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含义
(1).他事;别的事。《礼记·曲礼下》:“輟朝而顾,不有异事,必有异虑。” 陈澔 集说:“异,犹他也。敬心不存,则形诸外,此所以知其有他事他虑也。”《吕氏春秋·上农》:“农不敢行贾,不敢为异事,为害於时也。” 高诱 注:“异犹他也。”
(2).指职司不同。《诗·大雅·板》:“我虽异事,及尔同寮。” 郑玄 笺:“我虽与尔职事异者,乃与女同官。” 晋 陆云 《赠汲郡太守》诗:“念我同僚,悲尔异事。”
(3).不平常的事;特别事件。《韩非子·说难》:“规异事而当,知者揣之外而得之,事泄於外,必以为己也,如此者身危。” 唐 杜牧 《唐故岐阳公主墓志铭》:“郡县闻主且至,杀牛羊大为数百人供具,主至,从不二十人、六七婢,乘驴闒茸,约所至不得肉食,驛吏立门外,舁饭而返……闻於京师,众譁説以为异事。”《红楼梦》第七四回:“ 袭人 因见 晴雯 这样,必有异事,又见这番抄拣,只得自己先出来打开了箱子并匣子,任其搜拣一番。”
(4).奇怪的事;难以理解的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 萧子云 每叹曰:‘吾著《齐书》,勒成一典,文章弘义,自谓可观。唯以笔迹得名,亦异事也。’” 宋 苏轼 《登州海市》诗:“重楼翠阜出霜晓,异事惊倒百岁翁。” 清 朱之瑜 《安南供役纪事》:“然初时皆欲杀 瑜 ,后则各相敬爱……向之乘机下石者,咸相惊诧,以为异事。”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 撒旦 诗人之出,殆亦如是,非异事也。”
(5).不同的事。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今之学者,以为文武异事,吾知治文事而已。”
异事 [yì shì]
1. 他事;别的事。
2. 指职司不同。
3. 不平常的事;特别事件。
4. 奇怪的事;难以理解的事。
6. 不同的事。
异事 引证解释
⒈ 他事;别的事。
引《礼记·曲礼下》:“輟朝而顾,不有异事,必有异虑。”
陈澔 集说:“异,犹他也。敬心不存,则形诸外,此所以知其有他事他虑也。”
《吕氏春秋·上农》:“农不敢行贾,不敢为异事,为害於时也。”
高诱 注:“异犹他也。”
⒉ 指职司不同。
引《诗·大雅·板》:“我虽异事,及尔同寮。”
郑玄 笺:“我虽与尔职事异者,乃与女同官。”
晋 陆云 《赠汲郡太守》诗:“念我同僚,悲尔异事。”
⒊ 不平常的事;特别事件。
引《韩非子·说难》:“规异事而当,知者揣之外而得之,事泄於外,必以为己也,如此者身危。”
唐 杜牧 《唐故岐阳公主墓志铭》:“郡县闻主且至,杀牛羊大为数百人供具,主至,从不二十人、六七婢,乘驴闒茸,约所至不得肉食,驛吏立门外,舁饭而返……闻於京师,众譁説以为异事。”
《红楼梦》第七四回:“袭人 因见 晴雯 这样,必有异事,又见这番抄拣,只得自己先出来打开了箱子并匣子,任其搜拣一番。”
⒋ 奇怪的事;难以理解的事。
引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萧子云 每叹曰:‘吾著《齐书》,勒成一典,文章弘义,自谓可观。唯以笔迹得名,亦异事也。’”
宋 苏轼 《登州海市》诗:“重楼翠阜出霜晓,异事惊倒百岁翁。”
清 朱之瑜 《安南供役纪事》:“然初时皆欲杀 瑜,后则各相敬爱……向之乘机下石者,咸相惊诧,以为异事。”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撒旦 诗人之出,殆亦如是,非异事也。”
⒌ 不同的事。
引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今之学者,以为文武异事,吾知治文事而已。”
国语词典
异事 [yì shì]
⒈ 非常的事情。
引《礼记·曲礼下》:「辍朝而顾,不有异事,必有异虑。」
⒉ 不同的职务。
引《诗经·大雅·板》:「我虽异事,及尔同僚。」
⒊ 其他的事。
引《吕氏春秋·士容论·上农》:「农不敢行,贾不敢为异事,为害于时也。」
⒋ 怪事。
引宋·苏轼〈登州海市〉诗:「重楼翠阜出霜晓,异事惊倒百岁翁。」
《红楼梦·第二回》:「倒是老先生你贵同宗家出了一件小小的异事。」
异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奇释义:⒈一个奇计。⒉一件稀罕之物;一桩异事。⒊指卦之一阳爻或数之一单数。
- 2.
