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理正 理正的意思
zhèng

理正

简体理正
繁体
拼音lǐ zhèng
注音ㄌㄧˇ ㄓ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ǐ,(1)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组词】:心理。肌理。条理。事理。(2)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组词】:理由。理性。理智。理论。理喻。理解。理想。道理。理直气壮。(3)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例句】:理科,数理化。理疗。(4)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组词】:理财。理事。管理。自理。修理。总理。(5)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组词】:理睬。答理。(6) 古代指狱官、法官。(7) 姓。

zhèng zhēng,(1) 不偏斜,与“歪”相对。【组词】: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2) 合于法则的。【例句】: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3) 合于道理的。【组词】:正道。正确。正义。正气。(4) 恰好。【组词】: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例句】:他正在开会。(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组词】:正面。正本。(7) 纯,不杂。【组词】:正色。正宗。正统。纯正。(8) 改去偏差或错误。【组词】: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组词】:正方形。(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组词】:正电。(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例句】:正数(shù)。(12) 姓。 ◎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

基本含义

指事物的本质、规律、道理等处于正确、合理的状态。

理正的意思

理正 [lǐ zhèng]

1. 按法定罪。道理正当。

理正 引证解释

⒈ 按法定罪。

《汉书·武帝纪》:“将军已下廷尉,使理正之。”
颜师古 注:“理,法也,言以法律处正其罪。”

⒉ 道理正当。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切磋》:“使文奇而理正,是尤难也。”
《文献通考·经籍五》:“以经传所引逸诗考之,则其辞明而理正。”


理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定不易释义:易:改变。原指一定下来就不变更,后形容事理正确,不可改变。
    • 2.
      一定不移释义:原指一定下来就不变更,后形容事理正确,不可改变。同“一定不易”。
    • 3.
      义正词严释义:道理正当,措辞严肃。也作义正辞严。
    • 4.
      义正辞约释义:道理严正公允,措词简炼。 亦作“辞顺理正”。
    • 5.
      仪制释义:⒈礼仪制度及其具体规定。《汉书·郊祀志下》:“汉 兴之初,仪制未及定,即且因 秦 故祠,復立 北 畤。”唐 元稹《五品女乐判》:“荣沾五命,始用判悬;僭越三人,终乖仪制。”《事物纪原·库务职局·仪制令》引 宋 孔平仲《谈苑》:“太平兴国 中,孔承恭 为大理正,上言仪制,令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望令於两京诸州要害处刻榜以揭之。”清 钮琇《觚賸续编·预草典礼》:“康熙 二十六年十月,文皇后 宾天,上询仪制於宗伯,仓促无以应。”⒉仪态,形制。宋 苏轼《应梦罗汉记》:“明日至 岐亭,过一庙中,有阿罗汉像
    • 6.
      健康释义:⒈(人体)发育良好,机理正常,有健全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恢复健康。使儿童健康地成长。⒉(事物)情况正常,没有缺陷:各种课外活动健康地开展起来。促进汉语规范化,为祖国语言的纯洁健康而奋斗。
    • 7.
      攧扑不破释义:无论怎样摔打都不破。比喻道理正确,推翻不了。
    • 8.
      方广释义:⒈面积;范围。⒉佛教语。大乘经典、教义的通称。其言富、其理正,故名。亦借指佛教。⒊指佛寺。
    • 9.
      无义释义:⒈没有公理正道;不讲正义。 《论语·阳货》:“子曰:‘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曹覊 諫曰:‘戎众以无义,君请勿自敌也。’”《史记·田单列传》:“王蠋 曰:‘忠臣不事二君……国既破亡,吾不能存。今又刼之以兵为君将,是助 桀 为暴也。与其生而无义,固不如烹。’”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竹林》:“伐丧无义,叛盟无信。”⒉没有情谊,不讲情谊。参见“无情无义”。
    • 10.
      正义严辞释义:道理正当公允,严肃的措词。
    • 11.
      正声释义:⒈纯正的乐声。《荀子·乐论》:“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唐 刘肃《大唐新语·极谏》:“百戏散乐,本非正声,此谓淫风,不可不改。”章炳麟《辨诗》:“隋 世 龟兹 乐盛行閭閈,文帝 尚云‘无復正声,不祥之大’。”鲁迅《故事新编·采薇》:“乃为淫声,用变乱正声,怡说妇人。”⒉谓符合音律的标准乐声。《六韩·五音》:“宫、商、角、徵、羽,此其正声也。”三国 魏 嵇康《琴赋》:“尔乃理正声,奏妙曲,扬《白雪》,发《清角》。”《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二年》:“窃以律吕旋宫之法,既定以管,又制十二鐘準为十二正声。以律计,自
    • 12.
      正领释义:理正衣领,以示端庄。
    • 13.
      理枉释义:理正枉屈。
    • 14.
      理正释义:⒈按法定罪。⒉道理正当。
    • 15.
      理正词直释义:道理正当,言词朴直。
    • 16.
      词言义正释义:词: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 17.
      辞严义正释义:辞:言词,语言。 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 18.
      辞严意正释义:言辞严厉,义理正大。同“辞严义正”。
    • 19.
      辞严气正释义: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同“辞严义正”。
    • 20.
      辞严谊正释义:言辞严厉,义理正大。同“辞严义正”。

理正(lizh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理正是什么意思 理正读音 怎么读 理正,拼音是lǐ zhèng,理正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理正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