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南凉 南凉的意思
nánliáng

南凉

简体南凉
繁体南涼
拼音nán liáng
注音ㄋㄢˊ ㄌ一ㄤ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nán nā,(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组词】:南北。南方。南面。南国(指中国南部)。南陲(南部边疆)。南极。南半球。(2) 姓。 ◎ 〔南无(mó)〕佛教用语,意思是合掌稽首,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常加于佛、菩萨名的前面,如“南南阿弥陀佛”、“南南观世音菩萨”。

liáng liàng,(1) 温度低。【组词】:凉快。凉爽。凉意。凉气。阴凉。凉丝丝。凉亭。荒凉。(2) 喻灰心,失望。【例句】:听到这消息,我凉了半截。(3) 中国西晋末年至北魏,各族统治者在西北地区建立的割据政权。【例句】:五凉(前、后、南、北、西)。(1) 放一会儿,使温度降低。【例句】:把开水凉一凉再喝。

基本含义

指一个地方或组织的衰败和灭亡。

南凉的意思

南凉 [nán liáng]

1. 东晋时列国之一。鲜卑族秃发乌孤起西平,公元397年称西平王,据广武。其弟傉檀,又称凉王,史称南凉。其地有今甘肃、青海各一部分。公元414年为西秦所灭。参阅《晋书·安帝纪》、《晋书·地理志上》。

南凉 引证解释

⒈ 东晋 时列国之一。 鲜卑 族 秃发乌孤 起 西平,公元397年称 西平王,据 广武。其弟 傉檀,又称 凉王,史称 南凉。其地有今 甘肃、青海 各一部分。公元414年为 西秦 所灭。参阅《晋书·安帝纪》、《晋书·地理志上》。


国语词典

南凉 [nán liáng]

⒈ 朝代名。(西元397~414)​与东晋同时的十六国之一。鲜卑人秃发乌孤叛后凉,称西平王,至其弟傉檀,又称凉王,史称为「南凉」。后为西秦所灭。


南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凉释义:指 晋 和 南朝 宋 时北方十六国中的 前凉、后凉、西凉、北凉、南凉。其地均在 甘肃 境内,后借指 甘肃 一带。
    • 2.
      五胡十六国释义:旧史称 匈奴、鲜卑、羯、氐、羌 五个少数民族及其所建的十六个割据政权。有五 凉(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二 赵(前赵、后赵)、三 秦(前秦、后秦、西秦)、四燕(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成汉。始于 晋 永兴 元年(公元304年),南朝 宋 元嘉 十六年(公元439年)讫,历一百三十五年。
    • 3.
      十六国释义:(304—439)自西晋末年到北魏统一北方,中国匈奴、鲜卑、氐、羌、羯等少数民族先后在北方和巴蜀建立政权,有前赵、后赵、前燕、后燕、南燕、后凉、南凉、北凉、前秦、后秦、西秦、夏、成汉,及汉族建立的前凉、西凉、北燕,共十六个,史称十六国。
    • 4.
      南凉释义:东晋 时列国之一。鲜卑 族 秃发乌孤 起 西平,公元397年称 西平王,据 广武。其弟 傉檀,又称 凉王,史称 南凉。其地有今 甘肃、青海 各一部分。公元414年为 西秦 所灭。参阅《晋书·安帝纪》、《晋书·地理志上》。
    • 5.
      济南凉面释义:济南凉面凉面,是夏令食用的面条,济南也叫“麻汁面”,是济南传统的面食。
    • 6.
      秃发匹孤释义:一名疋孤,生于东汉末年,是河西鲜卑一部的首领,亦是后来五胡十六国时期南凉开国君主秃发乌孤的八世祖。
    • 7.
      街亭释义:⒈亦称“街泉亭”。 古地名。故址在今 甘肃省 庄浪县 东南。公元228年,诸葛亮 出师 祁山,先锋 马谡 为 魏 将 张郃 战败于此。《后汉书·郡国志五》:“略阳 有 街泉亭。”《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魏明帝 西镇 长安,命 张郃 拒 亮,亮 使 马謖 督诸军在前,与 郃 战于 街亭。”康有为《大同书》乙部第一章:“蜀 一伐 魏,诸葛 则败 街亭。”⒉古地名。在今 甘肃省 永登县 北。东晋 时,秃发乌孤 与 吕光 战于此。北魏 崔鸿《十六国春秋·南凉·秃发乌孤》:“太初 元年正月,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

南凉(nanli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南凉是什么意思 南凉读音 怎么读 南凉,拼音是nán liáng,南凉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南凉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