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李下 李下的意思
xià

李下

简体李下
繁体
拼音lǐ xià
注音ㄌㄧˇ ㄒㄧㄚ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ǐ,(1) 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例句】:李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投桃报李。李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喻为人只要忠诚、正直一定会感动别人)。(2) 姓。(3) 通“理”。(①古代狱官,法官。②道理,规律。③惩治。④星名。)

xià,(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组词】:下层。下款。(2) 等级低的。【组词】:下级。下品。下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3) 方面,方位。【例句】:两下都同意。(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组词】:下卷。下次。下限。(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组词】:下山。下车。下马。下达。(6) 使降落。【组词】:下半旗。下棋。(7) 进入。【组词】:下海。(8) 投送。【组词】:下书。(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组词】:下班。下课。(10) 谦辞。【组词】:在下。下官。(11) 颁布。【组词】:下令。(12) 攻克。【组词】:攻下。(13) 卸掉。【组词】:下货。把他的枪下了。(14) 用,投入精力。【组词】:下工夫。(15) 退让。【组词】:争执不下。(16) 做出判断。【组词】:下结论。(17) 量词,指动作次数。【组词】:打三下。(18)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下”、“言下”;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下”、“年下”)。(19)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下”、“培养下”;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下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下去”、“停下来”)。(20) 少于。【例句】:不下二百人。(21) 动物生产。【组词】:鸡下蛋。

基本含义

指因罪恶之事而受到怀疑或责备的人。

李下的意思

李下 [lǐ xià]

1. 李子树下。谓嫌疑之地。

李下 引证解释

⒈ 李子树下。谓嫌疑之地。参见“李下瓜田”。

南朝 陈 徐陵 《谢儿报坐事付治中启》:“拾金樵路,高士所羞;整冠李下,君子斯慎。”
宋 黄庭坚 《鹧鸪天·明日独酌自嘲呈史应之》词:“淫坊酒肆狂居士,李下何妨也整冠。”


国语词典

李下 [lǐ xià]

⒈ 比喻嫌疑之地。参见「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条。

宋·黄庭坚〈鹧鸪天·万事令人心骨寒〉词:「淫坊酒肆狂居士,李下何妨也整冠。」


李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展轮释义:转轮。多指启程出行。明 高濂《二郎神·代妓谢双送别瀑泉王孙》套曲:“芳草恋王孙,遍天涯,付展轮。”《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九回:“到了明天,发行李下船,下午时展轮出口。”
    • 2.
      正冠纳履释义:端正帽子,穿好鞋子。古时讲李树下不要弄帽子,瓜田里不要弄鞋子,以避免有偷李摸瓜的嫌疑。亦作“正冠李下”。
    • 3.
      清卿释义:⒈对 北齐 太常少卿 袁聿脩 的敬称。《北史·袁聿脩传》:“初,聿脩 为尚书郎十年,未曾受升酒之遗。尚书 邢邵 与 聿脩 旧款,每省中语戏,常呼 聿脩 为清郎。大寧 初,聿脩 以太常少卿出使巡省,仍令考校官人得失。经 兖州,时 邢卲 为刺史,别后,送白紬为信。聿脩 不受,与 邢卲 书云:‘今日倾过,有异常行,瓜田李下,古人所慎,愿得此心,不貽厚责。’邵 亦欣然领解,报书云:‘老夫忽忽,意不及此,敬承来旨,吾无间然。弟昔为清郎,今日復作清卿矣。’”⒉借指清白廉洁的官吏。清 吴伟业《赠阳羡陈定生》诗:“茶有一
    • 4.
      瓜李之嫌释义:比喻处在嫌疑的境地。《 旧唐书·柳公权传》:“瓜李之嫌,何以户晓?” 瓜李:瓜田李下。
    • 5.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释义:比喻避嫌疑。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 6.
      瓜田之嫌释义:犹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 7.
      瓜田李下释义:古诗《君子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经过瓜田,不弯下身来提鞋,免得人家怀疑摘瓜;走过李树下面,不举起手来整理帽子,免得人家怀疑摘李子。后用“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 8.
      道不得释义:⒈亦作“道不的”。犹言岂不有这话、可不是这样说的吗。往往在引用陈言旧话作反诘语气时用之。《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道不得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元 马致远《耍孩儿·借马》套曲:“他又不是不精细。道不得他人弓莫挽,他人马休骑。”元 武汉臣《老生儿》第二折:“你从小里也该把孩儿教;怎生由他恁撒拗,道不的‘家富小儿骄’。”元 李致远《还牢末》第一折:“你也姓 李,我也姓 李,道不的‘一般树上两般花,五百年前是一家。’”⒉说不得;说不上。元 马致远《青衫泪》第二折:“你好下得 白解元,闪下我女少年,道不得
    • 9.
      马后驴前释义:犹言瓜田李下。

