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资 [jì zī]
1. 谓计较施舍资财。
2. 合计耗资。
4. 计算年资。
计资 引证解释
⒈ 谓计较施舍资财。
引唐 韩愈 《送僧澄观》诗:“僧伽 后出 淮 泗 上,势到众佛尤恢奇; 越 商胡贾脱身罪,珪璧满船寧计资。”
⒉ 合计耗资。
引清 方履籛 《怀远县重修涂山大禹庙碑》:“盖经始於某月日,落成於某月日,鳩工若干,计资若干,礼也”
⒊ 计算年资。
引宋 袁燮 《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罗公行状》:“朝廷平时选置牧守,尽如内郡,按格计资,以补其闕,此固不足以得人矣。”
计资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格限释义:指规定的资格。唐 牛肃《纪闻·吴保安》:“以 保安 之不才,厄选曹之格限,更思微禄,岂有望焉。”《资治通鉴·唐高宗总章二年》:“大略 唐 之选法,取人以身、言、书、判,计资量劳而拟官……人有格限未至,而能试文三篇,谓之宏词;试判三条,谓之拔萃;入等者得不限而授。”
- 2.
水文预报释义:利用水文气象情报统计资料及其他有关地理资料,对一个区域、一个水文站或一个水体的未来水文情况作出推测和预告。按内容分,有洪水预报、枯水预报、冰情预报、台风暴潮预报、含沙量预报等。按时间分,有紧急预报、短期预报、中期预报和长期预报等。
- 3.
统计释义:⒈指对某一现象有关的数据的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等。也指获得的统计资料。⒉总括地计算:把人数统计一下。
- 4.
统计员释义:⒈收集统计资料的人。 ⒉从事汇编统计学的人员。
- 5.
胡贾释义:经商的胡人。后亦泛称外国商人。唐 韩愈《送僧澄观》诗:“越商胡贾脱身罪,珪璧满船寧计资。”清 梅曾亮《送韩珠船序》:“惟 英吉利 ……越国万里,踔一船环叩海疆,诈言求市,惊恐民吏。边疆吏将以阑入边关罪罪之,当也。天子独察其胡贾,行无远识。”
- 6.
计资释义:⒈谓计较施舍资财。唐 韩愈《送僧澄观》诗:“僧伽 后出 淮 泗 上,势到众佛尤恢奇;越 商胡贾脱身罪,珪璧满船寧计资。”⒉合计耗资。清 方履籛《怀远县重修涂山大禹庙碑》:“盖经始於某月日,落成於某月日,鳩工若干,计资若干,礼也”⒊计算年资。宋 袁燮《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罗公行状》:“朝廷平时选置牧守,尽如内郡,按格计资,以补其闕,此固不足以得人矣。”
- 7.
资料释义:⒈生产上或生活上所用的东西:劳动资料。消费资料。⒉为工作、学习或研究的需要而收集的各种材料,通常是指书籍、报刊、图表、图片、图纸、调查统计报告等:参考资料。统计资料。
- 8.
资质释义:⒈人的素质;智力:资质高。⒉泛指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所具备的条件、资格、能力等:管理资质。设计资质。资质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