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书 [cháng shū]
1. 《战国策》的别称。
3. 古代上公侯的书信。
长书 引证解释
⒈ 《战国策》的别称。
引汉 刘向 《上<战国策>叙》:“中书本号,或曰《国策》,或曰《国事》,或曰《短长》,或曰《事语》,或曰《长书》,或曰《脩书》。臣 向 以为 战国 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之策谋,宜为《战国策》。”
⒉ 古代上公侯的书信。
引宋 赵昇 《朝野类要·文书》:“万言书,上进天子之书也。若上公侯,则名之曰长书。”
国语词典
长书 [cháng shū]
⒈ 《战国策》的别名。参见「战国策」条。
⒉ 古时上给公侯的书呈。
引宋·赵升《朝野类要·卷四·文书·万言书》:「上进天子之书也。若上公侯,则名之曰长书。」
长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京释义:⒈古代对国都的通称。 《文选·班固<幽通赋>》:“皇十纪而鸿渐兮,有羽仪於上京。”李善 注:“有羽翼於京师也。”三国 魏 曹植《与杨德祖书》:“德璉 发跡於此 魏,足下高视於上京。”宋 刘攽《送韩玉汝司封奉使两浙》诗之三:“组练白玉粒,一月来上京。”梁启超《复刘古愚山长书》:“秦 中自古帝都,万一上京有变,则六飞行在,犹将赖之。”⒉古都名。渤海 以王都 忽汗城 为 上京 龙泉府。故址在今 黑龙江 宁安县 西南 东京城。⒊古都名。契丹 会同 元年(公元938年)改皇都为 上京 临潢府。故址在今 内蒙古 巴
- 2.
书名释义:⒈用于书写的文字。《周礼·春官·外史》:“掌达书名于四方。”郑玄 注:“或曰:古曰名,今曰字。使四方知书之文字,得能读之。”章炳麟《中华民国解》:“兴其农业,劝其蓺事,教其语言,諭其书名,期二十年而其民可举於中央议院。”⒉写上姓名。《左传·隐公七年》:“滕侯 卒,不书名,未同盟也。”唐 张籍《赠赵将军》诗:“会取 安西 将报国,凌烟阁 上大书名。”⒊擅长书法的名声。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仲翼 有书名而前辈多以为俗,然亦以配 周越。予尝见其飞白大字数幅,亦甚工,但诚不免俗耳。”清 韩泰华《无事为福
- 3.
书家释义:擅长书法的人;书法家。
- 4.
书法家释义:书法家是擅长书法的人;具有汉字书写能力,并能将其推至艺术高度的人。简单来说就是以书法为主要创作的艺术家。或者说,是精通书法的人。因此,王羲之,其代表作为《兰亭序》;颜真卿,其代表作为《祭侄文稿》;米芾,其代表作为《蜀素帖》;赵孟頫,其代表作为《胆巴碑》;王铎,其代表作为《拟山园帖》;吴昌硕,其代表作为《西泠印社记》。
- 5.
伯时释义:宋 李公麟 的字。好古博学。晚年居 龙眠山,号 龙眠居士。擅长书画,尤精传写人物,识者以为 顾恺之 张僧繇 之亚。见《宋史·文苑传六·李公麟》。明 韩洽《题李龙眠诸夷职贡》诗:“为问 伯时 图作贡,何如 郑侠 绘《流民》?”
- 6.
写家释义:⒈专门从事写作的人。⒉擅长书法的人。
- 7.
卫夫人释义:东晋 女书法家。姓 卫,名 铄,字 茂漪,汝阴 太守 李矩 妻,世称 卫夫人,也称 李夫人。擅长书法,隶书尤善,师 锺繇,妙传其法。
- 8.
善书释义:⒈好书;善本书。 《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 德 ﹞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⒉巧于文章。《汉书·贡禹传》:“亡义而有财者显於世,欺谩而善书者尊於朝。”⒊指擅长书法。《太平御览》卷七四九引 南朝 宋 何法盛《晋中兴书》:“充 从兄 咸 亦善书。”《南齐书·王僧虔传》:“太祖 善书,及即位,篤好不已。”宋 陈师道《后山丛谈》卷一:“善书不择纸笔,妙在心手,不在物也。”⒋旧谓以因果报应等劝人为善之书。《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我就把这本书奉送,请先生设法代他传扬出去
- 9.
