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抵达 抵达的意思

抵达

简体抵达
繁体抵達
拼音dǐ dá
注音ㄉㄧˇ ㄉㄚ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ǐ,(1) 挡,拒,用力对撑着。【组词】:抵挡。抵制。抵抗。抵赖。(2) 顶撞,冲突,矛盾。【组词】:抵触。(3) 代替,相当,顶替。【组词】:抵押。抵偿。抵充。抵还(huán )。(4) 到达。【组词】:抵京。抵临。

dá,(1) 通。【组词】:四通八达。达德(通行天下的美德)。达人。达士(达人)。(2) 通晓。【组词】:洞达。练达。(3) 遍,全面。【例句】: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不计个人的得失)。(4) 到。【组词】:到达。抵达。通宵达旦。(5) 实现。【组词】:目的已达。(6) 传出来。【例句】:传(chuán)达。转(zhuǎn )达。(7) 得到显要的地位。【组词】:显达。达官贵人。(8) 姓。

基本含义

到达目的地或达到某个目标

抵达的意思

抵达 [dǐ dá]

1. 到达目的地。

他们乘飞机于子夜抵达。

[ arrive; ]

2. 到达,来到。

顺着这条小溪便可抵达洞湾村。

[ reach; ]

抵达 引证解释

⒈ 到达。

阿英 《<敌后日记>摘抄·一九四二年七月十四日》:“自 泰州 起行,至今日抵达军部。”
阿英 《<敌后日记>摘抄·一九四二年七月十四日》:“如无敌伪区,不绕道,则三五日即可抵达。”
詹安泰 《<李璟李煜词>前言》:“朱令贇 既然战死,他命 张洎 作腊丸帛书求救于 契丹,又不能抵达。”


国语词典

抵达 [dǐ dá]

⒈ 到达。

如:「坐了三、四个小时的车终于抵达了目的地。」

到达

动身 出发


抵达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到达释义:到了(某一地点、某一阶段):火车于下午3时到达北京。

抵达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出发释义:⒈离开原来所在的地方到别的地方去:出发日期还没有确定。收拾行装,准备出发。⒉考虑或处理问题时以某一方面为着眼点:从生产出发。从长远利益出发。
    • 2.
      动身释义:起程;出发:行李都打好了,明天早上就动身。
    • 3.
      起程释义:上路;行程开始:连夜起程。也作启程。

抵达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如期释义:按照期限:如期完成。 如期抵达目的地。
    • 2.
      安抵释义:平安抵达:全家于日前安抵广州。
    • 3.
      宣港释义:在航运业务中,货方在船舶驶离装货港还未抵达卸货港或目的港,或者未指定卸货港或目的港的情况下,以书面形式通知船方(或船长)明确的卸货港或目的港的行为。
    • 4.
      巧遇释义:凑巧遇到:抵达云南的当天,巧遇泼水节。
    • 5.
      战地释义:两军交战的地区,也用于比喻:战地医院。参赛队已大半抵达战地。
    • 6.
      抵达释义:到达:抵达目的地。
    • 7.
      日録释义:⒈史书记事的一种体例。记其事并记其时日。《公羊传·隐公元年》“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汉 何休 注:“於所闻之世……大夫卒,无罪者日録,有罪者不日,略之。”⒉指史官按日的记录。《宋史·周常传》:“陛下於灾暾可畏之候,暂停进对,亦人情之常;若著为定令,则必记於日録,传之史笔。”⒊犹日记。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四:“山谷 晚年作日録,题曰《家乘》。”阿英《敌后日记·<庙湾纪程>序》:“余自五月三十一日,离 泰州 前来军部……诸凡海陆河川,风雨晦暝,艰辛苦难,无不饱经。故抵达军本部 亭子港 以后,遂
    • 8.
      茅杆洞释义:从来凤古镇百福司出发,沿百牡公路(百福司镇至大河镇牡丹坪)向西北方向前行约5公里,即抵达茅杆洞。
    • 9.
      行经释义:⒈来月经。⒉行程中经过:火车从北京开出,行经天津抵达上海。
    • 10.
      西安事变释义:也叫双十二事变。1936年以张学良为首的国民党东北军和以杨虎城为首的国民党十七路军为逼迫蒋介石抗日在西安发动的事变。张、杨二人因受红军和人民抗日运动的影响,接受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蒋介石却亲至西安强令张、杨部队进攻红军。12月12日,张、杨扣留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这一事变,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周恩来、叶剑英等中共代表应张、杨电邀抵达西安,耐心说服有关各方,并同蒋介石进行了谈判,迫使蒋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条件。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
    • 11.
      金涛释义:明朝建立后,高丽派遣三名留学生抵达中国学习国学,金涛即为其中之一。

