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邪幅 邪幅的意思
xié

邪幅

简体邪幅
繁体
拼音xié fú
注音ㄒㄧㄝˊ ㄈㄨ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ié yé yá yú xú,(1) 不正当,不正派。【例句】:邪恶(è)。邪念。邪说。(2) 中医指引起疾病的环境因素。【组词】:寒邪。风邪。(3) 迷信的人指鬼神给予的灾祸。【例句】:中(zhòng)邪。(4) 妖异怪诞。【组词】:邪魔。邪术。(5) 同“斜”。(1) 同“耶”,疑问词。

fú,(1) 布的宽度。【组词】:幅面。双幅。宽幅。(2) 泛指事物的宽度。【组词】:幅度。幅员(“幅”是宽度,“员”是周围。指疆域或领土的面积。如“我国幅幅广大”)。振幅。篇幅。(3) 边缘。【组词】:边幅。(4) 量词,用于布帛、图画等。【组词】:一幅画。五幅布。

基本含义

邪幅指的是邪恶之气或邪恶的作风。

邪幅的意思

邪幅 [xié fú]

1. 古代缠裹足背至膝的布。

邪幅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缠裹足背至膝的布。

《诗·小雅·采菽》:“赤芾在股,邪幅在下。”
毛 传:“诸侯赤芾邪幅。幅,偪也。所以自偪束也。”
郑玄 笺:“邪幅,如今行縢也,偪束其脛,自足至膝,故曰在下。”
《左传·桓公二年》“带裳幅舃” 唐 孔颖达 疏:“邪缠束之,故名邪幅。”


邪幅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斜幅释义:即邪幅。 犹今绑腿。
    • 2.
      行幐释义:⒈即行縢。清 顾炎武《日知录·行幐》:“﹝邪幅﹞今谓之行幐。言以裹脚,可以跳腾轻便也。”⒉行囊。幐,盛物的布袋。《林则徐日记·道光十九年七月初六》:“是日整理行幐,定於明日与制军同往 香山,先赴各处辞行。”
    • 3.
      行縢释义:⒈绑腿布。 《诗·小雅·采菽》“邪幅在下”汉 郑玄 笺:“邪幅,如今行縢也。偪束其脛,自足至膝,故曰在下。”《三国志·吴志·吕蒙传》:“蒙 阴赊貰,为兵作絳衣行縢。”宋 陆游《夜话赠华师》诗:“犹能遍参在,为我买行縢。”清 赵翼《亿生乞假南归》诗:“自是名流怜臭味,相思何日办行縢?”参见“行幐”。⒉喻远行。明 沉德符《野获编·神仙·仙姑避迹》:“嘉靖 末年,上春秋高……乃遣御史 姜儆、王大任,分行天下,求异人异书。而 王 得 湖广,专以仙姑事属之,闻其行縢入 岳州,乃嘱彼守令示意。”清 程思泽《索炬叹》诗
    • 4.
      邪幅释义:古代缠裹足背至膝的布。 《诗·小雅·采菽》:“赤芾在股,邪幅在下。”毛 传:“诸侯赤芾邪幅。幅,偪也。所以自偪束也。”郑玄 笺:“邪幅,如今行縢也,偪束其脛,自足至膝,故曰在下。”《左传·桓公二年》“带裳幅舃”唐 孔颖达 疏:“邪缠束之,故名邪幅。”

邪幅(xief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邪幅是什么意思 邪幅读音 怎么读 邪幅,拼音是xié fú,邪幅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邪幅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