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访问 访问的意思
fǎngwèn

访问

简体访问
繁体訪問
拼音fǎng wèn
注音ㄈㄤˇ ㄨㄣˋ
结构AB式
词性动词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访

fǎng,(1) 向人询问,调查。【例句】:访求(探访寻求)。访员(记者)。搜奇访古。(2) 探问,看望。【组词】:访视。访问。访晤(探访会晤)。探亲访友。

wèn,(1) 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请人解答。【组词】:询问。问答。问题。问鼎(指图谋夺取政权)。问津。质问。过问。(2) 为表关切而询问。【组词】:慰问。问候。问长问短。(3) 审讯,追究。【组词】:审问。问案。唯你是问。(4) 管,干预。【组词】:概不过问。(5) 向某人或某方面要东西。【例句】:我问他借几本书。(6) 姓。

基本含义

访问是指去拜访、探望、询问或调查。在现代用法中,也可以指通过电子设备或网络与他人进行交流。

访问的意思

访问 [fǎng wèn]

1. 拜访,有目的地探望。

天刚黑时去访问了几位朋友。

[ visit; call on; ]

2. 观光;游历。

想在一个月后访问英国。

[ go sightseeing; visit; ]

访问 引证解释

⒈ 咨询;求教。

《左传·昭公元年》:“侨 闻之,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脩令,夜以安身。”
《梁书·文学传下·刘杳》:“杳 少好学,博综羣书, 沉约、任昉 以下,每有遗忘,皆访问焉。”
清 陈田 《明诗纪事辛籤·孙承宗》:“年三十餘为举子,仗剑游塞下,歷亭障,穷阨塞,访问老将退卒,通知边事要害。”

⒉ 寻访;打听。

《北史·萧叡传》:“﹝ 叡 ﹞年至四岁,未尝识母。其母 魏 华阳公主 也。其从母姊 郑氏 戏谓曰:‘汝是我姨儿,何倒亲 游氏 ?’ 叡 因访问,遂失精神。”
宋 罗烨 《醉翁谈录·裴航遇云英于蓝桥》:“﹝ 裴航 ﹞及抵京师,但以杵臼为念,或於喧鬨处,高声访问玉杵臼,皆无影响,众号为风狂。”
韦君宜 《牺牲者的自由》:“写信,拍电报,访问,到每一个有一线希望的地方去,我用尽心力,搜罗‘他或者会活’的一星半点事实。”

⒊ 拜访;看望。

《隋书·艺术传·韦鼎》:“高祖 尝从容谓之曰:‘ 韦世康 与公相去远近?’ 鼎 对曰:‘臣宗族分派,南北孤絶,自生以来,未尝访问。’”
元 李直夫 《虎头牌》第一折:“莫不是叔叔婶子两口儿来访问?”
艾青 《普希金广场》诗:“深秋的夜晚我到这里,访问你诗人沉思的面影。”


国语词典

访问 [fǎng wèn]

⒈ 询问。

《左传·昭公元年》:「朝以听政,昼以访问。」

探问 查询 拜访 拜候 拜谒 拜望 探访 探望 看望 接见

⒉ 拜访。

《西游记·第一〇回》:「到长安城内,访问一番。」


访问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拜候释义:问候的敬词。
    • 2.
      拜望释义:敬辞,探望:拜望师母。
    • 3.
      拜访释义:访问(带有敬意):专程拜访。
    • 4.
      拜谒释义:⒈拜见:专诚拜谒。⒉瞻仰(陵墓、碑碣):拜谒黄帝陵。
    • 5.
      探望释义:⒈看(试图发现情况):四处探望。他不时地向窗外探望。⒉看望(多指远道):我路过上海时,顺便探望了几个老朋友。
    • 6.
      探访释义:⒈访求;搜寻:探访新闻。 探访善本书。⒉探望:探访亲友。
    • 7.
      探问释义:⒈试探着询问(消息、情况、意图等):探问失散多年的亲人的下落。到处探问,毫无结果。⒉探望,问候:探问灾民。
    • 8.
      接见释义:跟来的人见面(多用于主人接待客人或上级会见下属):接见外宾。 接见与会代表。
    • 9.
      查询释义:询问查找。
    • 10.
      看望释义:到长辈或亲友等处问候:看望父母。 看望老战友。

访问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接见释义:跟来的人见面(多用于主人接待客人或上级会见下属):接见外宾。 接见与会代表。

