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契券 契券的意思
quàn

契券

简体契券
繁体
拼音qì quàn
注音ㄑ一ˋ ㄑㄨㄢ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ì qiè xiè,(1) 证券,证明买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组词】:契约。契据。房契。(2) 相合,相投。【组词】:相契。契合。默契。契友。契分(fèn )(投合无间的情分)。契厚。(3) 用刀雕刻。【组词】:契刻。契舟求剑。(4) 〔契机〕指事物转化的关键。(5) 刻的文字,近代称甲骨文。【组词】:书契。契文(甲骨文)。 ◎ 古同“锲”,用刀子刻。 ◎ 古人名,中国商朝的祖先,传说是舜的臣,助禹治水有功而封于商。

quàn xuàn,(1) 古代的契据,常分为两半,双方各执其一,现代指票据或作凭证的纸片。【组词】:债券。国库券。入场券。证券。稳操胜券。(1) 〔拱券〕门窗、桥梁等建筑成弧形的部分。

基本含义

契约的证明文件

契券的意思

契券 [qì quàn]

1. 契据,证券。

契券 引证解释

⒈ 契据,证券。

《荀子·君道》:“合符节,别契券者,所以为信也。”
宋 张齐贤 《洛阳搢绅旧闻记·白万州遇剑客》:“有贾客乘所借马过门者。 白 之左右皆识之,闻於 白。詰之,曰:‘于 华州 八十千买之。’契券分明,卖马姓名易之矣。”
叶圣陶 《倪焕之》三:“我不知道学校有这块地皮的契券么?如果有,不妨同他打官司。”


国语词典

契券 [qì quàn]

⒈ 互相约束的契据、证据。

《荀子·君道》:「合符节,别契券者,所以为信也。」


契券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两剂释义:诉讼双方所立的契券。
    • 2.
      倅厅释义:州郡副职官员办公处所。 宋 周密《齐东野语·纥石烈子仁词》:“金 人元帅 紇石烈子仁 领兵据 濠梁,大书一词於 濠 之倅厅壁间。”宋 周密《癸辛杂识后集·知州借紫》:“外舅 杨彦赡 知郡,既而除工部郎官,交郡事甫毕,则自便门至倅厅相谢,则已衣緋矣。”明 冯梦龙《智囊补·通简·程卓》:“或伪为倅厅印纸,与奸民为市,以允契券之用。”
    • 3.
      弃责释义:免除旧债。责,通“债”。《国语·晋语四》:“公属百官,赋职任功,弃责薄歛,施舍分寡。”韦昭 注:“弃责,除宿责也。”《汉书·高帝纪上》:“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颜师古 注:“以简牘为契券,既不徵索,故折毁之,弃其所负。”《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十年》:“所灌县郡,蠲赋弃责,流民所过,毋得征算。”
    • 4.
      操券而取释义:执持契券,凭证在手。
    • 5.
      符契释义:⒈犹符节。 《韩非子·主道》:“符契之所合,赏罚之所生也。”晋 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君臣相体,若合符契。”宋 司马光《谢始平公以近诗一卷赐示》诗:“圣贤会合若符契,坐致四海登熙隆。”参见“符节”。⒉符券契约一类文书的统称。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书记》:“市朝徵信,则有符契券疏。”唐 白行简《李娃传》:“其二肆长相谓曰:‘我欲各閲所佣之器於 天门街,以较优劣,不胜者罚直五万,以备酒饌之用,可乎?’二肆许诺,乃邀立符契,署以保证,然后閲之。”章炳麟《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汉 世制詔三王,其册书犹真草
    • 6.
      约剂释义:古代用作凭据的文书、契券。 《周礼·春官·太史》:“凡邦国都鄙及万民之有约剂者藏焉。”郑玄 注:“约剂,要盟之载辞及券书也。”《周礼·秋官·士师》:“凡以财狱讼者,正之以傅别约剂。”郑玄 注:“约剂,各所持券也。郑司农 云:‘若今时市买,为券书以别之,各得其一,讼则案券以正之。’”清 龚自珍《说宗彝》:“宗彝者何?古之约剂器也。”
    • 7.
      质人释义:古代官名。执掌评估市场物价等事。《周礼·地官·质人》:“质人,掌成市之货贿、人民、牛马、兵器、珍异。”贾公彦 疏:“此质人若今市平準,故掌成市之货贿已下之事……古人会聚买卖,止为平物而来,质人主为平定之。则有常估,不得妄为贵贱也。”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三章第二节:“‘质人’就是管理市场的经纪人,由他制发买卖的契券。”
    • 8.
      质券释义:典押借贷的契券。
    • 9.
      质布释义:上古买卖牛马兵器等,官府给予贸易契券,并收取税金和契纸的成本费。布,古指钱。《周礼·地官·廛人》:“廛人,掌敛市絘布、緫布、质布、罚布、廛布而入于泉府。”郑玄 注:“质布者,质人之所罚犯质剂者之泉也。”孙诒让 正义:“王与之 云:‘质布,质人所税质剂者之布也,质人卖儥之质剂,如人田宅官给券以收税,谓之质布。’江永 云:‘罚则当入罚布,何为别名质布,此即偿质剂之布也;质剂盖官作之,其上当有璽印,是以量取买卖者之钱以偿其费,犹后世契纸有钱也。’按 王 江 説是也。”
    • 10.
      金契释义:指刻有誓文的契券。
    • 11.
      钤尾释义:盖在文书契券末尾的印信。
    • 12.
      铁契释义:古代皇帝颁赐功臣授以世代享受某种特权的凭证。 为 汉高祖 所创。铁制的契券上用丹砂书写誓词,从中剖开,朝廷和受赐者各保存一半。
    • 13.
      骗诈释义:欺骗讹诈。 宋 周密《癸辛杂识续集·乌贼得名》:“盖其腹中之墨可写伪契券,宛然如新,过半年则淡然如无字。故狡者专以为骗诈之谋,故謚曰贼云。”《文明小史》第二六回:“那有什么热心,不过哄吓骗诈,即如那位 广东 人,是著名的大滑头。”京剧《将相和》:“那时 相如 言道:‘布衣之交尚不相欺,何况大王乃万乘之君,岂能以骗诈行事!’”

契券(qiqu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契券是什么意思 契券读音 怎么读 契券,拼音是qì quàn,契券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契券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