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初一 初一的意思
chū

初一

简体初一
繁体
拼音chū yī
注音ㄔㄨ 一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hū,(1) 开始时,开始的部分。【组词】:初始。正月初一。初旬。初稿。初等。初版。初试。初创。初绽。初叶(指某一历史时期的最初一段)。初夜(a.指进入夜晚不久的时候;b.指新婚第一夜)。(2) 原来的,原来的情况。【组词】:初衷。和好如初。(3) 姓。

yī,(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组词】:专一。一心一意。(3) 全;满。【组词】:一生。一地水。(4) 相同。【组词】:一样。颜色不一。(5) 另外的。【例句】:蟋蟀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组词】:算一算。试一试。(7) 乃;竞。【组词】:一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组词】:统一。整齐划一。(9) 或者。【组词】:一胜一负。(10) 初次。【组词】:一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基本含义

指新的一天或新的开始。

初一的意思

初一 [chū yī]

1. 第一,最先。

2. 指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4. 初级中学一年级的省称。

初一 引证解释

⒈ 第一,最先。

《书·洪范》:“初一曰五行。”

⒉ 指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清 翟灏 《通俗编·天文》:“京中士夫贺正,皆于初一元旦。”

⒊ 初级中学一年级的省称。


国语词典

初一 [chū yī]

⒈ 本指农历每月的第一天。今亦指国历每月的第一天。

如:「每月初一发薪水。」

⒉ 未实施九年国民义务教育以前,初级中学的一年级。

如:「民国五十年,我刚念初一 。」


初一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月吉释义:农历每月初一或指正月初一。
    • 2.
      月朔释义:⒈每月的朔日。 指旧历初一。⒉旧历每月以朔日为起点,约三十日一周期为一月。一月一朔,故用以指一个月。

初一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三十释义:⒈数词。十的三倍。《诗·小雅·无羊》:“三十维物,尔牲则具。”《左传·宣公三年》:“成王 定鼎于 郟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⒉指三十岁。《穀梁传·文公十二年》:“丈夫三十而娶。”南朝 梁简文帝《戏赠丽人》诗:“自矜心所爱,三十侍中郎。”唐 崔灝《赠王威古》诗:“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⒊指三十年。唐 权德舆《古兴》诗:“人生大限虽百岁,就中三十称一世。”

