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密度 密度的意思

密度

简体密度
繁体
拼音mì dù
注音ㄇ一ˋ ㄉ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ì,(1) 稠,空隙小,与“稀”、“疏”相对。【组词】:紧密。稠密。茂密。严密。密封。密布。密集。密匝匝。密锣紧鼓(喻正式活动前的积极而紧张的准备,亦作“紧锣密鼓”)。(2) 关系近,感情好。【组词】:密友。密亲。(3) 不公开,不公开的事物。【组词】:秘密。保密。密谋。密电。密报。密使。密信。密诏。密旨。密探。(4) 精致,细致。【组词】:精密。细密。致密。密实(细密结实)。(5) 姓。

dù duó,(1) 计算长短的器具或单位。【组词】:尺度。刻度。度量衡。(2) 事物所达到的境界。【组词】:程度。高度。风度。(3) 分角的单位,一圆周角分为360度。【组词】:角度。(4) 依照计算的一定标准划分的单位。【组词】:温度。湿度。经度。纬度。浓度。(5) 电能的单位,一千瓦小时电量的通称。(6) 法则,应遵行的标准。【组词】:制度。法度。(7) 哲学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8) 能容受的量。【组词】:气度。(9) 考虑,打算。【组词】:置之度外。(10) 过,由此到彼。【组词】:度日。度假。欢度新春。(11) 量词,次。【组词】:一度。再度。(12) 僧尼道士劝人出家。【例句】:剃度(剃发出家)。(13) 姓。 ◎ 计算,推测。【组词】:忖度。揣度。审时度势。度德量力。

基本含义

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或者单位面积的数量。

密度的意思

密度 [mì dù]

1. 通常指每一空间单位(如面积、长度、体积)的量(如质量、电量、能量)的分布——分别称面密度、线密度和体密度。

[density;]

密度 引证解释

⒈ 精密的度数。度,指星度,躔度。

《汉书·律历志上》:“姓 等奏不能为算,愿募治历者,更造密度,各自增减,以造 汉 《太初历》。”

⒉ 密集的程度。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十五章:“完全可以说明,当时的战斗是多么激烈,双方炮火的密度是多么惊人了。”

⒊ 物质的质量跟它的体积的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即单位体积中所含的质量,用克/立方厘米表示。


国语词典

密度 [mì dù]