李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展轮释义:转轮。多指启程出行。明 高濂《二郎神·代妓谢双送别瀑泉王孙》套曲:“芳草恋王孙,遍天涯,付展轮。”《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九回:“到了明天,发行李下船,下午时展轮出口。”
    • 2.
      正冠纳履释义:端正帽子,穿好鞋子。古时讲李树下不要弄帽子,瓜田里不要弄鞋子,以避免有偷李摸瓜的嫌疑。亦作“正冠李下”。
    • 3.
      清卿释义:⒈对 北齐 太常少卿 袁聿脩 的敬称。《北史·袁聿脩传》:“初,聿脩 为尚书郎十年,未曾受升酒之遗。尚书 邢邵 与 聿脩 旧款,每省中语戏,常呼 聿脩 为清郎。大寧 初,聿脩 以太常少卿出使巡省,仍令考校官人得失。经 兖州,时 邢卲 为刺史,别后,送白紬为信。聿脩 不受,与 邢卲 书云:‘今日倾过,有异常行,瓜田李下,古人所慎,愿得此心,不貽厚责。’邵 亦欣然领解,报书云:‘老夫忽忽,意不及此,敬承来旨,吾无间然。弟昔为清郎,今日復作清卿矣。’”⒉借指清白廉洁的官吏。清 吴伟业《赠阳羡陈定生》诗:“茶有一
    • 4.
      瓜李之嫌释义:比喻处在嫌疑的境地。《 旧唐书·柳公权传》:“瓜李之嫌,何以户晓?” 瓜李:瓜田李下。
    • 5.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释义:比喻避嫌疑。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 6.
      瓜田之嫌释义:犹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 7.
      瓜田李下释义:古诗《君子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经过瓜田,不弯下身来提鞋,免得人家怀疑摘瓜;走过李树下面,不举起手来整理帽子,免得人家怀疑摘李子。后用“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 8.
      道不得释义:⒈亦作“道不的”。犹言岂不有这话、可不是这样说的吗。往往在引用陈言旧话作反诘语气时用之。《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道不得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元 马致远《耍孩儿·借马》套曲:“他又不是不精细。道不得他人弓莫挽,他人马休骑。”元 武汉臣《老生儿》第二折:“你从小里也该把孩儿教;怎生由他恁撒拗,道不的‘家富小儿骄’。”元 李致远《还牢末》第一折:“你也姓 李,我也姓 李,道不的‘一般树上两般花,五百年前是一家。’”⒉说不得;说不上。元 马致远《青衫泪》第二折:“你好下得 白解元,闪下我女少年,道不得
    • 9.
      马后驴前释义:犹言瓜田李下。

李下造句

1.领导决定让小李下基层锻炼,可他硬说是排挤他,真是不识抬举!

2.领导决定小李下基层锻炼,是为他增长才干,成为提拔对象,可他说这是排挤他,这个人真是不识抬举。

3.在保密部门工作一定要谨言慎行,避免瓜田李下之嫌。

4.她做事十分谨慎,绝不让自己处于瓜田李下的情况中。

5.只要自己行得正,就是在瓜田李下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6.为了避免瓜田李下惹是非,经理从不单独与女同事出游。

7.咱们赶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免得有瓜田李下之嫌。

8.我处事光明磊落,为所当为,无惧瓜田李下之嫌。

9.这事本与我无关,只因瓜田李下,招惹了许多闲言闲语。

10.考试时东张西望,就难免有瓜田李下的作弊嫌疑。

11.这次弊案,凡有瓜田李下之嫌的人,都被警方传讯了。

12.他行为谨慎,总是主动避免瓜田李下

李下(lixi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李下是什么意思 李下读音 怎么读 李下,拼音是lǐ xià,李下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李下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