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战祸 战祸的意思
zhànhuò

战祸

简体战祸
繁体戰禍
拼音zhàn huò
注音ㄓㄢˋ ㄏㄨㄛ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àn,(1) 打仗。【组词】:战争。战机。战绩。战略。战术。战国(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2) 泛指争斗,比高下。【组词】:论战。争战。(3) 发抖。【组词】:战抖。寒战。胆战心惊。(4) 姓。

huò,(1) 灾殃,苦难。【组词】:祸殃。祸害。祸患。祸根。祸端。祸首。祸事。战祸。惹祸。祸从口出。祸起萧墙(“萧墙”是照壁,意思是祸事发生在家里,喻内部发生祸乱)。(2) 危害,使受灾殃。【组词】:祸国殃民。

基本含义

指因战争而带来的灾祸或祸患。

战祸的意思

战祸 [zhàn huò]

1. 战争造成的灾祸。

连年战祸。

[disaster of war;]

战祸 引证解释

⒈ 战争的祸害。

康有为 《大同书》乙部第一章:“其时战祸徧地,故仁人深恶而痛絶之。”
罗正纬 《滦州革命先烈事略》:“湘鄂 战兴, 绍曾 奔走 长江,提倡 庐山 国是会议,以期消弭战祸。”
瞿秋白 《鞘声》:“现时外交家尽在那里结上打结,而实在不是解结,势必至于重见战祸。”


国语词典

战祸 [zhàn huò]

⒈ 战争带来的祸害。

如:「近几年来,中东地区战祸不断。」


战祸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世外桃源释义:晋代陶潜在《桃花源记》中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后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 2.
      兵连祸结释义:《汉书·匈奴传下》:“汉武帝选将练兵…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三十余年。” 指战祸接连不断。
    • 3.
      凑泊释义:⒈亦作“凑拍”。 凝合;聚合。《景德传灯录·慧寂禅师》:“我今分明向汝説圣边事,且莫将心凑泊,但向自己性海如实而修。”明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六》:“登 玉龙,其阁跨瀑布上流,当两山峡口,乃西支与中支二大距凑拍处。”李大钊《Pan……ism之失败与Democracy之胜利》:“一九一四年世界战祸之勃发,与夫吾国近来政局之翻覆,虽原因多端,凑泊而成,未可以一概而论。”⒉凑合;拼凑。宋 陆游《跋吕成尗<和东坡尖义韵雪诗>》:“字字工妙,无牵强凑泊之病。”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一:“何得以一二韵约束为之
    • 4.
      夷寇释义:指外族入侵的战祸。
    • 5.
      夷氛释义:⒈谓平定叛乱。《陈书·高祖纪上》:“震 部夷氛,稽山 罢祲……歼厥凶徒,罄无遗种。”⒉指外族入侵的战祸。清 陆嵩《赠龚蓝生大令》诗:“昨年 京口 腾夷氛,兵刃未接军先奔。”
    • 6.
      巢焚原燎释义:极言战祸惨烈。
    • 7.
      战祸释义:战争带来的祸害:战祸连年。
    • 8.
      戾虚释义:谓国空人绝。形容战祸之惨。戾,通“癘”。
    • 9.
      挐兵释义:连兵。谓持续的战祸。元 王恽《玉堂嘉话》卷四:“爰自平 金 之后,蜀 汉荆扬,挐兵几三十年。”
    • 10.
      曝骨履肠释义:暴露尸骨,踩踏肠子。极言所酿战祸之惨烈。
    • 11.
      炮云释义:亦作“礮云”。犹炮火。亦借指战祸。
    • 12.
      第一次世界大战释义:1914— 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殖民地而进行的战争。战争一方是以德、奥匈、意为首 的同盟国集团,一方是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集团。战火遍及欧、亚、非三洲,欧洲为主要战场。参战国有33个。战祸波及的人口在15亿以上。结果同盟国集团战败,德国被迫于1918年11月11日投 降。
    • 13.
      胡越之祸释义:古代中原的胡国和越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事,因此用“胡越之祸”来比喻战祸。
    • 14.
      被兵释义:⒈遭受战祸。《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赵 被兵,必亲 韩。”北魏 崔鸿《十六国春秋·蜀·李特》:“元康 中,氐 齐万年 反,关 西扰乱,天水、洛阳、扶国、始平 诸郡皆被兵。”宋 苏轼《私试策问》之三:“古之为兵者,戍其地则用其地之民,战其野则食其野之粟,守其国则乘其国之马,以是外被兵而内不知,此所以百战而不殆也。”清 吴伟业《赠总宪龚公芝麓》诗:“闻道 黄州 数被兵,读书长啸重围里。”⒉配备兵员。《管子·度地》:“都以临下,视有餘不足之处,輒下水官,水官亦以甲士当被兵之数。”尹知章 注:“水官既得甲士,还
    • 15.
      黑祲释义:黑色之气,不祥的天象。亦喻指战祸。语本《左传·昭公十五年》:“梓慎 曰:‘禘之日,其有咎乎?吾见赤黑之祲,非祭祥也,丧氛也。’”杜预 注:“祲,妖氛也。”唐 王维《为薛使君谢婺州刺史表》:“故指旗而黑祲旋静,挥戈而白日再中。”

