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诱杀 诱杀的意思
yòushā

诱杀

简体诱杀
繁体誘殺
拼音yòu shā
注音ㄧㄡˋ ㄕㄚ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òu,(1) 劝导,教导。【组词】:诱导。诱发。(2) 使用手段引人。【组词】:引诱。利诱。(3) 称美之辞。【例句】:“诱然与日月争光”。

shā,(1) 使人或动物失去生命。【组词】:杀生。杀敌。杀鸡取卵。杀一儆百。(2) 战斗,搏斗。【组词】:杀出重围。(3) 消减。【组词】:杀风景。(4) 药物等刺激身体感觉疼痛。【例句】:肥皂水杀了眼睛。(5) 收束。【组词】:杀价。杀尾。(6) 勒紧,扣紧。【组词】:杀车。(7) 用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组词】:笑杀人。恨杀。

诱杀的意思

诱杀 [yòu shā]

1. 引诱出来将其杀死或消灭。

诱杀害虫。

[trap and kill; lure to destruction;]

诱杀 引证解释

⒈ 引诱出来将其杀死。

汉 王充 《论衡·纪妖》:“襄子 既立,诱杀 代王 而并其地。”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于是 明 睢州 总兵 许定国 诱杀 高杰。”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三章第二节:“磨古斯 在 镇州 西南沙碛间伪降,诱杀 挞不也。”

如:诱杀害虫。


国语词典

诱杀 [yòu shā]

⒈ 引诱出来而加以杀害。

如:「近来登革热流行,除了清除积水及喷洒药剂之外,许多人用捕蚊灯来诱杀蚊虫。」


诱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纳款释义:归顺;降服。 《文选·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加以纳款通和,布德脩礼。”李善 注:“纳其款关之诚,而通其和好之礼。”唐 张说《裴公神道碑》:“俄而衔璧辕门,释缚纳款。”清 魏源《圣武记》卷一:“许定国 诱杀 高杰,遂与 李际遇 先后纳款。”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半夏小集》:“纳款、通敌的鬼蜮行为,一到现在,就好像都是‘前进’的光明事业。”
    • 2.
      诱杀释义:引诱出来杀死:用灯光诱杀棉铃虫。
    • 3.
      韩信释义:(?-前196)西汉军事家。淮阴人。早年家贫,常从人寄食,曾受胯下之辱。秦末参加项羽部队,因不受重用,改投刘邦,被拜为大将军。楚汉战争中,刘邦采纳他的建议,攻占关中。刘邦、项羽在荥阳相持时,他率军袭击项羽侧翼,占据黄河下游地区。后被刘邦封为齐王。公元前202年于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击灭项羽。楚汉战争结束后,被解除兵权。后被吕后设计诱杀。
    • 4.
      饵料释义:⒈养鱼业上指鱼的饲料;鱼饵。⒉拌上毒药,诱杀害虫、害兽的食物。
    • 5.
      黑光灯释义:以辐射紫外线为主的低气压汞蒸气荧光灯。 因紫外线人眼看不见,故名。主要用于诱杀农业害虫。

诱杀(yoush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诱杀是什么意思 诱杀读音 怎么读 诱杀,拼音是yòu shā,诱杀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诱杀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