胀满 [zhàng mǎn]
1. 指由于内部压力而引起的扩大或膨胀。
例胀满了气的胃。
英[ distend; ]
2. 情绪受强烈的影响。
例她内心胀满了一种令人窒息的怨愤之感。
英[ swell; ]
3. 鼓起,充满。
例风胀满了船帆。
英[ belly; ]
胀满 引证解释
⒈ 中医病名。
引《素问·脉要精微论》“胃脉实则胀” 唐 王冰 注:“脉实者,气有餘,故胀满。”
宋 沉括 《梦溪补笔谈·药议》:“旧枳实条内称:‘除胸脇痰癖,逐停水,破结实,清胀满、心下急痞痛、逆气。’皆是枳实之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上·胀满》:“胀满有湿热、寒湿、气积、食积、血积。”
⒉ 饱满发胀。
引宋 梅尧臣 《雍丘遇雨》诗:“饮水徒胀满,渴喉殊非蠲。”
鲁迅 《彷徨·幸福的家庭》:“他觉得头里面很胀满,似乎丫丫叉叉的全被木柴填满了。”
胀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万病圆释义:万病圆治七种癖块,五种癫病,十种注忤,七种飞尸,十二种蛊毒,五种黄病,十二种疟疾,十种水病,八种大风,十二种;并风入头,眼暗漠漠,及上气咳嗽,喉中如水鸡声,不得卧,饮食不作肌肤,五脏滞气,积聚不消,壅闭不通,心腹胀满,连及胸背,鼓胀气坚结,流入四肢,或腹叉心膈气满,时定时发,十年、二十年不瘥。
- 2.
卧不安释义:⒈辗转不能安睡。可因饮食过饱胃脘胀满或胃中有热或其他因素而致。⒉指不能平卧之症。
- 3.
大已寒圆释义:一种药名,主治治久寒积冷,脏腑虚弱,心腹广痛,胁肋胀满,泄泻肠鸣,自利自汗,米谷不化;阳气暴衰,阴气独胜,手足厥冷;伤寒阴盛,神昏脉短,四肢怠惰,并宜服之。
- 4.
实症释义:中医通常指发病时高烧、无汗、大便不通、胸腹胀满等症状。
- 5.
开胃圆释义:一种药名,主治治小儿脏府怯弱,内受风冷,腹痛胀满,肠鸣泄利,或青或白,乳食不化,又治脏冷夜啼,胎寒腹痛。
- 6.
悬饮释义:中医病名。指水液停留于两胁的水饮病。症状为一侧或两侧胸腔积水,胁肋胀满,气短息促,咳吐疼痛。类似渗出性胸膜炎等病患。
- 7.
浊气释义:⒈谷食之气。《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浊气归心。”王冰 注:“浊气,穀气也。”张志聪 注:“受穀者浊,胃之食气,故曰浊气。”《镜花缘》第九回:“话言未了,只听腹中嚮了一阵,登时浊气下降,微微有声。”⒉人体呼吸时呼出之气和从肛门排出的矢气。《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太阴病>》“发汗后,腹胀满者”集注引 张锡驹 注:“浊气不降,清气不升,而胀满作矣。”亦泛指混浊之气。瞿秋白《饿乡纪程》十:“门窗开处冒出一阵阵烟雾浊气。”⒊指不良风气。许地山《女儿心》:“几个要到 普陀 朝山的和尚受不了这种人间浊气,
- 8.
煨蒜方释义:主治胀满,大便不通。
- 9.
病魅释义:迷信谓因鬼魅作祟而呈现病态。《晋书·艺术传·韩友》:“刘世则 女病魅积年…… 友 乃更作皮囊二枚,沓张之,施张如前,囊復胀满,因急缚囊口,悬著树二十许日,渐消,开视有二斤狐毛,女遂差。”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金刚经鸠异》:“何軫 以为病魅,不信。”
- 10.
续随子释义:植物名。也称千金子。大戟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含乳汁。茎圆,叶披针形,对生。夏秋开花。原产 欧洲。中医学上用种子为逐水药,性温味辛,有毒,主治水肿胀满、痰饮症瘕等症。《宋史·地理志五》:“﹝仙井监﹞贡苦药子、续随子。”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续随子》﹝释名﹞引 苏颂 曰:“续随子叶中出茎,数数相续而生,故名。”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续随子》﹝释名﹞引 马志 曰:“续随子生 蜀郡,处处亦有之,苗如大戟。”
- 11.
胁下满释义:胁下胀满。
- 12.
胃病释义:中医指六腑病候之一。 泛指胃的病变。由于饮食不节,饥饱、冷热不适;或胃气虚弱,胃阴不足等,影响胃的受纳和消化。临床表现以脘腹胀满疼痛,呕吐恶心,嗳气为主症。
- 13.
胃风释义:病名。由于胃的机能发生障碍,食物积滞不能消化,致形体消瘦而腹部胀满。
- 14.
脑殻释义:⒈头颅。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看见这么一点东西,就居然胀满了一脑壳,这叫什么共产党员!”沙汀《淘金记》十四:“未必我还怕么?又没有犯什么罪,就是见县长、主任,也不过是那么一回事!总不会炮打脑壳。”⒉犹佬儿,常含贬义。老舍《四世同堂》十五:“瑞丰 也很想过来,可是被太太拦住:‘一个破种地的乡下脑壳,有什么可看的!’她撇着胖嘴说。”按,“乡下脑壳”即乡下佬儿或乡巴佬之意。
- 15.
连翘圆释义:一种药名,主治治男子、妇人脾胃不和,气滞积聚,心腹胀满,乾呕醋心,饮食不下,胸膈噎塞,胁肋疼痛,酒积面黄,四肢虚肿,行步不能,但是脾胃诸疾,并宜服之。
- 16.
食积释义:中医指因饮食没有节制而引起的消化不良的病。症状是胸部、腹部胀满,吐酸水,便秘或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