⒈ 物理学上指物体所含物质组织的疏密程度。物质的密度(D)​是它的质量(M)​和体积(V)​的比值。公式为D=M/V,单位是公克/立方公分。

⒉ 数量密集的程度。

如:「人口密度」。


密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丙纶释义:聚丙烯纤维的商品名。 由丙烯聚合,经熔融纺丝而成。是现有合成纤维中密度最小的一种。耐酸碱,强度较高,但耐光性差。工业上主要用于制绳索、麻袋、滤布、网具等,也可与棉、毛、黏胶纤维混纺,用作衣料。
    • 2.
      中子态释义:物质存在的一种形态,这种形态下的物体密度极大,电子和质子大量结合成中子。
    • 3.
      乳浊液释义:一种液体的小滴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乳浊液是浑浊的,静置相当时间后,它的组成部分会按密度不同分为上下两层,如牛奶。
    • 4.
      交通密度释义:指一条车道上车辆的密集程度,即在某一瞬间单位长度一条车道上的车辆数,又称车流密度,常以K表示,其单位为:辆/km(如为多车道,则应除以车道数换算成单车道的车辆数,然后再计算)。
    • 5.
      人口稠密释义:是表示一个某一地区的单位面积上的人口聚集密度的大小,一般用来衡量城市的发展水平和经济状况。
    • 6.
      人头攒动释义:形容人很多,拥挤着移动。一般用于形容某些地方人口密度较大。其程度不如人山人海高。
    • 7.
      仁爱区释义:基隆面积最小、人口密度却最高的一区。
    • 8.
      停滞期释义:细胞数量达饱和密度后,细胞遂停止增殖,进入停滞期。 此时细胞数量不再增加,故也称平顶期。
    • 9.
      光雾释义:削弱大气透明度的一种情况,乃不同密度的几个气团并存于被加热后的表面上方因而引起不规则折射所致。
    • 10.
      分位数释义:设连续随机变量X的累积分布函数为F,概率密度函数为p。 那么,对任意0<p<1的p,称F=p的X为此分布的分位数,或者下侧分位数。简单的说,分位数指的就是连续分布函数中的一个点,这个点的一侧对应概率p。
    • 11.
      包涵体释义: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表达时,尤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时,形成的由膜包裹的高密度、不溶性蛋白质颗粒,在显微镜下观察时为高折射区,与胞质中其他成分有明显区别。
    • 12.
      压型释义:用器具或工具压至所需密度、平滑度或形状。
    • 13.
      厘米汞柱释义:压强单位,等于支承1厘米高汞柱所需压力,当汞的密度为59651克/立方厘米。
    • 14.
      反常膨胀释义:少数物质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时体积反而缩小的现象。如水在0反常膨胀4°c范围内当温度升高时体积反而缩小。即在4°c时水的密度最大。冬天0°c的水浮于水面凝结成冰,而4°c的水却沉于水底。锑、铋等少数物质在熔点以上的某一温度范围内也有反常膨胀现象。
    • 15.
      合成纤维释义:化学纤维的一类。 以煤、石油、天然气和农副产品为原料,用化学和机械方法加工制得。一般强度高,密度小,耐磨,耐酸碱,不霉蛀,但吸湿性差。如锦纶、涤纶、腈纶、维纶、氯纶、丙纶等。
    • 16.
      吸嘴释义:是专门用在复合包装袋上的一种装置。 由高密度聚乙烯制作而形成的一种硬嘴。
    • 17.
      哔叽释义:密度比较小的斜纹的毛织品。[法beige]
    • 18.
      地下铁路释义:地铁是铁路运输的一种形式,对该词有两种理解:指在地下运行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即“地下铁道”或“地下铁”(Subway,tube,underground)的简称;许多此类系统为了配合修筑的环境,并考量建造及营运成本,可能会在城市中心以外地区转成地面或高架路段。指涵盖了都会地区各种地下与地上的路权专有、高密度、高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台湾则称为“捷运”。地铁是沿着地面铁路系统的形式逐步发展形成的一种用电力牵引的快速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模式,其线路通常敷设在地下隧道内,有的在城市中心以外,从地下转到地面或高
    • 19.
      地市释义:⒈地下城市。指 秦始皇 墓。《魏书·高允传》:“秦始皇 作为地市,下固三泉,金玉寳货不可计数。死不旋踵,尸焚墓掘。”北周 庾信《哀江南赋》:“渭水 贯於天门,驪山 迴於地市。”⒉即蜃景。光线经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显著折射时,把远处市镇景物显示在空中或地面的奇异幻景。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七·山市》:“文登 崑嵛山 有山市……东郡 恩县 白马营、茌平 马令庄,皆平原,时於雨后见此异,土人谓之地市。”
    • 20.
      地球释义:人类居住的星球。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以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计是第三颗。和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4 960万千米;赤 道半径6 378千米,极半径6 357千米。平均密度是水的5倍。公转周期约25日,自转周期约23时56 分。地球有一颗卫星,即月球。

