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驼 [tóng tuó]
1. 见铜驼。
铜驼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铜駞”。
⒉ 铜铸的骆驼。多置于宫门寝殿之前。
引晋 陆翙 《邺中记》:“二铜駞如马形,长一丈,高一丈,足如牛,尾长三尺,脊如马鞍,在 中阳门 外,夹道相向。”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物异》:“汉元帝 竟陵 元年, 长陵 铜驼生毛,毛端开花。”
元 萨都剌 《梅仙山行》:“咸阳 秋色压宫树,金人夜泣铜驼悲。”
清 唐孙华 《读梅村先生<鹿樵纪闻>有感题长句六句之一》诗:“铜驼堙没宫门草,金狄摩挲海上尘。”
⒊ 即 铜驼街。参见“铜驼街”。
引南朝 陈 徐陵 《洛阳道》诗之一:“东门向 金马,南陌接 铜驼。”
金 元好问 《送张君美往南中》诗:“阳平 城边握君手,不似 铜駞 洛阳 陌。”
清 顾炎武 《洛阳》诗:“金谷 荒烟合, 铜駞 蔓草縈。”
⒋ 借指京城,宫廷。
引明 许潮 《龙山宴》:“洛阳 禾黍西风乱,铜驼王气朝云散。”
清 秋瑾 《日人石井君索和》诗:“铜驼已陷悲回首,汗马终惭未有功。”
国语词典
铜驼 [tóng tuó]
⒈ 铜制的骆驼,比喻亡国。参见「铜驼荆棘」条。
引宋·文天祥〈满江红·试问琵琶〉词:「铜驼恨,那堪说!想男儿慷慨,嚼穿龈血。」
铜驼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俊游释义:⒈见“俊游”。 ⒉亦作“俊游”。快意的游赏。宋 秦观《望海潮》词:“金谷 俊游,铜驼 巷陌,新晴细履平沙。”宋 陆游《自咏》诗:“三十年前接俊游,即今身世寄 沧州。”清 龚自珍《绮寮怨》词:“江东俊游今倦,被怨曲拨起情怎禁?”
- 2.
剩有释义:剩有;犹有。宋 卢祖皋《渔家傲》词:“不用五湖寻小艇,吾庐賸有閒风景。”清 万寿祺《程大来说郡中祈年大张灯火凄然有感》诗:“賸有铜驼泪,空传《白马篇》;甲申前此夕,冠佩正朝天。”蒋智由《鸣蝉满树读<离骚>》诗:“賸有中原歌哭意,鸣蝉满树读《离骚》。”
- 3.
棘没铜驼释义:没:埋没,掩盖。荆棘掩盖没了洛阳宫外的铜驼。形容亡国后的残破景象。
- 4.
泣铜驼释义:典源《晋书·索靖传》:“靖有先识远量,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1释义铜驼指用铜铸制的骆驼,古代常被置于皇宫门外。形容国土沦陷后残破的景象。
- 5.
玉树释义:⒈神话传说中的仙树。唐 李白《怀仙歌》:“仙人浩歌望我来,应攀玉树长相待。”金 元好问《幽兰》诗:“钧天帝居清且夷,瑶林玉树生光辉。”⒉用珍宝制作的树。《汉武故事》:“上(汉武帝)於是於宫外起 神明殿 九间……前庭植玉树。植玉树之法,葺珊瑚为枝,以碧玉为叶,花子或青或赤,悉以珠玉为之。”北周 庾信《谢滕王集序启》:“甘泉宫 里,玉树一丛,玄武闕 前,明珠六寸。”宋 欧阳修《汉宫》诗:“玉树人间老,珊瑚海底生。”宁调元《偶成》诗:“铜驼寂寂迷衰草,玉树依依恋夕阳。”⒊槐树的别称。《三辅黄图·汉宫》:“甘泉
- 6.
生毛释义:⒈长毛。 汉 刘向《列仙传·毛女》:“毛女者,字 玉姜,在 华阴 山中,猎师世世见之,形体生毛,自言 秦始皇 宫人也。”晋 葛洪《抱朴子·仙药》:“韩终 服菖蒲十三年,身生毛。”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物异》:“汉元帝 竟寧 元年,长陵 铜驼生毛,毛端开花。”⒉形容历时很久。宋 阮阅《诗话总龟·讥诮中·刘鲁风》:“刘鲁风 江西 投所知,为典謁所阻,因得一絶曰:‘万卷书生 刘鲁风,烟波千里謁文公。无钱乞与 韩知客,名纸生毛不为通。’”⒊犹发毛。形容惊慌、害怕。宋 苏轼《送李公恕赴阙》诗:“君才有如切玉刀,见
- 7.
荆棘铜驼释义:铜驼:铜制的骆驼,古代置于宫门外。形容国土沦陷后残破的景象。
- 8.