抵达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如期释义:按照期限:如期完成。 如期抵达目的地。
    • 2.
      安抵释义:平安抵达:全家于日前安抵广州。
    • 3.
      宣港释义:在航运业务中,货方在船舶驶离装货港还未抵达卸货港或目的港,或者未指定卸货港或目的港的情况下,以书面形式通知船方(或船长)明确的卸货港或目的港的行为。
    • 4.
      巧遇释义:凑巧遇到:抵达云南的当天,巧遇泼水节。
    • 5.
      战地释义:两军交战的地区,也用于比喻:战地医院。参赛队已大半抵达战地。
    • 6.
      抵达释义:到达:抵达目的地。
    • 7.
      日録释义:⒈史书记事的一种体例。记其事并记其时日。《公羊传·隐公元年》“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汉 何休 注:“於所闻之世……大夫卒,无罪者日録,有罪者不日,略之。”⒉指史官按日的记录。《宋史·周常传》:“陛下於灾暾可畏之候,暂停进对,亦人情之常;若著为定令,则必记於日録,传之史笔。”⒊犹日记。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四:“山谷 晚年作日録,题曰《家乘》。”阿英《敌后日记·<庙湾纪程>序》:“余自五月三十一日,离 泰州 前来军部……诸凡海陆河川,风雨晦暝,艰辛苦难,无不饱经。故抵达军本部 亭子港 以后,遂
    • 8.
      茅杆洞释义:从来凤古镇百福司出发,沿百牡公路(百福司镇至大河镇牡丹坪)向西北方向前行约5公里,即抵达茅杆洞。
    • 9.
      行经释义:⒈来月经。⒉行程中经过:火车从北京开出,行经天津抵达上海。
    • 10.
      西安事变释义:也叫双十二事变。1936年以张学良为首的国民党东北军和以杨虎城为首的国民党十七路军为逼迫蒋介石抗日在西安发动的事变。张、杨二人因受红军和人民抗日运动的影响,接受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蒋介石却亲至西安强令张、杨部队进攻红军。12月12日,张、杨扣留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这一事变,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周恩来、叶剑英等中共代表应张、杨电邀抵达西安,耐心说服有关各方,并同蒋介石进行了谈判,迫使蒋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条件。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
    • 11.
      金涛释义:明朝建立后,高丽派遣三名留学生抵达中国学习国学,金涛即为其中之一。

抵达造句

1.船离开基隆港后,一帆风顺地抵达高雄港。

2.哦!高速公路,咫尺天涯,轻松抵达任何地方。

3.他排除万难,安全抵达目的地。

4.有了这张通行证,你就可以畅通无阻地顺利抵达目的地。

5.语文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语文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语文好比一艘航船,它能载着我们抵达理想的彼岸;语文如同一面镜子,它能帮助我们征服旅途的艰险暗礁。

6.欣赏自己,你会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欣赏自己,你定会抵达成功的彼岸!走向超越的只有靠你自己。

7.快乐在打转,开心在跳舞;吉祥在笼罩,幸福在开花;好运在萦绕,健康在呵护;平安在祈福,财气在冲天;美好在张望,祝福在抵达。春节来到,祝你心宽体健心情好,万事如意乐逍遥!

8.因为毅力,我们不畏坎坷;因为毅力,我们顽强拼搏;因为毅力,我们一路狂奔,抵达成功的彼岸。

9.鸟儿坚持翱翔,可以飞临远方明亮的天空;鱼儿坚持游弋,可以抵达前方赤红的珊瑚;爱迪生坚持试验,才能够点燃黑暗中的一盏灯。而我坚持向目标前进,是因为我坚信,它可以让生活更加精彩。

10.不要因暂时的挫折心灰意冷,只要不断调整心态,不停下脚步,最终能抵达终点。

11.两点之间未必直线最短,有时迂回曲折能够更快地抵达终点。

12.由此,成功没有捷径,抵达光明的前景,必须穿越一段灰暗的里程。

13.因为有你,惊鸿一瞥中,一种竞技的姿态悄然抵达生命的主题。

14.有人说,这世间的风景,非要亲历才会有深刻的感触。而我却以为,梦里抵达的地方,同样可以真实刻骨。

15.抵达终点那一刻,所有的心花悄然绽放,芳香四溢,迎面扑鼻。

16.如果你不能十分的努力,那么你的努力永远不能抵达天才的层面。

17.当我们抵达目的地时,天已经黑了。

18.我也相信他没有远去,他总会归来,抵达我心,与我相亲相爱,永不分开。

19.书籍如一艘航船,它能引领我们抵达知识王国。

20.所谓的执念也许只是虚妄,所谓的抵达也不过是终点。

抵达(did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抵达是什么意思 抵达读音 怎么读 抵达,拼音是dǐ dá,抵达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抵达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