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玉石俱焚 玉石俱焚的意思
shífén

玉石俱焚

简体玉石俱焚
繁体
拼音yù shí jù fén
注音ㄩˋ ㄕˊ ㄐㄩˋ ㄈㄣˊ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ù,(1) 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组词】:玉石。玉器。玉玺(君主的玉印)。抛砖引玉。金玉良言。玉不琢,不成器。(2) 美,尊贵的,敬辞。【组词】:玉泉。玉液(美酒)。玉言。玉姿。玉照(敬称别人的照片)。玉宇(a.天空;b.瑰丽的宫阙殿宇)。亭亭玉立。金科玉律。金玉其外,败絮其中。(3) 姓。

shí dàn,(1)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例句】: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2) 指石刻。【组词】:金石。(3)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组词】:药石。药石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5) 姓。(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在古书中读shí,如“二千石”)

jù jū,(1) 全,都。【组词】:百废俱兴。声色俱厉。(2) 一起;在一起。【组词】:俱乐部。君与俱来。

fén,(1) 烧。【组词】:焚烧。焚毁。焚化。焚香。焚书坑儒。焚膏继晷(“膏”,油脂;“晷”,日影;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力工作)。忧心如焚。

基本含义

指两者同样珍贵的东西一同毁灭,表示为了某种目的,不惜牺牲一切。

玉石俱焚的意思

玉石俱焚 [yù shí jù fén]

1. 美玉和石头一齐烧毁了。比喻好和坏的同归于尽。

[good people are destroyed with the bad as the jade and stone are burned up together;]

玉石俱焚 引证解释

⒈ 比喻好坏同归于尽。

《书·胤征》:“火炎 崐冈,玉石俱焚。”
唐 李德裕 《论赤头赤心健儿等状》:“所虑玉石俱焚,善恶同弃。”
《三国演义》第四一回:“公可往説 刘备 ;如肯来降,免罪赐爵;若更执迷,军民共戮,玉石俱焚。”
冰心 《去国·斯人独憔悴》:“原来是他们校长给他父亲的信……请他父亲叫他们回来,免得将来惩戒的时候,玉石俱焚。”


国语词典

玉石俱焚 [yù shí jù fén]

⒈ 美玉和石头一同被烧毁。语出后指不论贤愚、善恶、好坏,同时受害,尽皆毁灭。也作「玉石同焚」、「玉石同烬」、「玉石同沉」、「玉石俱烬」、「玉石俱摧」、「玉石俱碎」。

《书经·?征》:「火炎昆冈,玉石俱焚。」
《三国演义·第一一六回》:「如执迷不降,打破关隘,玉石俱焚!」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既如此,何不乘机反邪归正?朝廷必有酬报。不然他日一败,玉石俱焚。」


玉石俱焚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一视同仁释义:不分厚薄,同样看待。 唐韩愈《原人》:“是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 2.
      不分玉石释义:指无有区别,同归于尽。参见“玉石俱焚”。
    • 3.
      两败俱伤释义:双方争斗,都受到损失,谁也没有得到好处。
    • 4.
      休戚与共释义:有幸福共同享受,有祸患共同抵挡。 形容关系紧密,利害相同。
    • 5.
      兰艾同焚释义:兰花和艾草一起烧掉。比喻好的坏的同归于尽。《晋书·孔坦传》:“兰艾同焚,贤愚所叹。”
    • 6.
      同归于尽释义:一同毁灭。 尽:完结,灭亡。
    • 7.
      患难与共释义:同心协力,共同承担危险和困难。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而臣敢陈闻于陛下者,诚与国分形同气,忧患共之者也。”
    • 8.
      玉石不分释义:比喻好坏不分。
    • 9.
      玉石俱摧释义:犹玉石俱焚。
    • 10.
      玉石皆碎释义:犹玉石俱焚。
    • 11.
      生死与共释义:生一起生,死一起死,形容情谊很深。
    • 12.
      风雨同舟释义:《孙子·九地》:“夫 吴 人与 越 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后以“风雨同舟”比喻共同度过困难。廖仲恺《辞财政部长职通电》:“诸公热诚毅力,十部 仲愷,当有善法,济此艰难。庶几风雨同舟,危亡共拯。”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共进会文学社协商合作》:“合则两美,离则两伤;譬如风雨同舟,大家只期共济,到达彼岸就得了,有什么不可商议?”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七章:“但他们两人平日不和,互不相下,则是千真万确的,人人都很明白。古语云‘两雄不并立’,何能风雨同舟?”