密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丙纶释义:聚丙烯纤维的商品名。 由丙烯聚合,经熔融纺丝而成。是现有合成纤维中密度最小的一种。耐酸碱,强度较高,但耐光性差。工业上主要用于制绳索、麻袋、滤布、网具等,也可与棉、毛、黏胶纤维混纺,用作衣料。
    • 2.
      中子态释义:物质存在的一种形态,这种形态下的物体密度极大,电子和质子大量结合成中子。
    • 3.
      乳浊液释义:一种液体的小滴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乳浊液是浑浊的,静置相当时间后,它的组成部分会按密度不同分为上下两层,如牛奶。
    • 4.
      交通密度释义:指一条车道上车辆的密集程度,即在某一瞬间单位长度一条车道上的车辆数,又称车流密度,常以K表示,其单位为:辆/km(如为多车道,则应除以车道数换算成单车道的车辆数,然后再计算)。
    • 5.
      人口稠密释义:是表示一个某一地区的单位面积上的人口聚集密度的大小,一般用来衡量城市的发展水平和经济状况。
    • 6.
      人头攒动释义:形容人很多,拥挤着移动。一般用于形容某些地方人口密度较大。其程度不如人山人海高。
    • 7.
      仁爱区释义:基隆面积最小、人口密度却最高的一区。
    • 8.
      停滞期释义:细胞数量达饱和密度后,细胞遂停止增殖,进入停滞期。 此时细胞数量不再增加,故也称平顶期。
    • 9.
      光雾释义:削弱大气透明度的一种情况,乃不同密度的几个气团并存于被加热后的表面上方因而引起不规则折射所致。
    • 10.
      分位数释义:设连续随机变量X的累积分布函数为F,概率密度函数为p。 那么,对任意0<p<1的p,称F=p的X为此分布的分位数,或者下侧分位数。简单的说,分位数指的就是连续分布函数中的一个点,这个点的一侧对应概率p。
    • 11.
      包涵体释义: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表达时,尤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时,形成的由膜包裹的高密度、不溶性蛋白质颗粒,在显微镜下观察时为高折射区,与胞质中其他成分有明显区别。
    • 12.
      压型释义:用器具或工具压至所需密度、平滑度或形状。
    • 13.
      厘米汞柱释义:压强单位,等于支承1厘米高汞柱所需压力,当汞的密度为59651克/立方厘米。
    • 14.
      反常膨胀释义:少数物质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时体积反而缩小的现象。如水在0反常膨胀4°c范围内当温度升高时体积反而缩小。即在4°c时水的密度最大。冬天0°c的水浮于水面凝结成冰,而4°c的水却沉于水底。锑、铋等少数物质在熔点以上的某一温度范围内也有反常膨胀现象。
    • 15.
      合成纤维释义:化学纤维的一类。 以煤、石油、天然气和农副产品为原料,用化学和机械方法加工制得。一般强度高,密度小,耐磨,耐酸碱,不霉蛀,但吸湿性差。如锦纶、涤纶、腈纶、维纶、氯纶、丙纶等。
    • 16.
      吸嘴释义:是专门用在复合包装袋上的一种装置。 由高密度聚乙烯制作而形成的一种硬嘴。
    • 17.
      哔叽释义:密度比较小的斜纹的毛织品。[法beige]
    • 18.
      地下铁路释义:地铁是铁路运输的一种形式,对该词有两种理解:指在地下运行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即“地下铁道”或“地下铁”(Subway,tube,underground)的简称;许多此类系统为了配合修筑的环境,并考量建造及营运成本,可能会在城市中心以外地区转成地面或高架路段。指涵盖了都会地区各种地下与地上的路权专有、高密度、高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台湾则称为“捷运”。地铁是沿着地面铁路系统的形式逐步发展形成的一种用电力牵引的快速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模式,其线路通常敷设在地下隧道内,有的在城市中心以外,从地下转到地面或高
    • 19.
      地市释义:⒈地下城市。指 秦始皇 墓。《魏书·高允传》:“秦始皇 作为地市,下固三泉,金玉寳货不可计数。死不旋踵,尸焚墓掘。”北周 庾信《哀江南赋》:“渭水 贯於天门,驪山 迴於地市。”⒉即蜃景。光线经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显著折射时,把远处市镇景物显示在空中或地面的奇异幻景。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七·山市》:“文登 崑嵛山 有山市……东郡 恩县 白马营、茌平 马令庄,皆平原,时於雨后见此异,土人谓之地市。”
    • 20.
      地球释义:人类居住的星球。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以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计是第三颗。和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4 960万千米;赤 道半径6 378千米,极半径6 357千米。平均密度是水的5倍。公转周期约25日,自转周期约23时56 分。地球有一颗卫星,即月球。

密度造句

1.渐渐地,雪的密度增强了,速度也比开始时快多了,天空就成了银白一片,像满天的白蝴蝶轻韵地舞蹈,又如纯白的礼花从天而降。

2.十步之内,必有芳草。而英雄,却常常难以用距离或时间的密度来衡量。

3.十步之内,必有芳草。而英雄,却常常难以用距离或时间的密度来衡量的。

4.光线传播途中受到物体阻碍,密度越大阻碍越强,速度越慢。

密度(mid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密度是什么意思 密度读音 怎么读 密度,拼音是mì dù,密度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密度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