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亮 [gōng liàng]
1. 公正诚信。
公亮 引证解释
⒈ 公正诚信。 《三国志·魏志·崔琰传》:“时未立太子, 临菑侯 植 有才而爱。 太祖 狐疑,以函令密访於外。唯 琰 露板答曰:‘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 琰 以死守之。’ 植,琰 之兄女婿也。
引太祖 贵其公亮,喟然嘆息,迁中尉。”
公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僞谬释义:亦作“偽繆”。讹错;错误。宋 孙奭《孟子正义序》:“丁氏 则稍识指归,伪谬时有。”宋 曾公亮《进新唐书表》:“补缉闕亡,黜正伪繆,克备一家之史,以为万世之传。”
- 2.
压覆释义:埋没;困顿。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两监》:“广德 二年制 京兆府 进士,并令补国子生,斯乃救压覆者耳。”宋 司马光《赐宰臣曾公亮不允批答》:“朕以不德,灾及元元,地震冀方,隄防横溃,流离压覆,靡所底居,朕夙夜震惧,不忘於心。”清 吴敏树《上曾侍郎书》:“先生之忠勇悲愤,几不顾一世压覆之忧矣!”
- 3.
幽沬释义:犹幽昧;隐微。 宋 曾公亮《进<唐书>表》:“而纪次无法,详略失中,文采不明,事实零落,盖又百有五十年,然后得以发挥幽沬。”
- 4.
托孤寄命释义:《论语·泰伯》:“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 ”邢昺 疏:“可以託六尺之孤者,謂可委託以幼少之君也。若 周公、霍光 也;可以寄百里之命者,謂君在亮陰,可當國攝君之政令也。”后以“託孤寄命”指受遗命托付辅助幼君;或君主居丧时,受命攝理朝政。亦泛指付托以常之重任。《三国志·魏志·徐宣传》:“詔曰:‘宣 體履至實,直内方外,歷在三朝,公亮正色,有託孤寄命之節,可謂柱石臣也。’”唐 李德裕《臣友论》:“文帝 戒太子曰:‘即有緩急,亞夫 真可任將兵。’此皆得於氣志之間而後知,可以託孤寄命矣。”清 魏源《默觚上
- 5.
掩膊释义:即披膊。古时铠甲遮护臂膊的部分。参阅 宋 曾公亮《武经总要》卷十三。
- 6.
楚相断蛇释义:汉 贾谊《新书·春秋》载,春秋 楚 相 孙叔敖,幼时遇两头蛇,恐他人又见,埋之,惧,谓其母曰:“吾闻见两头蛇者死。”“母曰:‘无忧,汝不死。吾闻之,有阴德者,天报以福。’人闻之,皆諭其能仁也。及为令尹,未治而国人信之。”汉 刘向《新序·杂事一》亦记此事。后因以“楚相断蛇”喻人做好事必将得好报。宋 魏泰《东轩笔录》卷六:“曾布 为三司使,论市易事被黜。鲁公(曾公亮)有柬别之,略曰:‘塞翁失马,今未足悲;楚 相断蛇,后必有福。’”
- 7.
继日释义:连日。宋 柳永《古倾杯》词:“追思往昔年少,继日恁、把酒听歌,量金买笑。”《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四年》:“韩琦、曾公亮 言:‘……本朝自祖宗以来,继日临朝,宰臣奏事。’”
- 8.
锁厅举人释义:应锁厅试的考生。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元年》:“戊子,命 集贤 校理 曾公亮、直史馆 梁适 考试锁厅举人……锁厅举人自此始。”参见“锁厅试”。
- 9.
驳放释义:亦作“駮放”。 谓科举时代否定已发榜公布的中式者而贬黜之。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制科》:“今员外吹毛求瑕,务在駮放,则小人也却寻归路。”《资治通鉴·唐僖宗广明元年》:“尝谓优人 石野猪 曰:‘朕若应击毬进士举,须为状元。’对曰:‘若遇 尧 舜 作礼部侍郎,恐陛下不免駮放。’”胡三省 注:“駮,纠駮也。放,黜也。”宋 洪迈《容斋随笔·进士试题》:“唐穆宗 长庆 元年,礼部侍郎 钱徽 知举,放进士 郑朗 等三十三人。后以 段文昌 言其不公,詔中书舍人 王起,知制誥 白居易 重试,驳放 卢公亮 等十人,贬 徽
- 10.
黄桦弓释义:宋 代弓名。其弓饰有黑漆、黄白桦、麻背之别,饰黑漆的为黑漆弓,饰黄桦的为黄桦弓,饰白桦的为白桦弓。见 宋 曾公亮《武经总要·器图》、明 王圻《三才图会·器用六》。
- 11.
黄桦弩释义:亦作“黄华弩”。宋 代弩名。其弩饰有黑漆、黄白桦、雌黄桦稍之别,饰黄桦的为黄桦弩,饰雌桦稍的为雌黄桦稍弩。见 宋 曾公亮《武经总要·器图》、明 王圻《三才图会·器用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