玉石俱焚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两全其美释义:做一件事顾全两个方面,使两方面都很好。
    • 2.
      是非分明释义:正确与错误非常分明。
    • 3.
      泾渭分明释义: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的界限很分明。 比喻界限清楚,是非、好坏分明。《诗经·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
    • 4.
      黑白分明释义:黑色与白色对比鲜明。比喻事非界限很清楚。也形容字迹、画面清楚。

玉石俱焚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分玉石释义:指无有区别,同归于尽。参见“玉石俱焚”。
    • 2.
      佚火释义:失火。语本《书·胤征》“火炎崐冈,玉石俱焚”孔 传:“言火逸而害玉。”唐 皎然《灵澈上人何山寺七贤石》诗:“佚火玉亦害,块然长在兹。”
    • 3.
      昆火释义:昆仑山 之火。借指烈火。语本《书·胤征》:“火炎 崐冈,玉石俱焚。”元 王恽《德寿殿玉方池砚》诗:“神物不知 崑 火烈,碧丝今对玉堂卿。”
    • 4.
      炎昆释义:《书·胤征》:“火炎 崑冈,玉石俱焚。 ”后以“炎崑”喻同归于尽。
    • 5.
      玉石俱摧释义:犹玉石俱焚。
    • 6.
      玉石皆碎释义:犹玉石俱焚。
    • 7.
      玉石俱碎释义:犹玉石俱焚。
    • 8.
      玉石同碎释义:犹玉石俱焚。
    • 9.
      芝艾同焚释义:犹玉石俱焚。比喻好的坏的同归于尽。同“芝艾俱焚”。

玉石俱焚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分玉石释义:指无有区别,同归于尽。参见“玉石俱焚”。
    • 2.
      佚火释义:失火。语本《书·胤征》“火炎崐冈,玉石俱焚”孔 传:“言火逸而害玉。”唐 皎然《灵澈上人何山寺七贤石》诗:“佚火玉亦害,块然长在兹。”
    • 3.
      昆火释义:昆仑山 之火。借指烈火。语本《书·胤征》:“火炎 崐冈,玉石俱焚。”元 王恽《德寿殿玉方池砚》诗:“神物不知 崑 火烈,碧丝今对玉堂卿。”
    • 4.
      炎昆释义:《书·胤征》:“火炎 崑冈,玉石俱焚。 ”后以“炎崑”喻同归于尽。
    • 5.
      玉石俱摧释义:犹玉石俱焚。
    • 6.
      玉石皆碎释义:犹玉石俱焚。
    • 7.
      玉石俱碎释义:犹玉石俱焚。
    • 8.
      玉石同碎释义:犹玉石俱焚。
    • 9.
      芝艾同焚释义:犹玉石俱焚。比喻好的坏的同归于尽。同“芝艾俱焚”。

玉石俱焚造句

1.如果情势对他不利,他决定来个玉石俱焚,两败俱伤。

2.你撞上去,头破血流,只落得个玉石俱焚

3.一场大火就使这座大楼玉石俱焚

4.姑娘,别跳,一跳下去就玉石俱焚了。

5.你把优秀和不适任的员工一概裁退,岂不是玉石俱焚

6.谁要是把我逼急了,我和他玉石俱焚

7.核战一旦爆发,结果必是万物成灰、玉石俱焚

8.做事应辨好坏,不可玉石俱焚

9.一场大火,玉石俱焚,丛生的荆棘,盛开的鲜花皆成灰烬。

10.他们要是逼得我无路可走,大不了和他们来个玉石俱焚

玉石俱焚是什么意思 玉石俱焚读音 怎么读 玉石俱焚,拼音是yù shí jù fén,玉石俱焚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玉石俱焚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