访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回生,二回熟释义:初见陌生,再见相熟。陈毅《在欢迎英国蒙哥马利元帅宴会上的讲话》:“中国 有句俗语:‘一回生,二回熟。’我希望并且相信 蒙哥马利 元帅的这次访问,将会增加我们之间的友谊,并对增进 中 英 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起更多的作用。”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一:“咱们是一回生,二回熟了,回头一定来串门吧。”叶永烈《并蒂莲》八:“一回生,二回熟,金莲 与这位 彭国栋 先生渐渐熟悉起来。”
    • 2.
      一问释义:⒈问候一次。⒉询问一下。⒊访问一次。⒋一个问题。
    • 3.
      七贤人释义:七贤人并不是组织的名字,而是取得了至高王座访问权七名管制员的意思。
    • 4.
      下棉布街释义:今解放路东北段,即濂溪路与中山路交接处至曾家巷口一段。 清初,荷兰人约翰·尼霍夫访问过中国,他在《荷使初访中国记》中:“赣州是中国最有名的城市之一。该城的城墙高大坚固,绕墙走约需二个小时,站在城墙向北望去,可看见来自数省的数不清的船只。
    • 5.
      串访释义:挨次访问。
    • 6.
      互访释义:互相访问;互相走访。
    • 7.
      五善释义:⒈古代射礼的五项要求。《论语·八佾》“射不主皮”何晏 集解引 汉 马融 曰:“射有五善焉:一曰和志,体和;二曰和容,有容仪;三曰主皮,能中质;四曰和颂,合雅颂;五曰兴儛,与舞同。”唐 戎昱《观卫尚书九日对中使射破的》诗:“出将三朝贵,弯弓五善齐。”宋 范仲淹《阳礼教让赋》:“揖让而升,非尚六钧之勇;进退可庶,不矜五善之功,此射之让也。”⒉谓咨、询、度、诹、谋。《左传·襄公四年》:“臣闻之,访问於善为咨,咨亲为询,咨礼为度,咨事为諏,咨难为谋。臣获五善,敢不重拜。”杜预 注:“问善道,问亲戚之义,问礼宜,问
    • 8.
      伊藤氏释义:伊藤博文。 曾任日本首相,执政期间曾发动侵华战争。戊戌政变时正在华访问,以探明中国政局。
    • 9.
      传庚释义:旧时谓订婚时交换年庚帖。秋瑾《精卫石》第三回:“夫人正在多忙碌,般般果点配时新,访问丫头知底细,传庚今日聘千金。”
    • 10.
      作客释义:旅居在外或到亲友家访问并作亲友家的客人。
    • 11.
      修聘释义:古代诸侯之间派遣使臣进行友好访问。
    • 12.
      做客释义: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到亲戚家做客。
    • 13.
      再顾释义:⒈再次回视。 ⒉再次访问、探望。⒊再次眷顾。
    • 14.
      冒尖户释义:指收入突出,超过一般人家较多的富裕户。 《新华文摘》1980年第7期:“许多来访者都曾访问过的那些富裕队、冒尖户,我们都不再去看。”《人民日报》11:“你真是冒尖户,靠集体致富,靠劳动发家,这是正路,大胆地干吧!”
    • 15.
      出访释义:到外国访问:出访欧美。
    • 16.
      到访释义:到达(某处)访问或探访;来访。
    • 17.
      华侨释义:侨居国外的具有中国国籍的人。 不包括临时到国外工作、访问、学习和旅行的人员,以及国家派驻外国的公务人员。已经参加或取得外国国籍的中国血统的人,是外国公民,不是华侨。
    • 18.
      印状释义:事先印制的列有某些项目供填写使用的公文纸。《续资治通鉴·宋仁宗至和元年》:“礼院故事,常须为印状,列署众衔;或非时中旨访问,不暇徧白礼官,则白判寺一人书填印状,通进施行。”
    • 19.
      卿寺释义:九卿的官署。《左传·隐公七年》“初,戎 朝于 周,发币于公卿,凡伯 弗宾”晋 杜预 注:“如今计献,诣公府、卿寺。”孔颖达 疏:“自 汉 以来,三公所居谓之府,九卿所居谓之寺。”杨伯峻 注:“据《仪礼·聘礼》,贵宾於朝君以后,又访问公卿,公卿接待之於祖庙,復又私相见面,两次皆有财礼。”《隶释·汉太尉陈球碑》“君讳 球,字 伯真”宋 洪适 释:“陈 公名 球,下邳 淮浦 人,三剖郡符,五入卿寺,再为三公,灵帝 光和 二年卒。”
    • 20.
      历访释义:逐一访问,遍访。

