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前 [cì qián]
1. 前次,上一次。
次前 引证解释
⒈ 前次,上一次。
引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笨麺并酒》:“每欲酘时,酒薄霍霍者,是麯势盛也,酘时宜加米,与次前酘等。”
次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坡陁释义:⒈亦作“坡陀”。山势起伏貌。唐 杜甫《北征》诗:“坡陀望 鄜畤,巖谷互出没。”宋 苏轼《次前韵答马忠玉》:“坡陀巨麓起连峯,积累当年庆自钟。”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二:“书巢 尤长五古,《途中望二华》云:‘……数里渐逶迤,坡陀相错互。’”⒉不平坦。唐 韩愈《记梦》诗:“石坛坡陀可坐卧,我手承颜肘拄座。”⒊山;山坡。明 李东阳《灵寿杖歌》:“下可涉园径,上可凌坡陁。”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七·厦门砖刻》:“夜坐,见篱外坡陀有光……因掘地,很古砖。”
- 2.
夭绝释义:⒈犹夭折。《汉书·景帝纪》:“间者岁比不登,民多乏食,夭絶天年,朕甚痛之。”三国 魏 曹植《金瓠哀辞》:“不终年而夭絶,何见罚於皇天。”清 唐孙华《恕堂再次前韵见赠复次韵答之》:“今年添丁復夭絶,何人陇亩随锄鎌。”⒉犹绝灭。《宋史·吴及传》:“比年此禁益弛,夭絶人理,阴累圣嗣。”
- 3.
年运释义:⒈谓不停地运行的岁月。 南朝 宋 颜延之《秋胡》诗:“超遥行人远,宛转年运徂。”唐 元稹《长庆历》诗:“年历復年历,卷尽悲且惜。历日何足悲,但悲年运易。”⒉谓岁月不停地运行。宋 陆游《秋日次前辈新年韵》:“旅游浑似梦,年运遂成翁。”⒊年寿和气运。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鬼但能以阳气之盛衰,知人年运。”
- 4.
幽婚释义:亦作“幽昏”。魏 晋 志怪小说中谓人与鬼结婚。如 范阳 人 卢充 年二十,先冬至一日,出宅西猎戏,过 崔少府 墓,与 崔 氏亡女成婚三日,后生一子。见 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六。后亦指非人间配偶。宋 苏轼《花落复次前韵》:“人间草木非我对,奔月偶桂成幽昏。”
- 5.
序进释义:⒈依次前进。 ⒉按规定的等级次第升迁。
- 6.
斛斗释义:⒈斛与斗。 皆粮食量器名。十升为斗,十斗(南宋 末年改为五斗)为斛。《宋书·律历志上》:“器有大小,故定以斛斗。”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笨麴并酒》:“其七酘以前,每欲酘时,酒薄霍霍者,是麴势盛也……虽势极盛,亦不得过次前一酘斛斗也。”⒉指代粮食。唐 元稹《论当州朝邑等三县代纳夏阳韩城两县率钱状》:“臣今所徵斛斗并请成合,草并请成分,钱并请成文。”
- 7.
景光释义:⒈犹祥光。 《后汉书·郎顗传》:“若还 琼 徵 固,任以时政,伊尹、傅説,不足为比,则可垂景光致休祥矣!。”唐 李邕《唐赠太子少保刘知柔神道碑》:“增河海之渥泽,近日月之景光。”⒉光阴。汉 苏武《诗》之四:“愿君崇明德,随时爱景光。”明 方孝孺《上巳约友登南楼再次前韵》:“志士惜景光,登麓已知岑。”清 李果《示两儿》诗之二:“努力爱景光,汝曹从此始。”⒊光景;景况。唐 刘禹锡《问大钧赋》:“抗陛级乎重霄兮,异人间之景光。”清 汪懋麟《送林淡亭视学中州》诗:“圣朝沐浴四十载,景光略与当年同。”
- 8.
申驱释义:次前锋部队。《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秋,齐侯 伐 卫。先驱,穀荣 御 王孙挥,召扬 为右;申驱,成秩 御 莒恒,申鲜虞 之 傅挚 为右。”杜预 注:“申驱,次前军。”
- 9.
癈疾释义:⒈废疾;残疾。 谓肢体、器官或其功能有严重缺陷。《周礼·地官·族师》:“辨其贵贱老幼癈疾可任者。”贾公彦 疏:“癈疾,谓癈於人事疾病,若今癃不可事者也。”唐 韩愈《原道》:“鰥寡孤独癈疾者有养也。”《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元年》:“时上长子 晋安王 寳义 有癈疾。”胡三省 注:“痼疾不可復用为癈疾。”清 唐孙华《恕堂再次前韵见赠复次韵答之》:“诗家癈疾不可起,借君妙手加攻砭。”⒉指残疾的人。《元典章·刑部三·不睦》:“罗二 左手腕骨断,已成癈疾。”
- 10.