初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元释义:⒈旧俗以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合称三元。 ⒉农历正月初一,为年月日三者之始,旧时称为三元。⒊科举时代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连中三元。
    • 2.
      三朔释义:指农历正月初一。
    • 3.
      三端释义:⒈指文士之笔锋,武士之剑锋,辩士之舌锋。 ⒉犹三始。指正月初一。
    • 4.
      上日释义:⒈朔日,即农历初一。⒉佳日,佳节。
    • 5.
      两参释义:封建时代某些官员在初一、十五两日朝参,称为“两参”。
    • 6.
      中和节释义:唐德宗 贞元 五年,下诏废除正月晦日之节,以二月初一为中和节。 是日民间以青囊盛百谷瓜果种互相赠送,称为献生子。里闾酿宜春酒,以祭 勾芒神,祈求丰年。百官进农书,表示务本。见《新唐书·李泌传》。宋 杨万里《二月一日郡圃寻春》诗:“中和节里半春天,一拂清寒半点暄。”
    • 7.
      乍看释义:初一看。
    • 8.
      云马释义:⒈形容马之众多。 唐 李白《送程刘二侍御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诗:“天外飞霜下 葱 海,火旗云马生光彩。”王琦 注:“云马,谓马之多似云。”⒉骏马的美称。隋炀帝《步虚词》之一:“南巢 息云马,东海戏桑田。”⒊飞驶的云。阿英《盐乡杂信·一九三四年》:“湖上的层峰迭峦,上面全有云马奔驰,暗灰的天色,隐约的钟声,更使我们心快神怡。”⒋纸印的太阳神像。清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中和节》:“初一日为中和节,传自 唐 始……京师於是日以江米为糕,上印金乌圆光,用以祀日。遶街徧巷,叫而卖之,曰太阳鷄糕。其祭神云马,
    • 9.
      仄慝释义:指农历每月初一早晨,月亮在东方出现的天文现象。
    • 10.
      保持曲线释义:也称“遗忘曲线”。表示记忆的保持量与时间关系的曲线。由德国艾宾浩斯首创。他用无意义音节为识记材料进行实验,发现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较快,以后逐渐减慢,稳定在一个水平上。该规律被以后的实验所证实。
    • 11.
      元日释义:一年的第一天(旧指农历正月初一)。
    • 12.
      元朔释义:一年的第一个朔日,即正月初一日。唐 德宗《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献岁视元朔,万方咸在庭。”《旧唐书·李珏传》:“元朔未改,园陵尚新。”清 钱谦益《崇祯元年元日立春》诗:“淑气和风应候来,王春元朔併相催。”
    • 13.
      入转释义:旧历计月,以朔为初一,子初交朔为“入转”。《隋书·律历志下》:“推入转术:终实去积日,不尽,以终法乘而又去。不如终实者,满终法得一日,不满为餘,即其年天经朔夜半入转日及餘。”
    • 14.
      凫飞释义:据《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载,王乔 任 叶县 令时,每月初一、十五乘双凫飞向都城朝见皇帝。 后用“鳧飞”指县令上任或离去。
    • 15.
      初一释义:⒈第一,最先。《书·洪范》:“初一曰五行。”⒉指农历每月的第一天。清 翟灏《通俗编·天文》:“京中士夫贺正,皆于初一元旦。”⒊初级中学一年级的省称。
    • 16.
      初叶释义:(一个世纪或一个朝代)最初一段时期:20世纪初叶。明朝初叶。
    • 17.
      初吉释义:⒈初时吉利。⒉朔日,即阴历初一日。
    • 18.
      初年释义:指某一历史时期的最初一段:民国初年。
    • 19.
      利是包释义:“利是包”即红包之意。过年派“利是”,目的是花钱花得开心。“利是”派出去的时候,一定要见到笑脸,这封利是就像捡回了一个欢乐,双方都兴高采烈。利是包从大年初一到元宵节前都可派发。
    • 20.
      叉道释义:⒈岔道。李準《大年初一》五:“里边拐好多弯子,还有很多叉道。”⒉歧途。喻错误的道路。《人民文学》1981年第5期:“一些在前进路上,一度走了叉道的人们,又重新归入了革命队伍。”

