饰言 [shì yán]
1. 谓花言巧语。
饰言 引证解释
⒈ 谓花言巧语。
引《韩非子·南面》:“羣臣莫敢饰言以惛主。”
唐 元结 《外规》:“吾厌世人饰言以由道,藏智以全璞。”
李一 《荆宜施鹤光复记》:“唐君 忠诚无饰言,貌恂恂若书生。”
饰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修言释义:⒈统一号令。⒉虚饰言辞。
- 2.
加减释义:⒈增加和减少;增删。《晋书·刑法志》:“《刑名》所以经略罪法之轻重,正加减之等差。”唐 刘知几《史通·杂说中》:“《魏史》所书,则全出 沉 本。如事有可耻者,则加减随意,依违饰言。”⒉中医处方,根据古来汤方,参酌病人情况,加进和减去几味药,谓之某某汤加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五回:“只见一个医生在那里和他诊脉,开了脉案,定了一个十全大补汤加减,便去了。”⒊古代的一种博戏。其法已失传。宋 李清照《打马图序》:“选仙、加减、插关火,质鲁任命,无所施人智巧。”
- 3.
足言释义:谓用完美的文采夸饰言语。《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仲尼 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陆德明 释文:“足,将住反。”汉 扬雄《法言·吾子》:“足言足容,德之藻矣。”李轨 注:“足言,夸毗之辞。”
- 4.
退身释义:⒈引退;隐居。《管子·宙合》:“故退身不舍端,修业不息版,以待清明。”汉 严忌《哀时命》:“孰魁摧之可久兮,愿退身而穷处。”唐 元结《处规》:“吾厌世人饰言以由道,藏智以全璞,退身以显行,设机以树名。”清 吴敏树《湖北按察使贵阳唐子方先生哀辞》:“原公之始,方被任而决於退身。”⒉指脱身。丁玲《韦护》第三章:“他想自动辞脱一切职务,退身出来,离开这里。”⒊后退。孙犁《澹定集·<善闇室纪年>摘抄》:“另一方面也因为家有一点恒产,有退身之路,可以不依附他人,所以能把腰直立起来。”
- 5.
饰声释义:谓修饰言辞,花言巧语。
- 6.
饰词矫情释义:饰:修饰。修饰言辞掩盖真相。
- 7.
饰辞释义:⒈修饰言辞、文辞。 《庄子·天地》:“合譬饰辞聚众也,是终始本末不相坐。”汉 王充《论衡·对作》:“故论衡者,所以銓轻重之言,立真伪之平,非苟调文饰辞为奇伟之观也。”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江 南閭里閒,士大夫或不学问,羞为鄙朴,道听涂説,强事饰辞:呼徵质为 周 郑,谓霍乱为 博陆。”⒉托辞掩饰。《史记·蒙恬列传》:“夫先主之举用太子,数年之积也,臣乃何言之敢諫,何虑之敢谋!非敢饰辞以避死也。”唐 刘知几《史通·载文》:“国之得丧,如日月之蚀焉,非由饰辞矫説所能掩蔽也。”⒊指虚浮不实之辞。《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