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法象 法象的意思
xiàng

法象

简体法象
繁体
拼音fǎ xiàng
注音ㄈㄚˇ ㄒㄧㄤ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ǎ,(1) 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组词】:法办。法典。法官。法规。法律。法令。法定。法场。法理。法纪。法盲。法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法制。法治。犯法。守法。合法。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政法。奉公守法。逍遥法外。(2) 处理事物的手段。【组词】:办法。设法。手法。写法。(3) 仿效。【组词】:效法。(4) 标准,规范,可仿效的。【组词】:法式。法帖。(5) 佛家的道理。【组词】:佛法。法号。法轮。法像。法门。(6) 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组词】:法师。法器。法事。(7) 指“法国”。【组词】:法文。法式大菜。(8) 姓。

xiàng,(1) 哺乳动物,是目前地球陆地上最大的哺乳类动物,多产在印度、非洲等热带地区,门牙极长,可用于雕刻成器皿或艺术品。【组词】:象牙。象牙宝塔(喻脱离群众和生活的文学家、艺术家的小天地)。(2) 形状,样子。【组词】:形象。景象。气象。现象。想象。象征。万象更新。象声。象形。

基本含义

形容法律公正,判决明确,像法律一样严肃、准确。

法象的意思

法象 [fǎ xiàng]

1. 古代哲学术语。对自然界一切事物现象的总称。

2. 效法;模仿。

3. 指合乎礼仪规范的仪表、举止。

4. 指帝王、圣贤之像。

6. 指神妖作法时变成的形象。

法象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哲学术语。对自然界一切事物现象的总称。

《易·繫辞上》:“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
宋 张载 《正蒙·太和》:“凡天地法象,皆神化之糟粕尔。”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大易》:“天下之变不可测,而不能超乎大经,大经之法象有常,而其本诸心之不贰者,变化该焉。”

⒉ 效法;模仿。

《墨子·辞过》:“为宫室若此,故左右皆法象之。”
《汉书·礼乐志》:“今幸有前圣遗制之威仪,诚可法象而补备之,经纪可因缘而存著也。”
宋 范仲淹 《奏上时务书》:“我国家累圣求理,而致太平,大约纪纲,法象 唐 室。”

⒊ 指合乎礼仪规范的仪表、举止。

汉 徐干 《中论·法象》:“天法象立,所以为君子。法象者,莫先乎正容貌、慎威仪……夫容貌者,人之符表也。符表正,故情性治;情性治,故仁义存;仁义存,故盛德著;盛德著,故可以为法象。”

⒋ 指帝王、圣贤之像。

清 顾炎武 《恭谒高皇帝御容于灵谷寺》诗:“人间垂法象,天宇出真龙。”
清 叶廷琯 《吹网录·三河县辽碑》:“因集 宣圣庙,见轩墀促窄,扆座不正,法象之服,少依古制。”

⒌ 指神妖作法时变成的形象。

《西游记》第六回:“却説 真君 与 大圣 变做法天象地的规模,正斗时, 大圣 忽见本营中妖猴惊散,自觉心慌,收了法象,掣棒抽身就走。”


国语词典

法象 [fǎ xiàng]

⒈ 天地间的一切现象。

《易经·系辞上》:「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


法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丰明释义:⒈《易·丰》:“明以动,故丰。”孔颖达疏:“动而不明,未能光大;资明以动,乃能致丰。”后以“丰明”谓王者之德如中天之日,运行不息,光照天下。⒉《易·丰》:“《象》曰,雷电皆至,丰,君子以折狱致刑。”孔颖达疏:“君子法象天威,而用刑罚,亦当文明以动,折狱断决也。”因以“丰明”谓象法雷电之威明,以断决诉讼案件。
    • 2.
      十二楼释义:⒈指神话传说中的仙人居处。《史记·封禅书》:“方士有言‘黄帝 时为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於 执期,命曰 迎年’。上许作之如方,命曰 明年。”《汉书·郊祀志下》:“五城十二楼。”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昆仑 玄圃 五城十二楼,仙人之所常居。”晋 葛洪《抱朴子·祛惑》:“又见 崑崙山 上一面輒有四百四十门,门广四里,内有五城十二楼。”唐 李白《经乱离后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明 顾咸正《登华山》诗:“金神法象三千界,玉女明妆十二楼。”⒉泛指高层的楼阁。唐 王昌龄《放歌行》:“南渡 洛
    • 3.
      吉德释义:美德;高尚的品德。《左传·文公十八年》:“孝敬忠信为吉德,盗贼藏姦为凶德。”汉 徐干《中论·法象》:“君子感凶德之如彼,见吉德之如此,故立必磬折,坐必抱鼓。”唐 元稹《夏阳县令陆翰妻河南元氏墓志铭》:“陆氏 姊事父母以孝闻,事姑如事母。善伯仲以悌达,事夫如事兄,睦族以惠和,煦下以慈爱,四者谓之吉德。”
    • 4.
      宪艺释义:法令准则。汉 王符《潜夫论·班禄》:“乃惟度法象,明著礼秩,为优宪艺,县之无穷。”汪继培 笺:“文 六年《左传》云:‘陈之艺极。’杜 注:‘艺,準也。’”
    • 5.
      小斧劈释义:国画皴法的一种。钩勒山石,笔法象斧劈形,但落笔较细碎。唐 李昭道 画金碧山水、皴石作小斧劈。宋 刘松年,明 唐寅、沉周 等皆用此法。明 汪砢玉《珊瑚网·皴石法》:“小斧劈皴:李将军、刘松年。”
    • 6.
      徵亡释义:招致败亡。汉 徐干《中论·法象》:“却犨 以傲享徵亡,冀缺 以敬妻受服。”
    • 7.
      瞻视释义:⒈观瞻。指外观。《论语·尧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儼然人望而畏之。”一说下视。见 朱熹《论语集注》。汉 徐干《中论·法象》:“若夫堕其威仪,恍其瞻视,忽其辞令,而望民之则我者,未之有也。”明 李东阳《送毕验封充谁府册封副使诗》序:“夫所贵乎使者,必其威仪足以耸瞻视,辞令足以宣德意。”清 梅曾亮《谒墓记》:“及謁墓之子孙,又必广置墓之左右山,或延袤数十里,以植树木,耸瞻视。”⒉观看;顾盼。《东观汉记·东平宪王苍传》:“今以 光烈皇后 假髻帛巾各一、衣一篋遗王,可时瞻视,以慰《凯风》寒泉之思。”《南史

法象(faxi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法象是什么意思 法象读音 怎么读 法象,拼音是fǎ xiàng,法象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法象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