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具 [xíng jù]
1. 用刑的器具,如夹棍、绞架等。
英[instruments of torture;]
刑具 引证解释
⒈ 用刑的器具,如夹棍、绞架等。
引《宋史·李穀传》:“契丹 主先设刑具。”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资政新篇》:“诚能上下凛遵,则刑具可免矣。”
国语词典
刑具 [xíng jù]
⒈ 用来拘束犯人、逼问口供或执行刑罚的器具。如手铐、脚镣、笞杖、夹棍、绞架等。
引《老残游记·第一七回》:「你上他这手铐脚镣是甚么意思?难道怕他越狱走了吗?这是制强盗的刑具,你就随便施于良民,天理何存?良心安在?」
《文明小史·第一〇回》:「傅知府无可如何,也顾不得上司责问,只得将一干人松去刑具,眼巴巴看著领去。」
刑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尺捶释义:旧时用作刑具的短杖。
- 2.
三木释义:古代加在犯人颈、手、足上的三件刑具。 《汉书·司马迁传》:“ 魏其 ,大将也,衣赭,关三木。” 颜师古 注:“三木,在颈及手足。”《后汉书·马援传》:“可有子抱三木,而跳梁妄作,自同分羹之事乎?” 李贤 注:“三木者,桎、梏及械也。” 明 张煌言 《虏廷以余倡义既久波累亲朋搒掠备至闻之泫然》诗:“所悲诸父行,斑白撄三木。”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大总统令内务司法两部通饬所属禁止刑讯文》:“三木之下,何求不得!”
- 3.
上刑释义:为了逼供,对受审人使用刑具。
- 4.
上木驴释义:谓被处极刑。木驴是将犯人凌迟处死的一种刑具。
- 5.
上测释义:站测,施行测刑。测,刑具名。
- 6.
不手释义:谓不受桎梏。手,指桎梏之类的刑具。
- 7.
五木释义:⒈五种取火的木材。⒉古代博具。以斫木为子,一具五枚。古博戏樗蒲用五木掷采打马,其后则掷以决胜负。后世所用骰子相传即由五木演变而来。⒊古代束身的刑具。
- 8.
作具释义:⒈工具;器械。⒉指刑具。
- 9.
冲破桎梏释义:桎梏:本指一种刑具,比喻束缚,压制。冲破桎梏指冲击突破某种束缚或者压制。
- 10.
冷炙释义:已凉的饭菜;剩余的饭菜。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今世曲解,虽变於古,犹足以畅神情也。唯不可令有称誉,见役勋贵,处之下坐,以取残盃冷炙之辱。”唐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明 沉德符《野获编·禁卫·镇抚司刑具》:“每市一物入内,必经数处验查,饮食之属十不能得一,又不得自举火,虽严寒不过啖冷炙披冷衲而已。”
- 11.
刀斧释义:刀和斧子。 古代刑具。亦借指严刑。
- 12.
刀锯斧钺释义:古代四种刑具。借指酷刑。
- 13.
刀锯鼎镬释义:刀、锯:古刑具,也指割刑和刖刑;鼎镬:古炊具,也指烹刑。 指古代刑具。也泛指各种酷刑。
- 14.
刀锯释义:古代刑具。 刀用 于割刑,锯用于刖刑。
- 15.
刑器释义:⒈即刑鼎。古时铸刑书于鼎,因称刑鼎为刑器。《左传·昭公六年》:“火未出而作火以铸刑器。”《汉书·五行志上》:“火未出而作火以铸刑器,臧争辟焉。”颜师古 注:“铸刑於鼎,故称刑器。”⒉刑具。《仪礼·乡射礼》“司射去扑”汉 郑玄 注:“去扑乃升,不敢佩刑器即尊者之侧。”
- 16.
刑械释义:用刑具械系。
- 17.
刑杖释义:刑具,行刑用的棍棒。
- 18.
利子释义:⒈古刑具。即木驴。⒉利息。
- 19.
制鞭释义:刑具。带棱的生革皮鞭。
- 20.
刺扑释义:方言解释为拽,古汉语解释为 刺为名帖,扑是鞭笞用的刑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