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古 [dá gǔ]
1. 谓世代兴旺发达。
达古 引证解释
⒈ 谓世代兴旺发达。
引元 柯丹丘 《荆钗记·受钗》:“好罕物!昔日 汉 梁鸿 聘 孟光 荆釵,至今遗下,岂不是达古之家?”
达古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古德释义:佛教徒对年高有道的高僧的尊称。 《景德传灯录·诸方广语》:“先贤古德,硕学高人,博达古今,洞明教网。”《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若非仙官謫降,便是古德转生。”
- 2.
夏楚释义:⒈古代学校两种体罚越礼犯规者的用具。 后亦泛指体罚学童的工具。《礼记·学记》:“夏、楚二物,收其威也。”郑玄 注:“夏,槄也;楚,荆也。二者所以扑挞犯礼者。”《明史·职官志二》:“有不率者,扑以夏楚;不悛,徙謫之。其率教者,有升堂积分超格叙用之法。课业倣书,季呈翰林院考校,文册岁终奏上。”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尔敢下,我且以夏楚扑尔。”⒉泛指用棍棒等进行体罚。多用于对未成年者。《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四年》:“后性庄严,颇达古今。金 主已立为太子,有过,尚切责之;及即位,始免夏楚。”清
- 3.
政术释义:政治方略。 《后汉书·安帝纪》:“举贤良方正、有道术之士,明政术、达古今,能直言极諫者,各一人。”唐 杜甫《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政术甘疎诞,词场媿服膺。”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谓‘以君权变法,则 欧 美 之政术器艺,可数年而尽举之。’”
- 4.
比要释义:周 代统计人民户口及财产的簿籍。 《周礼·地官·小司徒》:“及三年则大比,大比则受邦国之比要。”郑玄 注:“大比,谓使天下更简閲民数及其财物也…… 郑司农 云:‘五家为比,故以比为名。今时八月案比是也。要,谓其簿。’”清 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不达古语而误解例》:“比要者,大比之簿籍也。”
- 5.
语例释义:用语的惯例。 清 俞樾《古书疑义举例·语缓例》:“昭 十六年《左传》:‘庸次比耦,以艾杀此地。’急言之,则是‘比耦以艾杀此地’耳。乃以‘比’上更加‘庸次’二字,杜 注遂训为用次更相从耦耕矣。皆由不达古人语例故也。按《方言》曰:‘庸、恣、比、侹、更、迭,代也。’庸、恣、比三字,即本《左传》。恣与次通。”
- 6.
通人达才释义:通人:指学识渊博的人;达才:通达事理的人才。指知识广博,通达古今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