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遁迹 遁迹的意思
dùn

遁迹

简体遁迹
繁体遁跡
拼音dùn jì
注音ㄉㄨㄣˋ ㄐ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ùn,(1) 逃避,躲闪。【组词】:遁去。遁辞。遁世。遁北。(2) 隐,消失。【组词】:遁迹。遁隐。

jì,(1) 脚印。【组词】:踪迹。足迹。血迹。笔迹。(2) 物体遗留下的印痕。【组词】:印迹。(3) 前人遗留下的事物。【组词】:古迹。实迹。(4) 追寻踪迹。【例句】:“汉求将军急,迹且至臣家”。(5) 据实迹考知。【例句】:“迹汉功臣,亦皆割符世爵”。

基本含义

指隐居、逃避世俗的生活。

遁迹的意思

遁迹 [dùn jì]

1. 避世;隐居;使人不知踪迹。

遁迹空门。

[withdraw from society and lead a hermit's life;]

遁迹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遯跡”。见“遁迹”。亦作“遁跡”。亦作“遯蹟”。亦作“遯跡”。犹隐居;隐迹。

《晋书·文苑传·李充》:“政异徵辞,拔本塞源,遁迹永日,寻响穷年,刻意离性而失其常然。”
南朝 宋 鲍照 《秋夜诗》之二:“遁跡避纷喧,货农栖寂寞。”
唐 许浑 《泛溪》诗:“遯迹驱鸡吏,冥心失马翁。”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六》:“惟二翁不知何许人,遁迹深山,似亦修道之士,何以所为乃如此?”
碧野 《江汉行·荆山之玉》:“这 漳河 水库,澄碧明丽,使人联想到 荆山 之玉。它会不会是遁迹于人间的灵玉的化身?”


国语词典

遁迹 [dùn jì]

⒈ 隐避行踪,不为人所知。指隐居。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养生》:「而望遁迹山林,超然尘滓,千万不遇一尔。」

隐迹


遁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崖释义:⒈东海之滨。 《汉书·息夫躬传》:“如使狂夫嘄謼於东崖,匈奴 饮马於 渭水。”颜师古 注:“东崖谓东海之边也。”晋 陶潜《杂诗》之十:“驱役无停息,轩裳逝东崖。”⒉崖名。在佛教圣地 九华山。原名 东峰,在 化成寺 东。相传 新罗国 僧 金乔觉 初至时即栖其下。明 代哲学家 王守仁 于 正德 十五年第二次遁迹 九华,为瞒过锦衣卫特务盯梢,学 金地藏 苦修功夫,在 东崖 岩头晏坐终日,躲过了权宦 刘瑾 对他的政治迫害。后称此处为“东崖晏坐”,乃 九华 十景之一。
    • 2.
      常然释义:⒈自然之性;常态。《庄子·骈拇》:“天下有常然;常然者,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圆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后汉书·王符传》:“存亡以之迭代,政乱从此周復,天道常然之大数也。”《晋书·文苑传·李充》:“政异徵辞,拔本塞源,遁迹永日,寻响穷年,刻意离性而失其常然。”清 王夫之《思问录·内篇》:“吉凶,得失,生死,知为天地之常然而无足用其忧疑,亦可以释然矣。”⒉一向如此。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夫九州之人,言语不同,生民以来,固常然矣。”
    • 3.
      忍形释义:犹遁迹。
    • 4.
      挂帻释义:亦作“掛幘”。 悬挂巾子。意谓遁迹归隐。
    • 5.
      摩肩释义:⒈肩挨着肩。形容人多拥挤。《太平御览》卷七七六引 汉 桓谭《新论》:“楚 之 郢都,车掛轂,民摩肩,市路相交,号为朝衣新而暮衣弊。”南朝 梁 刘孝标《广绝交论》:“彯组云臺者摩肩,趍走丹墀者叠迹。”宋 王禹偁《汉武帝用宦者典尚书议》:“遂使姦倖求进,摩肩于朝廷;忠直偷安,遁迹于林藪。”清 曹寅《三月六日登鼓楼看花》诗:“枯荷包鮓丝络榼,薺花压鬢舆摩肩。”⒉形容亲密或地方狭窄。明 李贽《论交难》:“以势交通者,势去则反,朝摩肩而暮掉臂,固矣。”明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两壁夹立,中阔摩肩。”
    • 6.
      槃旋释义:⒈旋转。《后汉书·李固传》:“大行在殯,路人掩涕,固 独胡粉饰貌,搔头弄姿,槃旋偃仰,从容冶步,曾无惨怛伤悴之心。”苏曼殊《娑罗海滨遁迹记》:“不慧睇之,顋上泪痕,化作珍珠,槃旋堕地。”⒉来回往复。《后汉书·蔡邕传》:“方将驰骋乎典籍之崇涂,休息乎仁义之渊藪,槃旋乎 周 孔 之庭宇,揖儒 墨 而与为友。”
    • 7.
      烟水梦释义:指遁迹江湖的愿望。
    • 8.
      瘠顔释义:容颜消瘦。 清 陈梦雷《寄答李厚庵百韵》:“瘠颜称錮疾,遁迹入緇黄。”
    • 9.
      窜迹释义:遁迹;隐迹。
    • 10.
      蜕迹释义:遁迹隐去。
    • 11.
      逸迹释义:⒈见“逸迹”。⒉亦作“逸跡”。亦作“逸蹟”。犹遁迹。指隐居。汉 王粲《七释》:“是以栖林隐谷之夫,逸迹放言之士,鉴乎有道,贫贱是耻。”唐 皮日休《七爱诗·卢徵君鸿》:“高名无阶级,逸迹絶涯涘。”⒊指骏马的快步。晋 葛洪《抱朴子·名实》:“顿云禽於千仞,骋逸迹以追风。”⒋高超的书艺作品。南朝 梁武帝《观锺繇书法十二意》:“世之学者宗二 王、元常 逸迹,曾不睥睨。”唐 韩愈《祭郴州李使君文》:“接雄词於章句,窥逸跡於篆籀。”唐 窦臮《述书赋上》:“达士逸蹟,乃推 无奕,毫翰云为,任兴所适。”唐 司空图《月
    • 12.
      遁迹释义:逃避人世;隐居:遁迹潜形。遁迹空门(出家为僧尼)。

遁迹(dunj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遁迹是什么意思 遁迹读音 怎么读 遁迹,拼音是dùn jì,遁迹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遁迹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