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ān,(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组词】:土山。山崖。山峦。山川。山路。山头。山明水秀。山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2) 形状像山的。【例句】:山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3) 形容大声。【组词】:山响。山呼万岁。(4) 姓。
rén,(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组词】:人类。(2) 别人,他人。【例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人热诚。(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例句】:丢人,文如其人。
1. 指隐士。
例山人墨客。
野客思茅宇,山人爱竹林。——唐·王勃《赠李十四》
英[ hermit; ]
2. 旧称以卜卦、算命为职业的人;方士。
例也不索唤师婆擂鼓邀神,请山人占卦揲蓍。——元·罗国宾《罗李郎》
英[ fortune-teller; ]
⒈ 即山虞。古代掌管山林的官。
引《左传·昭公四年》:“自命夫命妇至於老疾,无不受冰。山人取之,县人传之,舆人纳之,隶人藏之。”
杜预 注:“山人,虞官也。”
⒉ 住在山区的人。
引《管子·轻重己》:“趣山人断伐,具械器……三月之后,皆以其所有,易其所无。”
《荀子·王制》:“故泽人足乎木,山人足乎鱼。”
⒊ 隐居在山中的士人。
引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蕙帐空兮夜鹤怨,山人去兮晓猿惊。”
唐 王勃 《赠李十四》诗之一:“野客思茅宇,山人爱竹林。”
元 萨都剌 《题刘涣中司空山隐居图》诗:“放光峯下结茅庐,光照山人夜读书。”
明 黄溥 《闲中今古录》:“丹山 之南有白石,山人隐遁松林间。”
⒋ 指仙家、道士之流。
引北周 庾信 《道士步虚词》诗之五:“移黎付苑吏,种杏乞山人。”
倪璠 注引《述异记》:“杏园在南海洲中,多杏,海上人云仙人种杏处。”
宋 苏轼 《於潜令刁同年野翁亭》诗:“山人醉后铁冠落,溪女笑时银櫛低。”
自注:“天目山 唐 道士 常冠铁冠。”
金 元好问 《李道人崧阳归隐篇》诗:“可笑 李山人,嗜好世所稀。”
⒌ 卜卦、算命等江湖术士的统称。
引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予去国二十七年復来,自 周丞相 子 充 一人外,皆无復旧人,虽吏胥亦无矣,惟卖卜 洞微山人 亡恙,亦不甚老,话旧愴然。”
元 黄溍 《赠谈星者》诗:“山人久客江湖间,水风瀟瀟月满船,相逢问我所生年,忽然袖出天星盘。”
清 李渔 《风筝误·媒争》:“谁信做媒须学做山人,书引大胆来説状元亲。”
⒍ 古代学者士人的雅号。
引金 元好问 《雪后招邻舍王赞子襄饮》诗:“遗山山人 伎俩拙,食贫口众留他乡。”
《明史·戴良传》:“良 世居 金华 九灵山 下,自号 九灵山人。”
例如:清 王士禛 自号 渔洋山人。
⒈ 住在山里的人。
引《管子·轻重己》:「趣山人断伐,具械器,……三月之后,皆以其所有易其所无。」
⒉ 隐居山中的士人。
引《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蕙帐空兮夜鹄怨,山人去兮晓猨惊。」
唐·王勃〈赠李十四诗〉四首之一:「野客思茅宇,山人爱竹林。」
近隐士
⒊ 仙家、道士。
引宋·苏轼《于潜令刁同年野翁亭》诗:「山人醉后铁冠落,溪女笑时银栉低。」
《喻世明言·卷九·裴晋公义还原配》:「又听山人柳泌,合长生之药。」
⒋ 对星相、卜卦、赞礼等术数家的统称。
引元·郑光祖《㑇梅香·第四折》:「(山人唱科诗云)锦城一步一花开,专请新人下马来。今日鸾凰成配偶,美满夫妻百岁谐。」
元·张国宾《罗李郎·第三折》:「也不索唤师婆擂鼓邀神,请山人占卦揲蓍。」
1.红军与大巴山人民结下了深情厚意。
2.桃花会上肩摩毂击,人山人海。
3.新修水利的战斗打响了,整个工地人山人海,万籁无声。
4.这场露天音乐会的水準极高,因此观众席上人山人海。
5.人们纷纷来这里看表演人山人海热闹极了!
6.井冈山的毛竹,同井冈山人一样坚贞不屈。
7.操场上人山人海,大家挤得几乎没有立锥之地。
8.这些鱼目混珠的野山人参鬚,是用萝卜鬚根製成的。
9.这些鱼目混珠的野山人参须,是用萝卜须根制成的。
10.大街上,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的,好像一进入大街,就要被压成一张薄薄的照片似的。
11.到了那儿只见人山人海、人流如潮真像是一块被人群覆盖的大地。
12.看那边,人山人海,一眼望不到头,那一个个人脑袋比蚂蚁还多呀!
13.公交车上人山人海,像一群乱了秩序的蚂蚁。
14.炎炎夏日,海水浴场里人山人海,争著戏水弄潮。
15.正月十五闹花灯,全城大小街道都是人山人海,到处都在争相观看。
16.元宵佳节,广场上人山人海,热闹极了。
17.我们一家来到集市上终于在人山人海里挤到一个地摊前。
18.天府广场上总是人山人海,非常热闹。
19.河对面也是人山人海场面相当壮观。
20.广场上人山人海,拥挤得几乎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