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职 [wén zhí]
1. 文官的职务。
英[civilian post;]
文职 引证解释
⒈ 文官的职事。
引《后汉书·第五伦传》:“於是争賕抑絶,文职修理。”
⒉ 指文官,对“武职”而言。
引《水浒传》第一一八回:“原来 歙州 守御,乃是皇叔大王 方垕,是 方腊 的亲叔叔,与同两员大将,官封文职,共守 歙州。”
清 李伯元 《南亭笔记》卷七:“同治 间, 刘壮肃公 铭传 奉命防 陕,驻军 乾州 …… 刘 后改文职,益自谦抑。”
国语词典
文职 [wén zhí]
⒈ 文官的职务。相对于武职而言。
引《后汉书·卷四一·第五伦传》:「伦悉简其丰赡者遣还之,更选孤贫志行之人以处曹任,于是争赇抑绝,文职修理。」
《水浒传·第一一八回》:「原来歙州守御,乃是皇叔大王方垕,是方腊的亲叔叔。与同两员大将,官封文职,共守歙州。」
文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宪大夫释义:金 代为吏部文官正五品的封阶,明 清 则为文职正四品封阶。
- 2.
九品释义:中国古代官吏的等级。始于魏晋。指把人物分成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北魏时,每品各分正、从、第四品起,正、从又分上、下阶,共三十等。唐、宋时文职同北魏,武职三品起分上、下阶。隋、元、明、清时文武均同,留正、从品,无上、下阶,共十八等。
- 3.
五吏释义:上古军队中的五种文官。《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自六正、五吏、三十帅、三军之大夫、百官之正长、师旅及处守者皆有赂。”杜预 注:“五吏,文职,军卿之属官。”杨伯峻 注:“五吏疑为军尉、司马、司空、舆尉、候奄。”
- 4.
养廉银释义:清 制,官吏于常俸之外,规定按职务等级每年另给银钱,曰“养廉银”。 文职始于 雍正 五年,武职始于 乾隆 四十年。清 黄辅辰《戴经堂日钞》:“户部拟款八条……提各省裁减文武养廉银。”亦省称“养廉”。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二:“雍正 间,耗羡归公,定直省各官养廉,由 世宗 之独申睿断,因时制宜。”孙中山《上李鸿章书》:“加之厚其养廉,永其俸禄,则无瞻顾之心,而能专一其志。”参阅 徐珂《清稗类钞·礼制·养廉》。
- 5.
军人释义:军队中有军籍的人员。通常包括服现役的军官和士兵。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军人还包括服现役的文职干部、军队院校的学员等。
- 6.
巡城释义:⒈巡视城防、街市。《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二十五年春,卫 人伐 邢,二 礼 从 国子 巡城。”《南史·贼臣传·侯景》:“简文 虑人情有变,乃请上舆驾巡城。”明 汤显祖《牡丹亭·御淮》:“巡城彻昏晓,这军民苦劳。”⒉御史职名之一。职掌京城治安。明 陆嘘云《世事通考·文职公署类》:“巡城、巡关……俱正七品。”《西湖二集·周城隍辨冤断案》:“次日巡城御史拘左右邻里审问夫妇被杀之故。”⒊沿城,靠城。《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巡城三面不堪居,长者烦怨心犹预。”
- 7.
庭参释义:封建时代下级官员趋步至官厅,按礼谒见长官。文职北面跪拜,长官立受;武职北面跪叩,自宣衔名,长官坐受。
- 8.
文僚释义:⒈文职官吏。⒉文化官僚。
- 9.
文吏释义:⒈文职官吏。⒉文法之吏。指执法吏。
- 10.
文帅释义:文职官员出任或兼领统帅。
- 11.
文廕释义:荫袭文职。封建时代,因父祖的功劳或官职而得官叫荫。
- 12.
文曲星释义:星名。 即文昌星,又名文星。旧时传说主文运。亦以指重要的文职官员及文才盖世的人。
- 13.
文职释义:文官的职务。在军队服务的各类非现役军人统称文职人员。
- 14.
文臣释义:指文职官吏。
- 15.
文荫释义:同“文廕”。荫袭文职。封建时代﹐因父祖的功劳或官职而得官叫荫。
- 16.
文资释义:文职。 宋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二月癸酉,詔择 柴氏 族人最长一人除京官,已在班行,则换文资。”宋 曾巩《代翰林侍读学士钱藻遗表》:“伏望圣慈,并於文资内安排。”《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元年》:“本朝后族、戚里,祖宗以来例不得任文资。”
- 17.
文阶释义:文职官阶。
- 18.
方山释义:⒈山名。在今 江苏省 南京市 东南。传说为 秦始皇 凿断 金陵山 以疏 淮水 处,其地四方而峭绝,故名。清 侯方域《定鼎说》:“﹝ 秦 ﹞鉴观 秣陵,厥有王气,令朱衣三千之众,凿立 方山,疏迤水道。”⒉指方山冠。章炳麟《杂感》诗之二:“谁教两犬竞呀呀,貂尾方山总一家。恨少 舞阳 屠狗侣,扫除羣吠在 潼 华。”此借指 汉 族文职官僚。参见“方山冠”。
- 19.
珠顶释义:用东珠装饰的帽顶,上衔红宝石。清 代正一品官可戴珠顶冠。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卷四:“顺治 四年,諭 范文程、刚林、祁充格 曰:‘文职衙门,不可无领袖,今尔衙门较前改大,尔三人可用珠顶、玉带。’”爱新觉罗·溥仪《我的前半生》第二章五:“用这颗珠子做的珠顶冠,我曾经戴用过。”参阅《清史稿·舆服志二》。
- 20.
白领丽人释义:指打扮衣着入时,且具备一定办事能力,美丽与智慧兼备的办公室女性文职人员,“OL”源自日本女性杂志“女性自身”编辑长樱井秀勋所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