初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元释义:⒈旧俗以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合称三元。 ⒉农历正月初一,为年月日三者之始,旧时称为三元。⒊科举时代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连中三元。
    • 2.
      三朔释义:指农历正月初一。
    • 3.
      三端释义:⒈指文士之笔锋,武士之剑锋,辩士之舌锋。 ⒉犹三始。指正月初一。
    • 4.
      上日释义:⒈朔日,即农历初一。⒉佳日,佳节。
    • 5.
      两参释义:封建时代某些官员在初一、十五两日朝参,称为“两参”。
    • 6.
      中和节释义:唐德宗 贞元 五年,下诏废除正月晦日之节,以二月初一为中和节。 是日民间以青囊盛百谷瓜果种互相赠送,称为献生子。里闾酿宜春酒,以祭 勾芒神,祈求丰年。百官进农书,表示务本。见《新唐书·李泌传》。宋 杨万里《二月一日郡圃寻春》诗:“中和节里半春天,一拂清寒半点暄。”
    • 7.
      乍看释义:初一看。
    • 8.
      云马释义:⒈形容马之众多。 唐 李白《送程刘二侍御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诗:“天外飞霜下 葱 海,火旗云马生光彩。”王琦 注:“云马,谓马之多似云。”⒉骏马的美称。隋炀帝《步虚词》之一:“南巢 息云马,东海戏桑田。”⒊飞驶的云。阿英《盐乡杂信·一九三四年》:“湖上的层峰迭峦,上面全有云马奔驰,暗灰的天色,隐约的钟声,更使我们心快神怡。”⒋纸印的太阳神像。清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中和节》:“初一日为中和节,传自 唐 始……京师於是日以江米为糕,上印金乌圆光,用以祀日。遶街徧巷,叫而卖之,曰太阳鷄糕。其祭神云马,
    • 9.
      仄慝释义:指农历每月初一早晨,月亮在东方出现的天文现象。
    • 10.
      保持曲线释义:也称“遗忘曲线”。表示记忆的保持量与时间关系的曲线。由德国艾宾浩斯首创。他用无意义音节为识记材料进行实验,发现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较快,以后逐渐减慢,稳定在一个水平上。该规律被以后的实验所证实。
    • 11.
      元日释义:一年的第一天(旧指农历正月初一)。
    • 12.
      元朔释义:一年的第一个朔日,即正月初一日。唐 德宗《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献岁视元朔,万方咸在庭。”《旧唐书·李珏传》:“元朔未改,园陵尚新。”清 钱谦益《崇祯元年元日立春》诗:“淑气和风应候来,王春元朔併相催。”
    • 13.
      入转释义:旧历计月,以朔为初一,子初交朔为“入转”。《隋书·律历志下》:“推入转术:终实去积日,不尽,以终法乘而又去。不如终实者,满终法得一日,不满为餘,即其年天经朔夜半入转日及餘。”
    • 14.
      凫飞释义:据《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载,王乔 任 叶县 令时,每月初一、十五乘双凫飞向都城朝见皇帝。 后用“鳧飞”指县令上任或离去。
    • 15.
      初一释义:⒈第一,最先。《书·洪范》:“初一曰五行。”⒉指农历每月的第一天。清 翟灏《通俗编·天文》:“京中士夫贺正,皆于初一元旦。”⒊初级中学一年级的省称。
    • 16.
      初叶释义:(一个世纪或一个朝代)最初一段时期:20世纪初叶。明朝初叶。
    • 17.
      初吉释义:⒈初时吉利。⒉朔日,即阴历初一日。
    • 18.
      初年释义:指某一历史时期的最初一段:民国初年。
    • 19.
      利是包释义:“利是包”即红包之意。过年派“利是”,目的是花钱花得开心。“利是”派出去的时候,一定要见到笑脸,这封利是就像捡回了一个欢乐,双方都兴高采烈。利是包从大年初一到元宵节前都可派发。
    • 20.
      叉道释义:⒈岔道。李準《大年初一》五:“里边拐好多弯子,还有很多叉道。”⒉歧途。喻错误的道路。《人民文学》1981年第5期:“一些在前进路上,一度走了叉道的人们,又重新归入了革命队伍。”

初一造句

1.初一班的同学把操场打扫得一干二净。

2.大年初一,亲戚朋友见面都要闲聊几句互相寒暄问个好。

3.并把婚期定在九月初一,以防夜长梦多。

4.他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

5.不仅唱歌十分在行,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

6.今天是大年初一,来给爷爷拜年的人又是络绎不绝。

7.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都一样。

8.我的翻译也许不是标准,我只是初一的。希望帮到你。

9.你应该是初一生吧,这些都是初一课本的,老师也说过这些题,希望你满意我的回答吧。

10.就是一张桌子上左边坐着初一的右边坐着初二的。

11.我一想到昨天玩了一整天,今天又是大年初一,明天又可以玩,高兴的合不拢嘴。晚上又看了联欢晚会,真带劲。

12.夜空的月儿在初一时就像一道弯弯细眉;在十五的时又像光洁的明镜。

13.东晋太康二年八月初一,许逊举家拔宅飞升。

14.骄阳似火,烈日炙烤着大地,我们的初一新生军训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15.初一到现在,我们没少开班会,早已经司空见惯了。

初一(chuy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初一是什么意思 初一读音 怎么读 初一,拼音是chū yī,初一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初一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