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明训 明训的意思
míngxùn

明训

简体明训
繁体明訓
拼音míng xùn
注音ㄇㄧㄥˊ ㄒㄩㄣ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íng,(1) 亮,与“暗”相对。【组词】:明亮。明媚。明净。明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2) 清楚。【组词】: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3) 懂得,了解。【组词】: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4) 公开,不隐蔽。【组词】:明说。明讲。明处。(5) 能够看清事物。【组词】: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6) 睿智。【组词】:英明。贤明。明君。(7) 视觉,眼力。【组词】:失明。(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例句】: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9) 次(专指日或年)。【组词】:明日。明年。(10) 中国朝代名。【组词】:明代。(11) 姓。

xùn,(1) 教导,教诲。【组词】:训诫。训蒙(教育儿童)。训迪(教诲开导)。教(jiào )训。培训。(2) 可以作为法则的话。【组词】:家训。(3) 典式,法则。【组词】:不足为训。(4) 解释词的意义。【例句】:训诂(解释古书中的字、词句的意义。亦称“训故”、“诂训”、“故训”)。训读(日文借用汉字写日语原有的词,用日语语音读汉字)。

基本含义

明确的教诲或忠告

明训的意思

明训 [míng xùn]

1. 明确的训诫。

明训 引证解释

⒈ 明确的训诫。

《国语·晋语八》:“图在明训明训在威权。”
韦昭 注:“言既有明教,在威权以行之。”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三》:“佩诗礼之明训,宣忠孝之弘规。”
聂绀弩 《兔先生的发言》:“‘明哲保身’,古有明训。”


国语词典

明训 [míng xùn]

⒈ 明确的训示。

如:「为人子应该孝顺父母,古有明训。」


明训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前志释义:⒈前人的记述。《左传·成公十五年》:“子臧 辞曰:前志有之曰:‘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国语·晋语六》:“夫 成子 导前志以佐先君。”三国 魏 曹植《学官颂》:“由 也务学,名在前志;宰予 昼寝,粪土作诫;过庭子弟,《诗》《礼》明记。”⒉往昔的志向。唐 李白《颍阳别元丹邱之淮阴》诗:“前志庶不易,远途期所遵。”唐 许浑《寄契盈上人》诗:“婚嫁乖前志,功名异夙心。”⒊前人的志向。《三国志·魏志·管宁传》:“非所以奉遵明训,继成前志也。”宋 苏辙《陈述古舍人辞庙文》:“慨然顾瞻,思继前志。”
    • 2.
      无寘释义:⒈不要放置。《左传·隐公十一年》:“﹝ 郑伯 ﹞乃使 公孙获 处 许 西偏,曰:‘凡而器用财贿无寘於 许。’”⒉谓无以置身,惶悚不安。南朝 梁 萧统《谢敕赉看讲启》:“臣不涯庸浅,轻敢奉宣……惭悚交并,寝兴无寘。”⒊犹言不予处理。唐 孙逖《对甲读<周书阴符>或告违法判》:“下帷之时,不学明训;张灯之际,乃习《阴符》,徒成 仲舒 之滛,不如 元凯 之癖。或称违法,诚则伊咎,欲将议狱,其或有词……苟如斯失,无寘於辟。”
    • 3.
      明诫释义:亦作“明戒”。明白告诫;明训。
    • 4.
      椎轮释义:⒈原始的无辐车轮。亦以指栈车。南朝 梁 萧统《<文选>序》:“若夫椎轮为大輅之始,大輅寧有椎轮之质?”吕向 注:“椎轮,古栈车。”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夫 汉 儒以训詁专门,宋 儒以义理相尚。似 汉 学粗而 宋 学精,然不明训詁,义理何自而知。概用詆排,视犹土苴,未免既成大輅,追斥椎轮;得济迷川,遽焚宝筏。”严复《救亡决论》:“第即使其説诚然,而举划木以傲龙驤,指椎轮以訾大輅,亦何足以助人张目,所谓詬弥甚耳。”⒉比喻事物草创。唐 白居易《白苹洲五亭记》:“盖是境也,实 柳守 滥觴之,颜
    • 5.
      皎然释义:⒈明亮洁白貌。 《汉书·天文志》:“元延 元年四月丁酉日餔时,天暒晏,殷殷如雷声,有流星头大如缶,长十餘丈,皎然赤白色,从日下东南去。”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 居 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偟,咏 左思《招隐》诗。”唐 陆龟蒙 皮日休《寒夜联句》:“况闻风篁上,摆落残冻雪。寂尔万籟清,皎然诸靄灭。”明 谢谠《四喜记·佳期重会》:“冰轮乍皎然,正中天,懽娱不觉宵光半。”⒉高洁貌。《后汉书·王畅传》:“蘧伯玉 耻独为君子,府君不希 孔圣 之明训,而慕 夷 齐 之末操

明训(mingxu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明训是什么意思 明训读音 怎么读 明训,拼音是míng xùn,明训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明训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