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困乏 困乏的意思
kùn

困乏

简体困乏
繁体
拼音kùn fá
注音ㄎㄨㄣˋ ㄈㄚ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kùn,(1) 陷在艰难痛苦或无法摆脱的环境中。【例句】:困厄(处境困苦危险)。困处(chǔ)。困居。困扰。困境。困窘。困知勉行。困兽犹斗。(2) 穷苦、艰难。【组词】:困苦。困难。(3) 包围。【组词】:困守。围困。(4) 疲乏。【组词】:困乏。困倦。困顿。(5) 想睡,睡。【组词】:困人。困觉(jiào)。

fá,(1) 缺少。【组词】:乏味。贫乏。不乏其人。(2) 疲倦。【组词】:乏困。乏累。疲乏。(3) 无能,无用。【组词】:乏气。乏煤。

基本含义

形容非常疲劳或困倦。

困乏的意思

困乏 [kùn fá]

1. 贫困。

民多困乏。

[ poor; ]

2. 疲乏,疲倦。

大病过后,总觉得困乏。

[ tired; fatigued; ]

困乏 引证解释

⒈ 贫困;匮乏。

《汉书·元帝纪》:“关东 今年穀不登,民多困乏。”
宋 欧阳修 《画一起请札子》:“臣伏详勅旨,本为 河东 民力困乏,差臣擘画利害。”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阎罗宴》:“母疑其困乏不能为寿。”
鲁迅 《集外集·文艺与政治的歧途》:“我们且想想:在生活困乏中,一面拉车,一面‘之乎者也’,到底不大便当。”

⒉ 疲乏,疲倦。

《晋书·王敦传》:“﹝ 王敦 ﹞语参军 吕宝 曰:‘我当力行。’因作势而起,困乏復卧。”
《秦併六国平话》卷下:“吴广 听得鼓已三更,提兵前去劫寨。果见四下小兵困乏。”
鲁迅 《书信集·致王冶秋》:“现在可说已经大略全愈,但做一点事,就觉得困乏。”


国语词典

困乏 [kùn fá]

⒈ 贫困窘迫。

《文选·杨恽·报孙会宗书》:「明明求财利,常恐困乏者,庶人之事也。」

富裕

⒉ 劳倦。

《三国演义·第二四回》:「曹兵远来,必然困乏;乘其初至,先去劫寨,可破曹操。」


困乏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困倦释义:疲乏想睡:一连忙了几天,大家都十分困倦。
    • 2.
      疲乏释义:疲倦困乏。
    • 3.
      疲劳释义:⒈因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过度而需要休息。⒉因运动过度或刺激过强,细胞、组织或器官的机能或反应能力减弱:听觉疲劳。⒊因外力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而不能起正常的作用:弹性疲劳。金属疲劳。

困乏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富裕释义:⒈(财物)充裕:日子过得挺富裕。 农民一天天地富裕起来。⒉使富裕:发展生产,富裕人民。