世异时移释义:世、时:社会、时代。异、移:不同、变化。社会变化了,时代不同了。亦作“时移世改”、“时移世异”、“时移俗易”、“时异事殊”。
- 3.
为之地释义:⒈给人提供事理的根据。 《韩非子·说难》:“有欲矜以智能,则为之举异事之同类者,多为之地。”梁启雄 浅解:“《鶡冠子》:‘理之所居谓之地。’谓事理的依据。”⒉代为疏通说项;帮忙。宋 王明清《挥麈三录》卷三:“汪 因謁之,投分甚懽,日夕往还,三载之间,益以胶固。万俟 还朝,继而大拜。首加荐引,力为之地。入朝七年间,遂登政府。”亦省作“为地”。明 陶宗仪《辍耕录·倜傥好义》:“﹝ 仲庸 ﹞曰:‘文友 贤而贫,在六品选人中,吾将与其子为地。’即走告当路者曰:‘张文友 未疾病矣,愿致仕。’因代入状中书,遂获以奉政
- 4.
侍读释义:⒈陪侍帝王读书论学或为皇子等授书讲学。宋 高承《事物纪原·法从清望·侍读》:“唐明皇 开元 三年七月,敕每读史籍中有闕,宜选耆儒博硕一人,每日侍读。故 马怀素 褚元量 更日入直,此侍读之始也。”清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序》:“如 班令史 之侍读禁中而作《白虎通》,蔡邕 之校 汉 典而作《独断》是也。”清 叶廷琯《吹网录·立忠王玙为太子》:“盖 昭成 方娠,説 侍读东宫,知其异事。”⒉古代官名。为帝王、皇子讲学之官。其职务与侍读学士略同,然级别较其为低。宋 有翰林侍读之官,明 清 沿置翰林院侍读。亦作为
- 5.
剟剽释义:摘抄。宋 赵与时《宾退录》卷八:“《支辛》谓 东坡《志林》、李方叔《师友谈记》、钱丕《行年杂纪》之类四五书,皆偶附著异事,不顓《虞初》九百之篇。士大夫或弗能知,故剟剽以为助,不几乎三之一矣。”
- 6.
圣鼓释义:传说中有神异事迹的鼓。
- 7.
奇人异事释义:奇人:异人,非常之人。异事:不平常的事;特别事件。奇怪的事;难以理解的事。
- 8.
异事释义:⒈他事;别的事。《礼记·曲礼下》:“輟朝而顾,不有异事,必有异虑。”陈澔 集说:“异,犹他也。敬心不存,则形诸外,此所以知其有他事他虑也。”《吕氏春秋·上农》:“农不敢行贾,不敢为异事,为害於时也。”高诱 注:“异犹他也。”⒉指职司不同。《诗·大雅·板》:“我虽异事,及尔同寮。”郑玄 笺:“我虽与尔职事异者,乃与女同官。”晋 陆云《赠汲郡太守》诗:“念我同僚,悲尔异事。”⒊不平常的事;特别事件。《韩非子·说难》:“规异事而当,知者揣之外而得之,事泄於外,必以为己也,如此者身危。”唐 杜牧《唐故岐阳公主墓
- 9.
异人释义:⒈亦作“异人”。他人;别人。《诗·小雅·頍弁》:“岂伊异人,兄弟匪他。”高亨 注:“异人,别人,外人。”《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规异事与同计,誉异人与同行者,则以饰之无伤也。”清 唐甄《潜书·吴弊》:“吴 人发塚,非异人,即其子孙也。”⒉不寻常的人;有异才的人。《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上方欲用文武,求之如弗及。始以蒲轮迎 枚生,见 主父 而嘆息。羣臣慕向,异人并出。”晋 陆机《辨亡论》上:“异人辐凑,猛士如林。”唐 杜甫《过郭代公故宅》诗:“磊落见异人,岂伊常情度。”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三:“卢
- 10.