禹步释义:谓跛行。 相传 夏禹 治水积劳成疾,身病偏枯,行走艰难,故称。《尸子·君治》:“禹 於是疏 河 决 江,十年未闞其家,手不爪,脛不毛,生偏枯之疾,步不相过,人曰 禹 步。”《法言·重黎》“巫步多 禹”晋 李轨 注:“﹝ 禹 ﹞治水土,涉山川,病足,故行跛也……而俗巫多效 禹 步。”故亦称巫师、道士作法的步法为 禹 步。晋 葛洪《抱朴子·登涉》:“禹 步法:正立,右足在前,左足在后,次復前右足,以左足从右足併,是一步也。次復前右足,次前左足,以右足从左足併,是二步也。次復前右足,以左足从右足併,是三步也。如
- 11.
积风释义:指汇聚在一起的旋风。 语出《庄子·逍遥游》:“鹏之徙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摶扶摇而上者九万里……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宋 苏轼《次前韵寄子由》:“胡为适南海,復驾垂天雄。下视九万里,浩浩皆积风。”
- 12.
芙蓉镜释义:⒈背面铸有芙蓉花饰的铜镜。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中》:“相国 李公 固言,元和 六年下第游 蜀,遇一老姥,言:‘郎君明年芙蓉镜下及第,后二纪拜相,当镇 蜀 土,某此时不復见郎君出将之荣也。’明年,果然状头及第,诗赋题有《人镜芙蓉》之目。后二十年,李公 登庸。”⒉泛指明镜。元 马祖常《次前韵》之二:“江心谁铸芙蓉镜,照见嫦娥织翠裳。”《花月痕》第二五回:“芙蓉镜里影双双,花讯朝朝问綺窗。”
- 13.
雕鹏释义:雕与鹏,皆能作高远之飞。比喻才力雄健者。宋 陈造《次前韵送胡省元》:“鵰鹏举翮云路翔,腰印纍金玉佩苍。”宋 无名氏《谒金门·寿士人》词:“文章士,秀气岳神钟聚。看鵰鹏,秋风高举。上青天平步。”明 朱颐媉《杜陵台饯送林长卿之金陵》诗:“怜君年少青云器,正是鵰鹏奋翼秋。”
- 14.
餐毡苏释义:指 苏武。汉武帝 遣 苏武 使 匈奴,匈奴 扣留 苏武,迫降。武 不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 武 置大窖中,絶不饮食。天雨雪,武 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 以为神,徙置 北海 上无人处,使放牧公羊,表示须“羝乳乃得归”。苏武“杖 汉 节牧羊”,吃尽辛苦,历十九年而归 汉。汉 仅拜为典属国,不久又免官。事见《汉书·苏武传》。宋 苏轼《次前韵送刘景文》:“尔来又见三黜 柳,共此煖热餐氊 苏。”
- 15.
騣工释义:旧时谓修补磁窑器皿的工匠。因其所持工具主要以马鬃制成,故名。明 徐渭《修拄杖首修发网胶漏磁壶及哥窑瓯某亦病只耳聋次前韵》:“握粟付騣工,寧减朝食馈。”
- 16.
鹅羣释义:⒈成群的鹅。 特指 晋 王羲之 书《道德经》所换之群鹅。典出《晋书·王羲之传》:“又 山阴 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 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羣相赠耳。’羲之 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唐 刘长卿《过包尊师山院》诗:“《道经》终为写,不虑惜鹅羣。”唐 陆龟蒙《又次前韵酬广文》:“玄堪教凤集,书好换鹅羣。”⒉即鹅群帖。明 虞堪《赠倪云镇》诗:“尚想君家清閟阁,临池谁见搨《鹅羣》。”清 查慎行《送陈子文出守石阡》诗之五:“碑版光传照裔文,临池妙手继《鹅羣》。”参见“鹅羣帖”
- 17.
鹅群释义:⒈成群的鹅。特指 晋 王羲之 书《道德经》所换之群鹅。典出《晋书·王羲之传》:“又 山阴 有一道士,养好鹅, 羲之 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羣相赠耳。’ 羲之 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唐 刘长卿 《过包尊师山院》诗:“《道经》终为写,不虑惜鹅羣。” 唐 陆龟蒙 《又次前韵酬广文》:“玄堪教凤集,书好换鹅羣。”⒉即鹅群帖。 明 虞堪 《赠倪云镇》诗:“尚想君家清閟阁,临池谁见搨《鹅羣》。” 清 查慎行 《送陈子文出守石阡》诗之五:“碑版光传照裔文,临池妙手继《鹅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