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大鼓 大鼓的意思

大鼓

简体大鼓
繁体
拼音dà gǔ
注音ㄉㄚˋ ㄍㄨ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à dài,(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组词】: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例句】: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组词】:大局。大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组词】:不大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组词】:老大。(6) 敬辞。【组词】:大作。大名。大手笔。(7) 时间更远。【组词】:大前年。(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组词】:大概。大凡。(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1) 古通“太”。(2) 古通“泰”。

gǔ,(1) 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例句】:鼓乐(yuè)。鼓角(jiǎo)。大鼓。(2) 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组词】:耳鼓。石鼓。(3)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组词】:鼓吹。鼓噪。(4) 发动,使振作起来。【组词】:鼓励。鼓动。鼓舞。一鼓作气。(5) 高起,凸出。【组词】:鼓包。鼓胀。(6) 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

基本含义

大鼓是指一种乐器,也用来比喻被人大肆宣传、宣扬的事物。

大鼓的意思

大鼓 [dà gǔ]

1. 最大和发音最深沉的军乐队和管弦乐队用鼓。

[ bass drum; ]

2. 曲艺的一种,表演者连说带唱,以鼓、板、三弦等伴奏。由于地区和方言、曲调的区别,分京韵大鼓、山东大鼓、湖北大鼓等。

[ story-telling with drum accompaniment; ]

大鼓 引证解释

⒈ 打击乐器。(1)大型鼓类的俗称。常指我国民间吹打乐、锣鼓乐、秧歌和戏曲音乐中使用的大堂鼓。鼓框四周有铜环,平悬于鼓架。(2)军乐队及管弦乐队中的大军鼓。发音低沉宏大。

⒉ 见“大鼓书”。


国语词典

大鼓 [dà gǔ]

⒈ 一种曲艺。以韵文演唱故事,其间夹有说白,常有三弦、板鼓及响板伴奏。流行很广,遍及全国。常与地区方言、曲调相结合,而有不同的名称。

如:「京韵大鼓」、「梅花大鼓」、「山东大鼓」、「东北大鼓」。

⒉ 乐器名:(1)​ 中式大鼓,木制鼓框,中部略宽,成桶型。两面蒙牛皮或羊皮,鼓面直径约一百公分,两面皆可击打。演奏时,悬在木制的三脚架上,用於戏曲、歌舞或独奏。(2)​ 西式大鼓,构造和小鼓一样,体积较大,无响弦装置,直径约四十公分。鼓槌以毡毛、毛片、布或皮革包扎而成。演奏时,挂在胸前,或放于鼓架上。原只用于军乐中,后来才用于管弦乐上。


大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弦释义:弦乐器,木筒两面蒙蟒皮,上端有长柄,有三根弦。 分大三弦和小三弦两种,大三弦又叫大鼓三弦,用作大鼓书的伴奏乐器;小三弦又叫曲弦,用作昆曲、弹词等的伴奏乐器。通称弦子。
    • 2.
      东北大鼓释义:曲艺中大鼓的一种。也叫辽宁大鼓。
    • 3.
      乐亭调释义:见“乐亭大鼓”。
    • 4.
      书帽释义:快书、大鼓等曲种演员在演唱长篇说部或正曲前加唱的小段。作用类似弹词的开篇。
    • 5.
      二簧释义:同“二黄”。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封召》:“咸丰 以后,专重二簧,近则并重秦腔。”老舍《四世同堂》二十三:“他还会唱几句二簧,一两折奉天大鼓,和几句相声!”
    • 6.
      云鼛释义:有云形图饰,悬在高处的大鼓。
    • 7.
      京音大鼓释义:见“京韵大鼓”。
    • 8.
      京韵大鼓释义:曲艺,大鼓的一种,形成于北京,流行北方各地。
    • 9.
      偏好释义:⒈恰巧:我正去他家找他,偏好在街上碰见了。 ⒉对某种事物特别爱好:在曲艺中他偏好京韵大鼓。防止凭个人的偏好处理问题。
    • 10.
      凌霄殿释义:神话传说中天君 玉皇大帝 的宫殿。《一九五八年曲艺选·西河大鼓<五千一>》:“虽然说通不到凌霄殿,活神仙看见也眼馋。”
    • 11.
      刘宝全释义:京韵大鼓演员。原名毅民,河北深县(今深州)人。初在农村说唱木板大鼓,后到天津,先后师从宋五、胡十、霍明亮。从其他曲种和戏曲艺术中吸取养料,依照北京语音创造了京韵大鼓。嗓音宏亮清脆,唱腔丰富多变,世称“刘派”。代表作有《长坂坡》、《大西厢》等。
    • 12.
      北京曲剧释义:戏曲剧种。 流行于北京。20世纪50年代初,以单弦的曲牌为主,吸收京韵大鼓、梅花大鼓等唱腔,从小戏形式发展为戏曲剧种。常用曲调有〔太平年〕、〔云苏调〕、〔湖广调〕等。剧目有《妇女代表张桂蓉》、《杨乃武与小白菜》等。
    • 13.
      单口释义:属性词。曲艺的一种表演形式,只有一个演员进行表演,如京韵大鼓、山东快书、单口快板等。
    • 14.
      县鼓释义:⒈古代庙堂用的大鼓。⒉比喻海涛轰鸣。
    • 15.
      和应释义:⒈指车铃之声相应。《大戴礼记·保傅》:“升车则闻和鸞之声……在衡为鸞,在軾为和,马动而鸞鸣,鸞鸣而和应。”王聘珍 解诂:“和、鸞,皆铃也,所以为车行节者。”参见“和鸞”。⒉和气感应。《宋史·乐志十二》:“嘉荐报本,於以祈年。诚格和应,神娭福延。”⒊犹应和。相呼应。《尔雅·释乐》“大鼓谓之鼖,小者谓之应”郝懿行 义疏引 三国 魏 孙炎 云:“和应大鼓也。”
    • 16.
      咎鼓释义:大鼓。
    • 17.
      坐弦释义:旧时北方的一些曲种如京韵大鼓、梅花大鼓、西河大鼓、单弦、天津时调等演出时,常有一名三弦乐师在后台等候,称“坐弦”。遇演员无弦师或固定弦师未到场时,便由坐弦顶替。
    • 18.
      大鼓书释义:曲艺的一种。 由一人自击鼓、板演唱,一至数人用三弦等乐器伴奏。唱词多采用民间流传的历史故事等,用韵文编成。一般认为 清 初形成于 山东、河北 的农村。主要流行于北方,兼及 长江 和 珠江 流域的部分地区。因地区、方言和曲调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京韵大鼓、乐亭大鼓、东北大鼓、山东大鼓、湖北大鼓、广西大鼓等,总称为大鼓书,简称大鼓。
    • 19.
      大鼓释义:曲艺的一种,用韵文演唱故事,夹有少量说白,用鼓、板、三弦等伴奏。流行地区很广,因地区和方言、曲调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京韵大鼓、乐亭大鼓、山东大鼓、湖北大鼓等。因伴奏乐器的不同又可分为梨花大鼓、铁片大鼓等。
    • 20.
      布鼓雷门释义:在雷门前击布蒙的鼓。比喻在高手面前卖弄本领,贻笑大方。《汉书·王尊传》:“毋持布鼓过雷门。” 雷门:古代浙江会稽的城门,雷门前有大鼓,据说击之其声可传至洛阳。

大鼓(dag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大鼓是什么意思 大鼓读音 怎么读 大鼓,拼音是dà gǔ,大鼓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大鼓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