怪诞释义:⒈荒唐古怪。 ⒉现代文学艺术 的一种特殊创作手法。即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怪异事物表现现实生活,形成强烈的对比,以表现 生活本质。例如,卡夫卡的《变形记》写主人公突然变成了大甲虫,引起了一家人的情感变化,表现现 代社会的人性异化。
- 11.
搜奇释义:谓寻求奇特语句或杰出人才、奇异事物。
- 12.
旷古奇闻释义:旷古:自古所没有的。自古以来从未听到过的奇异事情。
- 13.
村朴释义:⒈朴实。《朱子语类》卷八三:“‘公羊’是箇村朴秀才,‘穀梁’又较黠得些。”清 俞樾《茶香室三钞·真西山生前异事》:“童子村朴,不悟为魔,遂举而焚之。”梁启超《新英国巨人克林威尔传》第七章:“而 克林威尔,亦非復十年前村朴之态,常以大海潮音震盪议场。”⒉俗陋。清 施补华《岘佣说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后段胸襟极阔,然前半太觉村朴,如‘南村羣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四语,及‘骄儿恶卧踏里裂’语,殊不可学。”
- 14.
松石释义:⒈松与石。南朝 宋 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松石峻垝,葱翠阴烟。”唐 宋之问《初至崖口》诗:“锦繢织苔苏,丹青画松石。”唐 李白《九日》诗:“地远松石古,风扬絃管清。”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李德裕 在 洛阳 南置 平泉庄。庄周围十余里,台榭百余所,有奇花异草与松石。”⒉借指山林。唐 宋之问《使至嵩山寻杜回不遇》诗:“与君阔松石,於兹二十年。”⒊松的化石。宋 沉括《梦溪笔谈·异事》:“婺州 金华山 有松石,又如核桃、芦根、鱼盐之类皆有成石者。”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
- 15.
柱杖释义:⒈手杖。宋 沉括《梦溪笔谈·异事》:“﹝ 李遥 ﹞因出市,见鬻柱杖者,等闲以数十钱买之。”鲁迅《故事新编·采薇》:“他们就满心高兴,用柱杖点着山径,一步一步的挨上去。”⒉拄着手杖。清 葆光子《物妖志·木类·柳》:“秋水寒潭,柱杖穿花,一无留念。”
- 16.
梦像释义:亦作“梦象”。 梦中所见的形象、情景。汉 王符《潜夫论·五德志》:“思道三年,而梦获贤人以为师,乃使以梦像求之四方侧陋,得 傅説 方以胥靡筑于 傅巖,升以为大公。”元 无名氏《昊天塔》:“嗨,元来是母亲的书也。説父亲兄弟,託梦与他,一句句都和我做的梦象相合,有这等异事。”
- 17.
海市释义:⒈大气因光折射而形成的反映地面物体的形象。旧称蜃气。晋 伏琛《三齐略记》:“海上蜃气,时结楼臺,名海市。”宋 沉括《梦溪笔谈·异事》:“登州 海中,时有云气如宫室、臺观、城堞、人物、车马、冠盖,歷歷可见,谓之海市。”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一·蛟龙附蜃》附录:“﹝蜃﹞能吁气成楼臺城郭之状,将雨即见,名蜃楼,亦曰海市。”《老残游记》第一回:“大家住下,也就玩赏玩赏海市的虚情,蜃楼的幻相。”杨朔《海市》:“最奇的是海上偶然间出现的幻景,叫海市。”参见“海市蜃楼”。⒉海边城市。唐 鲍溶《采葛行》:“蛮女将来海市
- 18.
物怪释义:怪异事物,怪物。
- 19.
瑞异释义:象征吉祥的奇异事物。
- 20.
石蟹释义:⒈溪蟹的俗称。产溪涧石穴中,体小壳坚。南朝 宋 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至於繁化殊育,诡质怪章,则有石蟹、土蚌、燕箕、雀蛤之儔。”宋 苏轼《丁公默送蝤蛑》诗:“溪边石蟹小如钱,喜见轮囷赤玉盘。半壳含黄宜点酒,两螯斫雪劝加餐。”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介一·蟹》:“生溪涧石穴中,小而壳坚赤者石蟹也。”⒉蟹的化石。宋 沉括《梦溪笔谈·异事》:“治平 中,泽州 人家穿井,土中见一物,蜿蜒如龙蛇状,畏之不敢触。久之见其不动,试扑之,乃石也……盖蛇蜃所化,如石蟹之类。”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三·石蟹》﹝集解﹞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