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魃 [hàn bá]
1. 传说中引起旱灾的怪物;比喻旱象。
例旱魃为虐,如惔如焚。——《诗·大雅·云汉》
英[legandary demon causing drought;]
旱魃 引证解释
⒈ 传说中引起旱灾的怪物。
引《诗·大雅·云汉》:“旱魃为虐,如惔如焚。”
孔颖达 疏:“《神异经》曰:‘南方有人,长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顶上,走行如风,名曰魃,所见之国大旱,赤地千里,一名旱母。’”
唐 杜甫 《七月三日》诗:“退藏恨雨师,健步闻旱魃。”
石灵 《捕蝗者》:“本来大家商议要刨旱魃,后来 袁大爹 着人来叫抬龙王,不要刨旱魃,才改了主意。”
国语词典
旱魃 [hàn bá]
⒈ 旱神。
引《诗经·大雅·云汉》:「旱魃为虐,如惔如焚。」
《幼学琼林·卷四·释道鬼神类》:「干旱之鬼曰旱魃。」
旱魃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丹魃释义:即旱魃。 古代传说中能造成旱灾的怪物。
- 2.
冰丝释义:⒈指冰蚕所吐的丝。常用作蚕丝的美称。宋 叶适《送赵季清兼谢所惠诗》:“纍珠贯冰丝,耿光发沉渊;二千八百字,字字合管絃。”元 伊世珍《琅嬛记》卷上:“沉休文 雨夜斋中独坐,风开竹扉,有一女子携络丝具入门便坐。风飘细雨如丝,女随风引络,络绎不断,断时亦就口续之,若真丝焉。烛未及跋,得数两,起赠 沉 曰:‘此谓冰丝,赠君造以为冰紈。’”清 曹寅《望雨谣》:“旱魃聋虫惨莫支,家家当户繰冰丝。”⒉指琴弦。《全唐诗》卷八六四载《湘妃诗》之二:“碧杜红蘅縹緲香,冰丝弹月弄清凉。”清 赵翼《散花曲》:“满屋明灯照綺筵,风
- 3.
妖神释义:邪神,非正统的神。 《左传·僖公十九年》“宋公 使 邾文公 用 鄫子 於 次睢 之社,欲以属 东夷”晋 杜预 注:“此水次有妖神,东夷 皆社祠之。”《新唐书·太宗纪》:“禁私家妖神淫祀。”《西游记》第三一回:“想那怪不是凡间之怪,多是天上之精,特来查勘,那一路走了甚么妖神。”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旱魃 为虐,见《云汉》之诗……《山海经》实以 女魃,似因《诗》语而附会,然据其所言,特一妖神耳。”《太平天囯资料·鄂城纪事诗》:“贼谓庙为妖庙,神为妖神,皆纵火焚之。”
- 4.
惔焚释义:如火焚烧。用以形容大旱。语本《诗·大雅·云汉》:“旱魃为虐,如惔如焚。”宋 王安石《定林寺》诗:“城市少美蔬,想今困惔焚。”明 李东阳《久旱》诗:“忧心剧惔焚,中热不可制。”
- 5.
旱孤桩释义:旱魃的俗称。
- 6.
旱母释义:即旱魃。古人亦用以讽刺当地统治者。
- 7.
旱魃为虐释义:旱魃:古代传说中能赞成旱灾的怪物;虐:灾害。指旱灾。
- 8.
旱魃拜夜叉释义:旱魃:传说中引起旱灾的怪物;夜叉:能啖鬼或捷疾鬼。指坏人相互勾结狼狈为奸。
- 9.
暑魃释义:即旱魃。 传说中引起旱灾的怪物。
- 10.
暵魃释义:即旱魃。传说中谓能造成旱灾的怪物。
- 11.
灾伤释义:由天灾人祸招致的损害。 《晏子春秋·谏上八》:“姦驱尤佚,隐情奄恶,蔽諂其上,故虽有至圣大贤,岂能胜若谗哉?是以忠臣之常有灾伤也。”宋 苏轼《奏浙西灾伤第一状》:“熙寧 之灾伤,本缘天旱米贵。”元 刘致《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去年时,正插秧,天反常。那里取若时雨降,旱魃生,四野灾伤。”明 于谦《荒村》诗:“那知牧民者,不肯报灾伤。”
- 12.
炎魃释义:传说中造成旱灾的鬼怪。也称旱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