大小米释义:宋 代 米芾、米友仁 父子擅长书画,世称“大米”与“小米”,合称“大小米”。
- 10.
存没释义:同“存殁”。南朝 宋 颜延之《登巴陵城楼作》诗:“存没竟何人,耿介在明淑。”清 黄遵宪《吴季清明府》诗:“闻今既半年,未悉子存没。”唐 宋之问《鲁忠王挽词》之二:“邦家锡宠光,存没贵忠良。”宋 苏轼《与范元长书·北归》之一:“今託 少游 议其详,餘惟节哀自重。某不敢拜状郡君,惟千万俯为存没宽心自重。”
- 11.
慈恩题记释义:唐 代从 武则天 神龙 年间开始,新进士在 曲江 宴后,即集于 慈恩寺 塔题名,请同科进士中擅长书法者将金榜诸人姓名写于塔上。见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后用为考中进士的典故。宋 林逋《喜侄宥及第》诗:“闻喜宴游秋色雅,慈恩题记墨行清。”
- 12.
拄杖释义:⒈执持。三国 魏 曹操《陌上桑》:“食芝英,饮醴泉,拄杖桂枝佩秋兰。”⒉支撑着拐杖。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韩康伯 病,拄杖前庭消摇。”宋 苏轼《次韵参寥寄少游》:“当年步月来幽谷,拄杖穿云冒夕烟。”⒊手杖,拐杖。唐 钱起《题延州圣僧穴》诗:“四时树长书经叶,万岁巖悬拄杖籐。”宋 陆游《晚步江上》诗:“高柳阴中扶拄杖,平沙稳处据胡牀。”明 马愈《马氏日抄·憨皮袋》:“乃 贯休 所画 弥勒佛 像,横一拄杖挑皮袋於背,腰间曳一蕉扇。”鲁迅《故事新编·理水》:“‘禹 来治水,一定不成功,如果他是
- 13.
捧手释义:拱手。表示敬意。《文选·班固<东都赋>》:“捧手欲辞。”李善 注引《孔子三朝记》:“孔子 受业而有疑,捧手问之,不当避席。”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南人(丧家)宾至不迎,相见捧手而不揖。”唐 张继《送张中丞归使幕》诗:“满臺簪白笔,捧手恋清辉。”梁启超《复刘古愚山长书》:“﹝ 启超 ﹞行年十七,始获捧手於 南海 康先生 之门。”亦用以形容无所事事。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内阁·天启圣聪》:“时次揆 归德 代为政,羣贤辐輳其门。末相 山阴,捧手受成而已。”
- 14.
翰墨人释义:擅长书画或辞章的人。
- 15.
肃此释义:敬此。 对尊长书札用语,表示恭敬地修此书信,放在颂祝语的前面。如:儿在外身体健康,请勿念。肃此,敬请福安!
- 16.
能书释义:善于抄写;擅长书法。
- 17.
能书善画释义:擅长书法(写文章)又擅长画画,形容多才多艺。
- 18.
长短说释义:谓纵横家之言。《史记·田儋列传》:“蒯通 者,善为长短説,论 战国 之权变。”司马贞 索隐:“言欲令此事长,则长説之;欲令此事短,则短説之。故《战国策》亦名曰‘短长书’。”《晋书·袁悦之传》:“悦之 能长短説,甚为精理。始为 谢玄 参军,为 玄 所遇,丁忧去职。服闋还都,止齎《战国策》,言天下要惟此书。”
- 19.
阮瑀释义:三国 魏 陈留 人,字 元瑜。少受学于 蔡邕。为 建安 七子之一。后事 曹操,为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军国书檄,多出 瑀 之手。见《三国志·魏书·王粲传》。后世诗文中常用以泛指执掌文书、擅长书檄的文章作手。
- 20.
陋氓释义:谓地处偏远无知无识的人。梁启超《复刘古愚山长书》:“启超 乡曲陋氓,於一切学问,懵无所习,行年十七,始获捧手於 南海 康先生 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