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皇恩 [gǎn huáng ēn]
1. 词调名。本唐教坊曲名。天宝十三载,改金风调《苏莫遮》为《感皇恩》。又名《人南渡》、《叠萝花》。其曲有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字等七体。皆双调。参阅《词谱》卷十五。
感皇恩 引证解释
⒈ 词调名。本 唐 教坊曲名。 天宝 十三载,改金风调《苏莫遮》为《感皇恩》。又名《人南渡》、《迭萝花》。其曲有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字等七体。皆双调。参阅《词谱》卷十五。
感皇恩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叠萝花释义:词牌名。即《感皇恩》。双调,六十七字,前后段各七句,四仄韵。参阅《词谱》卷十五。
- 2.
吟情释义:诗情;诗兴。宋 赵师秀《秋色》诗:“幽人爱秋色,祇为属吟情。”宋 戴复古《昭武太守与李贾严羽共观前辈诗》之八:“诗本无形在窈冥,网罗天地运吟情。”元 张可久《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杨驹儿墓园》曲:“放吟情,写新声,寄春鶯,明年来此赏清明。”
- 3.
宗枝释义:同“宗支”。《陈书·高祖纪下》:“嫡嗣废黜,宗枝僭诈,天地荡覆,纪纲泯絶。”唐 杜甫《奉赠李八丈曛判官》诗:“我 丈 特英特,宗枝 神尧 后。”《旧五代史·唐书·武皇纪下》:“僕经事两朝,受恩三代,位叨将相,籍係宗枝,赐鈇鉞以专征,徵苞茅而问罪。”宋 张先《感皇恩·安车少师访阅道大资同游湖山》词:“廊庙当时共代工,睢陵 千里远,约过从。欲知宾主与谁同。宗枝内,黄阁旧,有三公。”元 锺嗣成《醉太平》曲:“俺是悲田院下司,俺是 刘九儿 宗枝。”蒲剧《薛刚反朝》第七场:“忠良遭残,宗枝尽丧,唐 室江山俱被你奸贼
- 4.
桃花面释义:⒈指 隋文帝 宫中的一种梳妆样式。唐 宇文士及《妆台记》:“隋文 宫中梳九真髻红粧,谓之桃花面。”⒉泛指美人容貌。前蜀 韦庄《女冠子》词之二:“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元 锺嗣成《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欢》曲:“人美丽正芳年,时常笑显桃花面。”⒊谓饮酒后面呈桃红色。明 陈汝元《金莲记·小星》:“星桥乌鹊填,笑嬋娟,金尊偏送桃花面。”
- 5.
消疎释义:⒈亦作“消疏”。 寂寞;冷落。元 高文秀《遇上皇》第二折:“更那堪天寒日短,旷野消疏,关山寂寞。”元 王修甫《斗鹌鹑》套曲:“景消疎,人凄楚,心上离愁,腮边泪珠。”元 曾瑞《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四时闺怨·冬》曲:“掩空堂,锁餘香,消疎景物助凄凉。”《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虽园圃消疎,不足以当君之盛作,若得一诗,可以永为壮观。”⒉谓困乏,衰微,不景气。元 白朴《东墙记》楔子:“父丧父贫不似初,囊篋尽消疎。”《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原来是年景消疏,买卖不济。”⒊稀少;减少。元 杨显之《潇
- 6.
眄睐释义:⒈顾盼。《古诗十九首·凛凛岁云暮》:“眄睞以适意,引领遥相睎。”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褚 眄睞良久,指 嘉 曰:‘此君小异,得无是乎?’”宋 贺铸《感皇恩》词:“歌笑见餘妍,情生眄睞。”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护军女》:“话间眄睞其目,愈增嫵媚。”⒉眷顾。南朝 梁 任昉《到大司马记室笺》:“况 昉 受教君子,将二十年,咳唾为恩,眄睞成饰。”《魏书·恩倖传序》:“夫令色巧言,矫情饰貌,邀眄睞之利,射咳唾之私,此盖苟进之常也。”宋 欧阳修《夷陵上运使启》:“凡居部属,皆仰餘暉,顾此孤生,最为沉迹
- 7.
眉头眼脑释义:同“眉頭眼尾”。宋 周紫芝《感皇恩》词:“不如辦個,短簑長釣……思量也勝,看個眉頭眼腦。”
- 8.
竹清松瘦释义:形容人的状貌瘦健有神。宋 辛弃疾《感皇恩·为范倅寿》词:“酒如春色好,春色年年如舊,青春元不老,君知否?席上看君,竹清松瘦,待與青春鬭長久。”
- 9.
箇时释义:这时。 唐 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箇时无数併妖妍,箇里无穷总可怜。”宋 陆游《感皇恩》词:“箇时方旋了,功名债。”
- 10.
迭萝花释义:词牌名。即《感皇恩》。双调,六十七字,前后段各七句,四仄韵。参阅《词谱》卷十五。
- 11.
遐算释义:⒈亦作“遐筭”。深谋远虑;高明之谋略。唐高祖《曲赦凉甘等九州诏》:“驭以遐算,且事招怀。”⒉高龄;高寿。宋 苏轼《赵倅成伯母生日致语口号》:“昔年占梦,适当重九之佳辰;今日献香,愿祝大千之遐算。”宋 邹浩《谒女贞何氏祠》诗:“门墙旦暮祝遐筭,长守富贵无与儔。”元 锺嗣成《骂玉郎带感皇恩采茶歌·四福·寿》曲:“但愿长生人不老,更祈遐算寿千年。”
- 12.
金璿释义:犹金玉。 比喻牢固长久。《敦煌曲子词·感皇恩》:“龙楼凤闕喜云连。人争唱:福祚比金璿。”任二北《敦煌曲初探》:“金璿,犹金玉,比其坚贞也。”
- 13.
金璇释义:犹金玉。比喻牢固长久。《敦煌曲子词·感皇恩》:“龙楼凤闕喜云连。人争唱:福祚比金璿。”任二北《敦煌曲初探》:“金璿,犹金玉,比其坚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