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吏 [fǔ lì]
1. 官吏。
3. 指州郡长官的属吏。
府吏 引证解释
⒈ 官吏。
引《淮南子·主术训》:“府吏守法,君子制义。”
唐 苏颋 《奉和圣制途次旧居》诗:“府吏趋宸扆,乡耆捧帝车。”
⒉ 指州郡长官的属吏。
引《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
府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乌府释义:《汉书·朱博传》:“是时御史府吏舍百餘区,井水皆竭;又其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晨去暮来,号曰‘朝夕乌’。”后因称御史府为“乌府”。
- 2.
凿井得铜奴得翁释义:谓事出偶然,意外巧合。 语出《太平御览》卷四七二引 汉 应劭《风俗通》:“河南 平阴 庞俭,本 魏郡 鄴 人,遭仓卒之世,失其父。时 俭 三岁,弟纔襁抱耳。流传客居,庐里中凿井,得钱千餘万,遂温富。俭 作府吏,躬亲家事,行求老仓头谨信属任者,年六十餘,直二万钱,使主牛马耕种。有賔婚大会,母在堂上,酒酣陈乐歌笑。奴在灶下助厨,窃言:‘堂上母,我妇也。’客罢,婢语次説老奴无状,为妄语,所説不可道也。穷誌(詰)具白。母谓婢试问其形状。奴曰:‘家居 鄴 时,在 富乐里 宛西,妇 艾氏 女,字 阿横,大儿字 阿嶷,
- 3.
大宪释义:旧时府吏对上司的称呼。
- 4.
存慰释义:存问、慰抚。《文选·应瑒<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公子敬爱客,乐饮不知疲,和颜既以畅,乃肯顾细微。赠诗见存慰,小子非所宜。”李善 注:“郑玄《周礼》注曰:‘存,省也。’毛萇《诗》传曰:‘慰,犹安存之也。’”《宋书·王微传》:“微 既为 始兴王 濬 府吏,濬 数相存慰,微 奉答牋书,輒饰以辞采。”《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九年》:“上见病卒,召至御榻前存慰,付州县疗之,士卒莫不感悦。有不预征名,自愿以私装从军,动以千计。”《宋史·真宗纪一》:“丁卯,以 向敏中 为 河北、河东 宣抚使,按巡郡国,存慰士民
- 5.
帝车释义:⒈即北斗星。《史记·天官书》:“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唐 李白《闻李太尉出征东南》诗:“帝车信廻转,河汉復纵横。”清 钱谦益《新阡八景·石城开障》诗:“错列垣墻天市近,縈廻阁道帝车行。”⒉帝王所乘之车。唐 苏颋《奉和圣制途次旧居》:“府吏趋神扆,乡耆捧帝车。”
- 6.
激赏库释义:宋 代官署名。置于 绍兴 年间,专供边防将士军需物资之用,后兼管供应朝廷和官吏所需用的物资。本隶御营司,建炎 四年御营司废,改隶枢密院。《宋史·职官志二》:“三省、枢密院激赏库,三省、枢密院激赏酒库。监官各二人。二库并因 绍兴 用兵,创以备边;后兵罢,专以备堂、东两厨应干宰执支遣。若朝廷军期急速钱物金带,以备激犒;诸军将帅告命綾纸,以备科拨调遣等用;省院府吏胥之给,亦取具焉。”
- 7.
牌司释义:古代收受讼状的府吏。《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元年》:“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府吏坐门,先收状谍,谓之牌司。”
- 8.
营士释义:兵士。 《后汉书·安帝纪》:“三公以国用不足,奏令吏人入钱穀,得为关内侯、虎賁羽林郎、五大夫、官府吏、緹骑、营士各有差。”李贤 注:“营士,谓五校营士也。”《晋书·五行志中》:“义熙 二年九月,扬武将军营士 陈盖 家有苦蕒菜,茎高四尺六寸,广三尺二寸,厚三寸,亦草妖也。”
- 9.
被幞释义:⒈即行李卷。被服包。《晋书·陆纳传》:“徵拜左民尚书,领州大中正……临发,止有被襆而已。”唐白居易《司马厅独宿》诗:“府吏下厅帘,家僮开被襆。”⒉单指被褥。
- 10.
被襆释义:⒈即行李卷。被服包。《晋书·陆纳传》:“徵拜左民尚书,领州大中正……临发,止有被襆而已。”唐 白居易《司马厅独宿》诗:“府吏下厅帘,家僮开被襆。”⒉单指被褥。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谭九》:“媪又赧然曰:‘以贫故,并无被襆,一夜屈郎甚矣。’”
- 11.
西舍释义:⒈西下;西止。汉 刘向《九叹·远游》:“日暾暾其西舍兮,阳焱焱而復顾。”唐 薛能《彭门偶题》诗:“淮王 西舍固非夫,柳惲 偏州未是都。”⒉西邻。唐 崔颢《邯郸宫人怨》诗:“父母愍我曾富贵,嫁与西舍金王孙。”宋 范成大《归州竹枝歌》:“东邻男儿得 湘纍,西舍女儿生 汉 妃。”⒊西面的房屋。《宋史·刘温叟传》:“太宗 在 晋 邸,闻其清介,遣吏遗钱五百千,温叟 受之,贮厅西舍中,令府吏封署而去。明年重午,又送角黍、紈扇,所遣吏即遗钱者,视西舍,封识宛然。”
- 12.
阿母释义:⒈母亲。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府吏得闻之,堂上啟阿母。”《晋书·潘岳传》:“岳 将诣市,与母别曰:‘负阿母!’”元 揭傒斯《临川女》诗:“阿母送我出,阿兄抱我行。”⒉乳母。《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故 济北王 阿母自言足热而懣。”司马贞 索隐:“是王之嬭母也。”张守节 正义引 服虔 曰:“乳母也。”《后汉书·左雄传》:“案尚书故事,无乳母爵邑之制,唯先帝时阿母 王圣 为 野王君。”⒊年老的妇女。唐 白居易《玉真张观主下小女冠阿容》诗:“迴眸虽欲语,阿母在傍边。”唐 张夫人《拜新月》诗:“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