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定 [rù dìng]
1. 佛教徒的一种修行方法,闭眼静坐,控制思想,不起杂念。
例老僧入定。
英[trance;]
入定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语。谓安心一处而不昏沉,了了分明而无杂念。多取趺坐式。谓佛教徒闭目静坐,不起杂念,使心定于一处。
引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曲女城》:“时仙人居 殑伽河 侧,栖神入定,经数万岁,形如枯木。”
唐 白居易 《在家出家》诗:“中宵入定跏趺坐,女唤妻呼多不应。”
《西游记》第二回:“此是休粮守穀,清静无为,参禪打坐,戒语持斋,或睡功,或立功,并入定坐关之类。”
国语词典
入定 [rù dìng]
⒈ 佛教用语。指修习禅观时,心念惟安住在一对象上,而余念不生的境界。
引《西游记·第二回》:「参禅打坐,戒语持斋,或睡功,或立功,并入定坐关之类。」
入定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乐行道释义:自最初的入定直至各禅的近行生起,继续定的修习而称为“行道”。 这种行道对于有些人是苦的──因诸盖等的障碍法的现行故为苦难;亦即修行不乐的意思。
- 2.
停显释义:摄影感光材料冲洗加工中的辅助措施。施行于显影、定影之间。停显液是含酸性的溶液,同感光材料从显影液中带来的碱性物质起中和作用,降低其ph值,以停止显影,并可防止将显影液带入定影液。
- 3.
入禅释义:犹入定。
- 4.
出定释义:佛家以静心打坐为入定,打坐完毕为出定。
- 5.
初定释义:⒈谓国家方始平定。 《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天下初定,骨肉同姓少,故广彊庶孼,以镇抚四海,用承衞天子也。”汉 班固《两都赋序》:“大 汉 初定,日不暇给。”⒉佛教谓入定之初。唐 戴叔伦《留宿罗源西峰寺示辉上人》诗:“山寂僧初定,廊深火自明。”唐 李中《宿钟山知觉院》诗:“磬罢僧初定,山空月又生。”
- 6.
四禅定释义:佛教语。色界初禅天至四禅天的四种禅定。人于欲界中修习禅定时,忽觉身心凝然,遍身毛孔,气息徐徐出入,入无积聚,出无分散,是为初禅天定;然此禅定中,尚有觉观之相,更摄心在定,觉观即灭,乃发静定之喜,是为二禅天定;然以喜心涌动,定力尚不坚固,因摄心谛观,喜心即谢,于是泯然入定,绵绵之乐,从内以发,此为三禅天定;然乐能扰心,犹未彻底清净,更加功不已,出入息断,绝诸妄想,正念坚固,此为四禅天定。参见“四禪天”。
- 7.
安禅释义:佛教语。指静坐入定。俗称打坐。
- 8.
定僧释义:坐禅入定的和尚。
- 9.
定化释义:入定坐化。
- 10.
水观释义:⒈近水的楼观。⒉佛教一种入定之术,指坐禅时观遍一切处水而得正定。
- 11.
真本释义:⒈书籍的手稿或原刻。《南史·萧琛传》:“三辅旧老相传,以为 班固 真本。”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高宗 得此书真本,大爱之,日置御案。”⒉字画的真迹;碑帖的原拓。唐 刘餗《隋唐嘉话》卷下:“王右军《告誓文》,今之所传,即其藁草,不具年月日朔;其真本云:维 永和 十年三月癸卯朔,九月辛亥。”宋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贯休》:“尝覩所画水墨罗汉,云是 休公 入定观罗汉真容后写之……其真本在 豫章 西山 云堂院 供养。”王西彦《古屋》第五部二:“他这位老同窗的书法,深得 鲁公(颜真卿)真髓……而且还保有《麻
- 12.
禅定释义:⒈佛教禅宗修行方法之一。 一心审考为禅,息虑凝心为定。佛教修行者以为静坐敛心,专注一境,久之达到身心安稳、观照明净的境地,即为禅定。又禅为色界天之法,定为无色界天之法。依其入定程度的浅深,并有四禅(色界定)、四定(无色界定)的区分。⒉谓坐禅习定。
- 13.
老僧入定释义:和尚静坐,使心定于一处,不起杂念,叫入定。形容人静静地端坐着。
- 14.
调息释义:⒈调节呼吸。 《摩诃止观》卷四下:“初入定时,调身令不宽不急,调息令不涩不滑。”宋 苏轼《龙虎铅汞论》:“有隐者教余曰:人能正坐瞑目,调息握固,心定息微,则徐闭之。”《红楼梦》第十回:“这先生方伸手按在右手脉上,调息了至数,凝神细诊了半天。”注:“中医诊脉,先稳定自己的呼吸,叫作‘调息’。”⒉调解,平息争端。《资治通鉴·唐德宗兴元元年》:“上曰:‘卿所料极善。然 李晟 移军,怀光 不免悵望,若更遣 建微、惠元 就东,恐因此生辞,转难调息,且更俟旬时。’”胡三省 注:“调息,犹今人言调停也。”⒊调养将息。
- 15.
道尔顿释义:(johndalton,1766-1844)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 曾在曼彻斯特大学任教。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801年总结出气体分压定律。在化学中引入定量概念,总结出定比定律和倍比定律,提出元素的相对原子量,整理出最早的原子量表。1808年建立“道尔顿原子学说”,被誉为“近代化学之父”。著有《气象观察和论文集》、《化学哲学的新体系》等。
- 16.
静定释义:⒈指道家的澄心静虑,守道不离。⒉指佛教的澄心静虑,坐禅入定。⒊平静凝滞。⒋平静安定。
- 17.
顶上巢释义:谓坐禅不动,飞鸟巢其顶。 相传“尚闍梨得第四禪出入息断,鸟谓为木,於髻生卵,定起欲行,恐鸟母不来,即更入禪,鸟飞方起,是禪满相。”见《观音玄义记》卷三。后因以“顶上巢”为佛教坐禅入定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