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嫡派 嫡派的意思
pài

嫡派

简体嫡派
繁体
拼音dí pài
注音ㄉ一ˊ ㄆㄞ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í,(1) 封建宗法制度中指正妻。【组词】:嫡庶。(2) 正妻所生的。【组词】:嫡子。嫡出(正妻所生,区别于“庶出”)。(3) 亲的,血统最近的,封建宗法制度下家庭的正支。【组词】:嫡亲。嫡嗣。(4) 系统最近的,正统的。【组词】:嫡系。嫡派。嫡传。

pài,(1) 水的支流。【例句】:九派(指长江支流之多)。(2) 一个系统的分支。【组词】:派系。派别。派性。党派。(3) 作风,风度。【组词】:正派。气派。派势。派头。(4) 分配,指定。【组词】:派赴。派驻。派遣。委派。(5) 指摘。【组词】:派不是。(6) 量词(❶用于派别,如“两派的意见争论不休”;❷用于景色、气象、语言等,前面用“一”字,如“一派胡言”、“好一派北国风光”)。

基本含义

指家族中的合法继承人,也泛指具有合法地位或地位高的派别。

嫡派的意思

嫡派 [dí pài]

1. 见“嫡系”

[ direct line of descent; ]

2. 得到传授人亲自传授的一派(多指技术、武艺)

少林武术嫡派弟子。

[ disciple taught by the mas-ter; ]

嫡派 引证解释

⒈ 指家族相传的正支。

《水浒传》第二二回:“我只闻江湖上人传説 沧州 横海郡 柴大官人 名字,説他是大 周 皇帝嫡派子孙。”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训女》:“内有夫人 甄氏,乃 魏 朝 甄皇后 嫡派。”

⒉ 指学术、技艺等相传的正宗。

明 徐用检 《<仁山先生文集>序》:“仁山先生 盖得之 何子恭、王会之 二先生之传,而为 朱 学之嫡派也。”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今 兴復 白云观 道人 王莱阳,乃其嫡派。”


国语词典

嫡派 [dí pài]

⒈ 一个系统传下的正支。

《三国演义·第一〇回》:「郭嘉荐光武嫡派子孙,淮南成德人,姓刘,名晔,字子阳。」

嫡系


嫡派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嫡系释义:正支。喻指在政治 集团的派系中,与派系首脑人物最亲近的人或力量。与“旁支”相对。
    • 2.
      直系释义:⒈有直接血统关系的亲系。 ⒉北洋军阀派系之一。因首领冯国璋为直隶(今河北)人,故名。先后以冯国璋、曹锟、吴佩孚为首领,1927年直系势力被消灭。

嫡派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传嗣释义:⒈承继家业、爵位。⒉谓嫡派承传。
    • 2.
      嫡传释义:嫡派相传。指某种 学术、技艺等一代一代直接传授,含有正统的意思。
    • 3.
      嫡派释义:⒈嫡系:嫡派子孙。⒉得到传授人亲自传授的一派(多指技术、武艺):嫡派真传。
    • 4.
      掗靶释义:亦作“掗摆”。 把持;摆布。明 高明《琵琶记·几言谏父》:“不想道相掗靶,这做作难禁架。”明 高明《琵琶记·两贤相遘》:“但得他似你能掗靶,我情愿让他居他下。”明 徐渭《南词叙录》:“掗摆,把持也。今人云‘掗摆不下’,即此二字。”明 徐复祚《投梭记·鬻女》:“既然是嫡派根芽,为甚的卖向他方,将他掗靶。”
    • 5.
      支庶释义:宗法制度谓嫡子以外的旁支。 《诗·小雅·白华序》“以孽代宗”汉 郑玄 注:“孽,支庶也;宗,适子也。”孔颖达 疏:“以适子比根干,庶子比支孽。”《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天子支庶子为王,王子支庶为侯,百有餘焉。”《周书·豆卢宁传》:“其先本姓 慕容 氏,前燕 之支庶也。”《红楼梦》第二回:“可惜这 林 家支庶不盛,子孙有限,虽有几门,却与 如海 俱是堂族而已,没甚亲支嫡派的。”
    • 6.
      正宗释义:⒈原指佛教各派的创建者所传下来的嫡派,后来泛指正统派。 ⒉属性词。正统的;真正的:正宗川菜。
    • 7.
      正统释义:⒈旧指封建王朝先后相承的系统。⒉指党派、学派等从创建以来一脉相传的嫡派。⒊符合正统的:他的思想很正统。⒋明英宗(朱祁镇)年号(公元1436—1449)。

嫡派(dipa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嫡派是什么意思 嫡派读音 怎么读 嫡派,拼音是dí pài,嫡派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嫡派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