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同致 同致的意思
tóngzhì

同致

简体同致
繁体
拼音tóng zhì
注音ㄊㄨㄥˊ ㄓ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óng tòng,(1) 一样,没有差异;相同。同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同侪(同辈)。同庚(同岁)。同年。同胞。同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同仁(同人)。同仇敌忾。同工异曲。同室操戈。情同手足。(2) 共,在一起(从事)。【组词】:共同。同学。同步。殊途同归。同舟共济。(3) 和,跟。【组词】:同流合污。(4) 姓。 ◎ 〔胡同〕见“胡”。

zhì,(1) 送给,给予。【例句】:致仕(退休)。致辞。致电。致力。致哀。致命。(2) 招引,使达到。【组词】:致病。致使。以致。专心致志。(3) 样子,情趣。【组词】:大致。别致。景致。兴(xìng )致。(4) 细密,精细。【组词】:致密。精致。

基本含义

共同达到某个目标或结果。

同致的意思

同致 [tóng zhì]

1. 犹同归。

2. 谓同样效命。

4. 神态相同。

同致 引证解释

⒈ 犹同归。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故君子百行,殊涂而同致。”
《晋书·乐志上》:“协时正统,殊涂同致。”

⒉ 谓同样效命。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於是见君亲之同致,知在三之如一。”
李善 注引《国语》:“人生於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食不长,非教不智,生之族也,故一事之,惟其所在,则致死矣。”

⒊ 神态相同。

清 曹寅 《北院鹤》诗:“四鹤不同致,翛然神逈超。”


国语词典

同致 [tóng zhì]

⒈ 同归,同一趋向。

《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故君子百行,殊涂而同致,循性而动,各附所安。」
《晋书·卷二二·乐志上》:「协时正统,殊涂同致。」

⒉ 一同效命。

《文选·王俭·褚渊碑文》:「于是见君亲之同致,知在三之如一。」


同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世官释义:古代某官职由一族世代承袭,谓之世官。《孟子·告子下》:“四命曰,士无世官,官事无摄,取士必得,无专杀大夫。”《汉书·五行志中之下》:“是时 公子遂 顓权,三桓 始世官,天戒若曰,自此之后,将皆为乱矣。”颜师古 注:“谓父子相继为卿也。”南朝 陈 徐陵《为王仪同致仕表》:“虚名靡实,世官非才;年力方强,不能辞退。”清 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始皇一》:“古者诸侯世国,而后大夫缘之以世官。”
    • 2.
      初服释义:⒈谓开始或首先履行、从事某项事务。《书·召诰》:“王乃初服。”孔 传:“言王新即政,始服行教化。”《大戴礼记·夏小正》:“初服于公田。古者公田焉者,古者先服公田而后服其田也。”⒉未入仕时的服装,与“朝服”相对。《楚辞·离骚》:“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復脩吾初服。”蒋骥 注:“初服,未仕时之服也。”南朝 陈 徐陵《为王仪同致仕表》:“便释朝衣,谨遵初服。”唐 刘长卿《送薛承矩秩满北游》诗:“知君喜初服,祗爱此身閒。”清 赵翼《陕游不果述怀》诗:“一从初服返茅斋,屡接郇笺老眼揩。”⒊山嫁前穿的衣服。三国 魏
    • 3.
      参政党释义:在中国,指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各民主党派。 是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友党。它们参政的基本点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 4.
      年力释义:年龄与精力。南朝 宋 范晔《乐游应诏诗》:“闻道虽已积,年力互頽侵。”南朝 陈 徐陵《为王仪同致仕表》:“虚名靡实,世官非才,年力方强,不能辞退。”清 薛福成《保荐使才疏》:“以上三员,年力均富。”
    • 5.
      方鲠释义:方正耿直。《宋书·蔡廓传》:“﹝ 廓 ﹞以方鯁闲素,为 高祖 所知。”《明史·沉鲤传》:“帝亦嫌 鲤 方鯁,因 鲤 乞休,遽命与 一贯 同致仕。”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红玉》:“翁年近六旬,性方鯁,而家屡空。”周素园《贵州民党痛史》第六章:“﹝ 谭西庚 ﹞为人方鯁,遇大事慷慨肩任,风骨棱棱。”
    • 6.
      殊途同致释义:殊途同致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 7.
      钦年释义:敬重年长者。 《魏书·尉元传》:“夫尊老尚更,列圣同致;钦年敬德,绵哲齐轨。”

同致(tongz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同致是什么意思 同致读音 怎么读 同致,拼音是tóng zhì,同致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同致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