战祸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世外桃源释义:晋代陶潜在《桃花源记》中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后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 2.
      兵连祸结释义:《汉书·匈奴传下》:“汉武帝选将练兵…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三十余年。” 指战祸接连不断。
    • 3.
      凑泊释义:⒈亦作“凑拍”。 凝合;聚合。《景德传灯录·慧寂禅师》:“我今分明向汝説圣边事,且莫将心凑泊,但向自己性海如实而修。”明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六》:“登 玉龙,其阁跨瀑布上流,当两山峡口,乃西支与中支二大距凑拍处。”李大钊《Pan……ism之失败与Democracy之胜利》:“一九一四年世界战祸之勃发,与夫吾国近来政局之翻覆,虽原因多端,凑泊而成,未可以一概而论。”⒉凑合;拼凑。宋 陆游《跋吕成尗<和东坡尖义韵雪诗>》:“字字工妙,无牵强凑泊之病。”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一:“何得以一二韵约束为之
    • 4.
      夷寇释义:指外族入侵的战祸。
    • 5.
      夷氛释义:⒈谓平定叛乱。《陈书·高祖纪上》:“震 部夷氛,稽山 罢祲……歼厥凶徒,罄无遗种。”⒉指外族入侵的战祸。清 陆嵩《赠龚蓝生大令》诗:“昨年 京口 腾夷氛,兵刃未接军先奔。”
    • 6.
      巢焚原燎释义:极言战祸惨烈。
    • 7.
      战祸释义:战争带来的祸害:战祸连年。
    • 8.
      戾虚释义:谓国空人绝。形容战祸之惨。戾,通“癘”。
    • 9.
      挐兵释义:连兵。谓持续的战祸。元 王恽《玉堂嘉话》卷四:“爰自平 金 之后,蜀 汉荆扬,挐兵几三十年。”
    • 10.
      曝骨履肠释义:暴露尸骨,踩踏肠子。极言所酿战祸之惨烈。
    • 11.
      炮云释义:亦作“礮云”。犹炮火。亦借指战祸。
    • 12.
      第一次世界大战释义:1914— 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殖民地而进行的战争。战争一方是以德、奥匈、意为首 的同盟国集团,一方是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集团。战火遍及欧、亚、非三洲,欧洲为主要战场。参战国有33个。战祸波及的人口在15亿以上。结果同盟国集团战败,德国被迫于1918年11月11日投 降。
    • 13.
      胡越之祸释义:古代中原的胡国和越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事,因此用“胡越之祸”来比喻战祸。
    • 14.
      被兵释义:⒈遭受战祸。《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赵 被兵,必亲 韩。”北魏 崔鸿《十六国春秋·蜀·李特》:“元康 中,氐 齐万年 反,关 西扰乱,天水、洛阳、扶国、始平 诸郡皆被兵。”宋 苏轼《私试策问》之三:“古之为兵者,戍其地则用其地之民,战其野则食其野之粟,守其国则乘其国之马,以是外被兵而内不知,此所以百战而不殆也。”清 吴伟业《赠总宪龚公芝麓》诗:“闻道 黄州 数被兵,读书长啸重围里。”⒉配备兵员。《管子·度地》:“都以临下,视有餘不足之处,輒下水官,水官亦以甲士当被兵之数。”尹知章 注:“水官既得甲士,还
    • 15.
      黑祲释义:黑色之气,不祥的天象。亦喻指战祸。语本《左传·昭公十五年》:“梓慎 曰:‘禘之日,其有咎乎?吾见赤黑之祲,非祭祥也,丧氛也。’”杜预 注:“祲,妖氛也。”唐 王维《为薛使君谢婺州刺史表》:“故指旗而黑祲旋静,挥戈而白日再中。”

战祸造句

1.连年战祸,使得这个城市十室九空,几乎阒无人声。

2.假如一个国家战祸连年,必然造成人民颠沛流离。

3.连年战祸,使得这个城市十室九空,几乎闃无人声。

4.连年战祸,城里满目疮痍,百姓苦不堪言。

战祸(zhanhu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战祸是什么意思 战祸读音 怎么读 战祸,拼音是zhàn huò,战祸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战祸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