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游 [hǎo yóu]
1. 喜好游乐。
3. 喜好游说,作说客。
好游 引证解释
⒈ 喜好游乐。
引《淮南子·道应训》:“卢敖 曰:‘ 敖 幼而好游,至长不渝。’”
⒉ 喜好游说,作说客。
引《孟子·尽心上》:“子好游乎?吾语子游。”
朱熹 集注:“游,游説也。”
好游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争奇释义:竞相逞其奇特。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七:“晚年好游,所到 黄山、白岳、罗浮 ……觉山水各自争奇,无重复者。”清 赵翼《瓯北诗话·黄山谷诗三》:“诗果意思沉着,气力健举,则虽和谐圆美,何尝不沛然有餘?若徒以生僻争奇,究非大方家耳。”
- 2.
喜游释义:喜好游荡。
- 3.
国子祭酒释义:古代学官名。晋武帝 咸宁 四年设,以后历代多沿用。为国子学或国子监的主管官。晋 傅咸《赠何劭王济》诗序:“朗陵公 何敬祖,咸 之从内兄,国子祭酒 王武子,咸 从姑之外孙也。”唐 张说《素盘盂铭序》:“国子祭酒 韦公 好游山水。”《红楼梦》第四回:“这 李氏 亦係 金陵 名宦之女,父名 李守中,曾为国子祭酒。”清 光绪 三十二年,设学部,改“国子祭酒”为“学部尚书”。参见“祭酒”。
- 4.
好弄释义:爱好游戏。
- 5.
好游释义:⒈喜好游乐。⒉喜好游说,作说客。
- 6.
济胜具释义:指能攀越胜境、登山临水的好身体。 语出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栖逸》:“许掾 好游山水,而体便登陟,时人云,许 非徒有胜情,实有济胜之具。”清 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五:“钓臺、西臺,两峰并峙,高出层霄,余无济胜具,不克登其巔。”亦作“济胜资”。
- 7.
游逸释义:⒈犹游乐。《南史·陈南康愍王方泰传》:“方泰 少粗獷,与诸恶少年羣聚,游逸无度,文帝 以 南康王 故,特宽宥之。”《南史·周宝安传》:“以贵公子骄蹇游逸,好狗马,乐驱驰,靡衣媮食。”⒉亦作“游佚”。犹游乐。汉 应劭《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狗作变怪》:“游逸无度,不卹国政。”唐 戴叔伦《早春曲》:“儂家少年爱游逸,万里轮蹄去无跡。”明 陆采《明珠记·拒奸》:“暂赐餘閒,高情懒去游逸,金鱼乍解还家乐,掩竹扉车马无迹。”《禅真逸史》第四十回:“勿使妻妾近尼释而多勃谿,勿使子孙好游佚而无生计。”
- 8.
游醼释义:同“游宴”。 嬉游聚饮;交游宴饮。汉 枚乘《七发》:“越 女侍前,齐 姬奉后,往来游醼,纵恣于曲房隐间之中。”醼,一本作“讌”。清 徐士銮《宋艳·瑕纇》:“韩世忠 晚年,好游醼,常赴诸统制之请,莫不以妻妾劝酒,必酣醉而后归。”参见“游宴”。
- 9.
睡王释义:契丹 主 述律 的绰号。《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二》:“述律 立,改元 应历,号 天顺皇帝 ……畋猎好饮酒,不恤国事,每酣饮,自夜至旦,昼则常睡,国人谓之睡王。”《资治通鉴·后周太祖广顺元年》:“契丹 主年少,好游戏,不亲国事;每夜酣饮,达旦乃寐,日中方起,国人谓之睡王。”
- 10.
絶国释义:⒈极其辽远之邦国。⒉谓封国无后嗣继承被废除。更多解释极其辽远之邦国。《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因前使絶国功,封 騫 博望侯。”南朝 梁 江淹《别赋》:“况 秦 吴 兮絶国,復 燕 宋 兮千里。”唐 谷神子《博异志补编·薛淙》:“病僧年二十时,好游絶国。服药休粮,北至 居延,去海三五十里。”瞿秋白《<饿乡纪程>跋》:“何况孑然飘零,远去故乡,来此绝国。”谓封国无后嗣继承,被废除。《后汉书·皇后纪上·光武郭皇后》:“郭氏 侯者凡三人,皆絶国。”
- 11.
胥命释义:⒈本为诸侯相见,约言不誓。《春秋·桓公三年》:“夏,齐侯、卫侯 胥命于 蒲。”杜预 注:“胥命者,诸侯相见,约言而不歃血。”《荀子·大略》:“不足於行者,説过;不足於信者,诚言。故《春秋》善胥命,而《诗》非屡盟,其心一也。”⒉泛指相约。宋 叶适《中塘梅林天下之盛也聊伸鄙述启好游者》诗:“羣帝胥命游,众仙儼相趋。”
- 12.
谢灵运释义:(385—433)南朝宋诗人,东晋名将谢玄之孙,世称谢康乐,又称谢客。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移籍会稽(今浙江绍兴)。好游山玩水,作品也多以山水为题材,语言精巧富丽,刻画入微,时常夹杂一些佛教和道家的玄学词句,开文学史上山水诗一派。有《谢康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