立;建置。唐 元稹《中书省议赋税及铸钱等状》:“臣等约计,天下百姓有铜器用度者,分数无多,散纳诸使,斤两盖寡,创置鑪冶,器具颇繁,一年勒停,并是废物。”《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所居连簷重阁,洞户相通,华丽雄壮,与王侯之家相等,浩 犹以为隘窄。又於所居之北,剏置一园。”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四章第二节:“武帝 时,因为对少数族用兵,内务防务空虚,于是在北军创置八校尉,开始募兵。”
    • 3.
      射声士释义:汉朝八校尉里的射声校尉所率领的士兵,即善射者,传说能在黑暗中闻声而射,百发百中。
    • 4.
      射声释义:⒈汉 代武官。射声校尉的简称。汉武帝 初置八校尉之一。《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射声校尉掌待詔射声士。”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工射者也。冥冥中闻声则中之,因以名也。”南朝 宋 谢惠连《祭古冢文》:“射声垂仁,广汉 流渥。”⒉比喻射技精良。唐 令狐楚《少年行》:“等闲飞鞚秋原上,独向寒云试射声。”清 顾炎武《赠于副将元剀》诗:“乍领射声兵,南都已沦倾。”
    • 5.
      左校尉释义:东汉灵帝时,在京都洛阳,设立西园八校尉,即上军校尉、中军校尉、下军校尉、典军校尉、左校尉、助军左校尉、右校尉、助军右校尉。
八校是什么意思 八校读音 怎么读 八校,拼音是bā xiào,八校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八校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