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侣 [sēng lǚ]
1. 和尚,也借称古印度婆罗门教,中世纪天主教等的修道者。
例在修道院一直呆到二十二岁,他也成了一个僧侣——《火刑》
英[clergy; monks and priests;]
僧侣 引证解释
⒈ 佛教僧徒。亦用来指其他宗教的修道人员。
引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薛中丞存诚》:“閽吏曰:‘此中丞官亚臺,本非僧侣,奈何妖敢入臺门?’”
宋 苏轼 《会客有美堂和周邠长官》诗之二:“僧侣且倍香火社,诗坛欲歛鸛鹅军。”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彼宗教之卑者,其初虽有僧侣、祭司,久则延及平民,而僧侣、祭司亦自废絶。”
国语词典
僧侣 [sēng lǚ]
⒈ 出家人。亦指其他宗教的修道人。
引宋·苏轼〈会客有美堂周邠长官与数僧同泛湖往北山〉诗二首之二:「僧侣且陪香火社,诗坛欲敛鹳鹅军。」
僧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藏法师释义:对精通佛教圣典中之经、律、论三藏者的尊称。又称三藏比丘、三藏圣师,或略称三藏。在中国,对来自印度、西域的佛典进行汉译的僧侣,常尊为译经三藏或三藏法师。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三藏法师为玄奘法师,但常被误会这是玄奘专有的称号,实际上除了玄奘之外,著名的三藏法师尚有鸠摩罗什法师、实叉难陀法师、求那跋陀法师、大广智不空法师、菩提灯法师、安世高法师等等。日本历史上唯一的三藏法师为灵仙法师。
- 2.
云钵释义:僧侣云游各地时所持的食器。
- 3.
佛家释义:⒈诸佛之净土。⒉谓属于佛教者。如佛教的学术思想、佛教僧侣等。
- 4.
佛门弟子释义:信奉佛教并从事佛教活动的僧侣及信徒。
- 5.
供斋释义:即饭食沙门,准备钱财食物,在寺院或者大法会,供养僧侣或者四众,佛教俗家信徒以此培植福报。
- 6.
僧兵释义:古代从军的僧侣或武装的僧侣集团。
- 7.
僧道释义:僧侣和道士。
- 8.
入灭释义:佛教指僧侣死亡。
- 9.
关房释义:僧侣坐关的房间。
- 10.
关期释义:僧侣坐关的期限。
- 11.
出家释义:佛教指脱离家庭到寺院去做僧侣。道教全真派的道士离家到道观留居,也叫出家。
- 12.
剌马释义:藏语的译音。 或译为“剌麻”、“喇嘛”。我国藏族、蒙族对喇嘛教僧侣的尊称,意为上人、师傅。
- 13.
剌麻释义:藏语的译音。或译为“剌马”、“喇嘛”。我国藏族、蒙族对喇嘛教僧侣的尊称,意为上人、师傅。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剌麻者,华言‘无上’也。”
- 14.
十二头陀释义:十二头陀指的是佛教僧侣的修行方式。
- 15.
卵塔释义:安葬佛门僧侣骨殖的无缝石塔。状如大鸟卵,故称。
- 16.
参头释义:⒈佛教禅林中称熟习礼仪,负责指导来自四方云游僧侣之人。⒉泛指和尚或道人。
- 17.
和尚释义:中国对佛教僧侣的通称。
- 18.
喇嘛释义:藏传佛教僧侣。 藏语称男子出家者为喇嘛,意即上人、师傅。
- 19.
头陀行释义:佛教语。指佛教僧侣行头陀时,应遵守的住空闲处、常乞食、着百衲衣等十二项苦行。
- 20.
如意结释义:如意状似灵芝,传说中灵芝为长生不老之药,乃吉祥瑞草。佛门中僧侣说法时抄录要点备忘所用的物件被称为如意,是菩萨所持的法具之一。如意结即取此意,吉祥如意、四季如意、平安如意。如意结是中国古老结饰-中国结的变化结之一。是由四个酢浆草结 (三环结)组合而成,应用很广,几乎各种结饰都可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