访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回生,二回熟释义:初见陌生,再见相熟。陈毅《在欢迎英国蒙哥马利元帅宴会上的讲话》:“中国 有句俗语:‘一回生,二回熟。’我希望并且相信 蒙哥马利 元帅的这次访问,将会增加我们之间的友谊,并对增进 中 英 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起更多的作用。”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一:“咱们是一回生,二回熟了,回头一定来串门吧。”叶永烈《并蒂莲》八:“一回生,二回熟,金莲 与这位 彭国栋 先生渐渐熟悉起来。”
    • 2.
      一问释义:⒈问候一次。⒉询问一下。⒊访问一次。⒋一个问题。
    • 3.
      七贤人释义:七贤人并不是组织的名字,而是取得了至高王座访问权七名管制员的意思。
    • 4.
      下棉布街释义:今解放路东北段,即濂溪路与中山路交接处至曾家巷口一段。 清初,荷兰人约翰·尼霍夫访问过中国,他在《荷使初访中国记》中:“赣州是中国最有名的城市之一。该城的城墙高大坚固,绕墙走约需二个小时,站在城墙向北望去,可看见来自数省的数不清的船只。
    • 5.
      串访释义:挨次访问。
    • 6.
      互访释义:互相访问;互相走访。
    • 7.
      五善释义:⒈古代射礼的五项要求。《论语·八佾》“射不主皮”何晏 集解引 汉 马融 曰:“射有五善焉:一曰和志,体和;二曰和容,有容仪;三曰主皮,能中质;四曰和颂,合雅颂;五曰兴儛,与舞同。”唐 戎昱《观卫尚书九日对中使射破的》诗:“出将三朝贵,弯弓五善齐。”宋 范仲淹《阳礼教让赋》:“揖让而升,非尚六钧之勇;进退可庶,不矜五善之功,此射之让也。”⒉谓咨、询、度、诹、谋。《左传·襄公四年》:“臣闻之,访问於善为咨,咨亲为询,咨礼为度,咨事为諏,咨难为谋。臣获五善,敢不重拜。”杜预 注:“问善道,问亲戚之义,问礼宜,问
    • 8.
      伊藤氏释义:伊藤博文。 曾任日本首相,执政期间曾发动侵华战争。戊戌政变时正在华访问,以探明中国政局。
    • 9.
      传庚释义:旧时谓订婚时交换年庚帖。秋瑾《精卫石》第三回:“夫人正在多忙碌,般般果点配时新,访问丫头知底细,传庚今日聘千金。”
    • 10.
      作客释义:旅居在外或到亲友家访问并作亲友家的客人。
    • 11.
      修聘释义:古代诸侯之间派遣使臣进行友好访问。
    • 12.
      做客释义: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到亲戚家做客。
    • 13.
      再顾释义:⒈再次回视。 ⒉再次访问、探望。⒊再次眷顾。
    • 14.
      冒尖户释义:指收入突出,超过一般人家较多的富裕户。 《新华文摘》1980年第7期:“许多来访者都曾访问过的那些富裕队、冒尖户,我们都不再去看。”《人民日报》11:“你真是冒尖户,靠集体致富,靠劳动发家,这是正路,大胆地干吧!”
    • 15.
      出访释义:到外国访问:出访欧美。
    • 16.
      到访释义:到达(某处)访问或探访;来访。
    • 17.
      华侨释义:侨居国外的具有中国国籍的人。 不包括临时到国外工作、访问、学习和旅行的人员,以及国家派驻外国的公务人员。已经参加或取得外国国籍的中国血统的人,是外国公民,不是华侨。
    • 18.
      印状释义:事先印制的列有某些项目供填写使用的公文纸。《续资治通鉴·宋仁宗至和元年》:“礼院故事,常须为印状,列署众衔;或非时中旨访问,不暇徧白礼官,则白判寺一人书填印状,通进施行。”
    • 19.
      卿寺释义:九卿的官署。《左传·隐公七年》“初,戎 朝于 周,发币于公卿,凡伯 弗宾”晋 杜预 注:“如今计献,诣公府、卿寺。”孔颖达 疏:“自 汉 以来,三公所居谓之府,九卿所居谓之寺。”杨伯峻 注:“据《仪礼·聘礼》,贵宾於朝君以后,又访问公卿,公卿接待之於祖庙,復又私相见面,两次皆有财礼。”《隶释·汉太尉陈球碑》“君讳 球,字 伯真”宋 洪适 释:“陈 公名 球,下邳 淮浦 人,三剖郡符,五入卿寺,再为三公,灵帝 光和 二年卒。”
    • 20.
      历访释义:逐一访问,遍访。

访问造句

1.参加访问,一定要用心学习别人的经验,万不可宝山空回,一无所获。

2.为了摸清情况,他们耐心地、细致地挨门逐户去调查访问

3.感谢访问!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请各位来宾不吝赐教。

4.欢迎业内外人士访问敝司网站,不吝赐教!

5.对严阵以待的阿吉达比耶的访问发现,反卡扎非武装和原来相比显得没那么乌合之众了,但是仍然不很专业。

6.这篇新闻显然是在对他的访问作先声夺人的报道。

7.我在我的时间里访问过很多胜海滩,图卢姆略胜一筹。

8.从全国各地跋山涉水前来访问的人们络绎不绝。

9.我们准备派遣代表团去各友好城市访问

10.江主席访问世界各国,结识了许多国际友人。

11.国家主席接受了美国总统的邀请,准备选适当时间访问美国。

12.我经常喜欢访问凤凰网,那里有我喜欢看的新闻。

13.云先是和天空对白,接着来访问了大地,激情化雨,滋润万物。

14.校长和部分师生代表访问了英国几所中学。

15.国家主席最近访问了欧洲五国。

16.我们去机场欢迎来我市访问的香港学生代表团。

17.代表团即将启程来华进行友好访问

18.我国常派遣代表团出国访问

19.经常有外宾到我们学校参观访问

20.热烈欢迎日本友人来我校参观访问

访问(fangw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访问是什么意思 访问读音 怎么读 访问,拼音是fǎng wèn,访问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访问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