衲衣释义:⒈僧衣。《南齐书·张欣泰传》:“欣泰 通涉雅俗,交结多是名素。下直輒游园池,著鹿皮冠,衲衣锡杖。”唐 贾岛《崇圣寺斌公房》诗:“落日寒山磬,多年坏衲衣。”《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二年》:“仁达 欲自立,恐众心未服,以 雪峯寺 僧 卓巖明 素为众所重,乃言:‘此僧目重瞳子,手垂过膝,真天子也。’相与迎之。己亥,立为帝,解去衲衣,被以袞冕,帅将吏北面拜之。”清 黄景仁《慈光寺前明郑贵妃赐袈裟歌》:“铜驼荆棘寻常见,何论区区一衲衣。”⒉代称僧人。宋 梅尧臣《僧可真东归因谒范苏州》诗:“野策过寒水,山童护衲衣。”
- 9.
金雁释义:⒈亦作“金鴈”。金色的雁。⒉筝柱。⒊金铸的雁,帝王陪葬物。事本《汉书·刘向传》:“秦始皇帝葬於驪山之阿,下錮三泉,上崇山坟……水银为江海,黄金为鳬雁。”明夏完淳《放歌赠吴锦雯兼讯武林诸同志》诗:“荆榛古殿铜驼卧,弓剑荒陵金雁哀。”清姚鼐《登黄鹤楼次补山韵》:“一朝金雁瘞吴郡,何殊繐帐临漳川。”
- 10.
铜街释义:洛阳 铜驼街 的省称。借指闹市。南朝 梁 沉约《丽人赋》:“狭斜才女,铜街 丽人。”唐 陈子昂《晦日宴高氏林亭序》:“出金市而连鑣,入 铜街 而结駟。”唐 武平一《饯唐永昌》诗:“寄谢 铜街 攀柳日,无忘粉署握兰时。”
- 11.
铜陌释义:铜驼陌、铜驼街 的简称。
- 12.
铜雀释义:⒈铜制的鸟雀。《三辅黄图·建章宫》:“古歌云:‘长安 城西有双闕,上有双铜雀,一鸣五穀成,再鸣五穀熟。’”南朝 梁简文帝《和藉田诗》:“鳐鱼显嘉瑞,铜雀应丰年。”⒉指 铜雀台。南朝 陈 张正见《铜雀台》诗:“凄凉 铜雀 晚,摇落墓田通。”唐 杜牧《赤壁》诗:“东风不与 周郎 便,铜雀 春深锁二 乔。”清 叶廷琯《鸥陂渔话·蒋珊渔残稿》:“泪尽英雄公一笑,魏 家 铜雀 晋 铜驼。”参见“铜雀臺”。⒊亦作“铜爵”。传说中的 秦始皇 名马名。晋 崔豹《古今注·鸟兽》:“秦始皇 有七名马:追风、白兔、躡景、犇电
- 13.
铜駞释义:见“铜驼”。
- 14.
铜驼巷释义:即 铜驼街。
- 15.
铜驼市释义:借指 洛阳。 唐 李端《妾薄命》诗之二:“玉垒城边争走马,铜驼市里共乘舟。”参见“铜驼街”。
- 16.
铜驼荆棘释义:铜驼:铜制的骆驼,古代置于宫门外。形容国土沦陷后残破的景象。
- 17.
铜驼草莽释义:形容国土沦陷后残破的景象。 同“铜驼荆棘”。
- 18.
铜驼街释义:地名。在今 河南省 洛阳市 故 洛阳城 中。以道旁曾有 汉 铸铜驼两枚相对而得名。为古代著名的繁华区域。《太平御览》卷一五八引 晋 陆机《洛阳记》:“洛阳 有 铜驼街,汉 铸铜驼二枚,在宫南四会道相对。俗语曰:‘金马门 外集众贤,铜驼陌 上集少年。’”
- 19.
铜驼陌释义:⒈即 铜驼街。唐 刘禹锡《杨柳枝》诗:“金谷园 中鶯乱飞,铜驼陌 上好风吹。”⒉常借指繁华、游乐之区。元 无名氏《货郎旦》第四折:“四季里常开不断花,铜驼陌 纷纷鬭奢华。”清 姚鼐《赠郭昆甫助教》诗:“五年见子 铜驼陌,澹沲东风吹鬢丝。”参见“铜驼街”。
- 20.
魂销释义:⒈亦作“魂消”。指死亡。唐 元稹《感梦》诗:“行吟坐叹知何极?影絶魂销动隔年。今夜 商山 馆中梦,分明同在后堂前。”⒉谓灵魂离体而消失。形容极度悲伤或极度欢乐激动。《旧唐书·郑畋传》:“自 函 洛 构氛,鑾舆避狄,莫不指铜驼而眥裂,望 玉垒 以魂销。”宋 张先《南乡子》词:“何处可魂消?京口 终朝两信潮。”清 王士禛《灞桥寄内》诗:“太华 终南 万里遥,西来无处不魂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