困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登释义:⒈歉收。《礼记·曲礼下》:“岁凶,年穀不登。”《汉书·元帝纪》:“岁数不登,元元困乏,不胜饥寒。”宋 苏轼《许州西湖》诗:“潁川 七不登,野气长苍莽。”清 吴敏树《先考行状》:“今岁颇不登,贷者艰偿,不如放之。”⒉不升。《左传·文公二年》:“《周志》有之:勇则害上,不登於明堂。”⒊不用。《左传·隐公五年》:“鸟兽之肉不登於俎,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於器。”杨伯峻 注:“不登於器,犹言不用於製成军国之重要器物。”⒋不与,不赞成。《左传·襄公元年》:“於是为 宋 讨 鱼石,故称 宋,且不登叛人也。”杜
    • 2.
      义犬释义:三国 吴 时,襄阳 纪南 人 李信纯 醉卧城外草中,适猎者纵火,火顺风且至。其爱犬曰“黑龙”者,于溪中湿身,周回洒 李 卧处,遂免大难;而犬以往返困乏致毙。
    • 3.
      倒底释义:⒈副词。现多作“到底”。犹言总要,总得。《红楼梦》第五十回:“薛寳釵 道:‘倒底分个次序,让我写出来。’説着便令众人拈鬮为序。”⒉副词。犹言毕竟,终究。周素园《贵州民党痛史》:“私家财力,倒底不能持久。”鲁迅《集外集·文艺与政治歧途》:“在生活困乏中,一面拉车,一面‘之乎者也’,倒底不大便当。”柳青《铜墙铁壁》第十章:“银凤 倒底是女孩人家,无论如何,早控制不住自己,眼泪珠一颗跟一颗滚下来。”⒊副词。表示深究,犹言究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五回:“迂奶奶 又顶着问道:‘倒底那个的原告?’”茅盾《锻
    • 4.
      倦困释义:疲倦困乏。
    • 5.
      假贷释义:⒈亦作“假貣”。借贷。《晏子春秋·问下二三》:“称财多寡而节用之,富无金藏,贫不假贷。”《后汉书·樊宏传》:“其素所假贷人閒数百万,遗令焚削文契。”《新唐书·高瑀传》:“自 大历 后,择帅悉出宦人中尉,所输货至鉅万,贫者假貣富人,既得所欲,则椎斲膏血,倍以酬息。”宋 苏辙《民政下》之二:“卹小民之所急,而夺豪民假贷之利。”清 钮琇《觚賸续编·严拒夜饮》:“亭林先生 ……善於治财,故一生羈旅,曾无困乏。东海 两学士宦未显时,常从假贷,累数千金,亦不取偿也。”⒉宽宥。《后汉书·安帝纪》:“方今盛夏,且復假贷,
    • 6.
      凋瘵释义:⒈衰败;困乏。 唐 王勃《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昔者万人疾疫,神农 鞭草而救之;四维凋瘵,夏禹 刊木以除之。”宋 李纲《与右相条具事宜札子》:“适当早暵之餘,财用匱乏,民力凋瘵,不取於民,则调度不足,取之过甚,则人心惊疑。”《明史·忠义传六·陈美》:“兵燹之餘,民生凋瘵。”梁启超《为国会期间问题敬告国人敬告农民》:“失今不为,更閲数年,则老弱转沟壑,壮者散四方,凋瘵而不可復,虽有善者,无能为矣!”⒉指困穷之民或衰败之象。唐 白居易《忠州刺史谢上表》:“下安凋瘵,上副忧勤,未死之间,斯展微効。”宋 苏轼
    • 7.
      劳困释义:疲劳困乏。
    • 8.
      劳形苦心释义:身体疲劳,精神困乏。
    • 9.
      匮急释义:困乏,穷困。
    • 10.
      口敛释义:按人口征税。 《汉书·萧望之传》:“今有西边之役,民失作业,虽户赋口敛以赡其困乏,古之通义,百姓莫以为非。以死救生,恐未可也。”颜师古 注:“率户而赋,计口而敛也。”
    • 11.
      喘乏释义:气喘困乏。
    • 12.
      困了释义:比喻精神困乏。
    • 13.
      困乏释义:⒈疲乏:走了一天路,大家都困乏极了。⒉(经济、生活)困难:连年歉收,百姓困乏。
    • 14.
      困悴释义:⒈贫困愁苦。⒉困乏憔悴。
    • 15.
      困馁释义:困乏饥饿。
    • 16.
      奏记释义:⒈汉 时向公府等长官陈述意见的文书。 《汉书·朱博传》:“文学儒吏,时有奏记称説云云。”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书记》:“迄至 后汉,稍有名品,公府奏记,而郡将奏牋。”姚华《论文后编·目录上》:“奏之为言进也,於天子曰奏,於王公曰奏书,於公府曰奏记,於郡将曰奏牋,其他为白事。”⒉用书面向公府等长官陈述意见。《汉书·丙吉传》:“贺 即位,以行淫乱废,光 与车骑将军 张安世 诸大臣议所立,未定。吉 奏记 光。”汉 王充《论衡·对作》:“《论衡》之人,奏记郡守,宜禁奢侈,以备困乏。”唐 刘禹锡《上杜司徒启》:
    • 17.
      委困释义:委顿困乏。唐 康骈《剧谈录·李朱崖知白令公》:“适有同年出京访别,悯其龙钟委困,不忍弃之,留饮数杯。”清 陈确《答恽仲升书》:“肺病委困,草泐不恭,伏维矜恕!”
    • 18.
      子推释义:春秋 时 晋国 人,姓 介。 也称 介之推、介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侯 赏从亡者。介之推 不言禄,禄亦弗及。”杜预 注:“介推,文公 微臣。之,语助。”《庄子·盗跖》:“介子推 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 文公,文公 后背之,子推 怒而去,抱木而燔死。”成玄英 疏:“晋文公,重耳 也,遭 驪姬 之难,出奔他国,在路困乏,推 割股肉以飴之。公后还三日,封於后者,遂忘 子推。子推 作《龙蛇之歌》,书其营门,怒而逃。公后慙谢,追 子推 於 介山。子推 隐避,公因放火烧山,庶其走出。火至,子推 遂抱树而焚死焉
    • 19.
      弊困释义:疲惫困乏。
    • 20.
      患惙释义:谓因病困乏。

困乏(kunf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困乏是什么意思 困乏读音 怎么读 困乏,拼音是kùn fá,困乏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困乏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