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居 [dì jū]
1. 天帝、天子所居之处。亦指京都。
帝居 引证解释
⒈ 天帝、天子所居之处。亦指京都。
引《文选·扬雄<甘泉赋>》:“配帝居之 悬圃 兮,象 泰壹 之威神。”
张铣 注:“悬圃 在 崑崙山 上,天帝所居处也。”
《文选·张衡<西京赋>》:“重门袭故,姦宄是防,仰福帝居,阳曜阴藏。”
薛综 注:“帝居,谓 太微宫,五帝所居。”
南朝 陈后主 《入隋侍宴应诏》诗:“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
国语词典
帝居 [dì jū]
⒈ 天帝或天子所居住的地方。亦用来指京都。
引《文选·扬雄·甘泉赋》:「配帝居之县圃兮,象泰壹之威神。」
《文选·张衡·西京赋》:「重门袭固,奸宄是防,仰福帝居,阳曜阴藏。」
帝居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九户释义:⒈九门。 古代明堂或天子路寝皆有九室,室有一门,共九门。⒉道教指天帝居住的地方。
- 2.
乾清宫释义:宫殿名。在 北京 故宫内。建于 明 永乐 十八年。清 康熙 前,为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之处。雍正 以后,皇帝移居 养心殿,但仍在此处理政务。明 刘若愚《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乾清门 外,左右金狮二,入门丹陛至 乾清宫 大殿,其扁曰‘敬天法祖’四字。”
- 3.
侍帝晨释义:道家称侍奉天帝的仙官、侍从。晨,通“宸”,帝居。
- 4.
倚庐释义:⒈古人为父母守丧时居住的简陋棚屋。《左传·襄公十七年》:“齐 晏桓子 卒,晏婴 麤縗斩,苴絰、带、杖,菅屨,食鬻,居倚庐,寝苫、枕草。”《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六年》:“﹝三月,﹞癸酉,太后殂。帝居倚庐,朝夕进一溢米。”《清史稿·宣宗纪三》:“甲戌,皇太后崩……上居倚庐,席地寝苫。”⒉谓父母倚靠庐舍盼子归来。明 陈继儒《读书镜》卷四:“世之宦游者多矣,啣命千里,亲老不获从,甚则倚庐陟屺,目穷心折,终不敢少露於宾客笑语及邮筒笔楮之间。而子或浮沉宦辙,垂五载十载,出而裾絶,入而室虚者,岂少哉!”参见“倚门”。
- 5.
官省释义:犹宫禁。皇帝居住的处所。三国 魏 曹植《<东征赋>序》:“建安 十九年,王师东征 吴 寇,余典禁兵卫官省。”
- 6.
宸宇释义:⒈屋檐。 比喻庇荫。⒉指帝居。
- 7.
拜阙释义:向皇帝居住的宫阙叩拜。表示对皇上尊敬。
- 8.
清都释义:⒈神话传说中天帝居住的宫阙。 ⒉帝王居住的都城。
- 9.
玉树释义:⒈神话传说中的仙树。唐 李白《怀仙歌》:“仙人浩歌望我来,应攀玉树长相待。”金 元好问《幽兰》诗:“钧天帝居清且夷,瑶林玉树生光辉。”⒉用珍宝制作的树。《汉武故事》:“上(汉武帝)於是於宫外起 神明殿 九间……前庭植玉树。植玉树之法,葺珊瑚为枝,以碧玉为叶,花子或青或赤,悉以珠玉为之。”北周 庾信《谢滕王集序启》:“甘泉宫 里,玉树一丛,玄武闕 前,明珠六寸。”宋 欧阳修《汉宫》诗:“玉树人间老,珊瑚海底生。”宁调元《偶成》诗:“铜驼寂寂迷衰草,玉树依依恋夕阳。”⒊槐树的别称。《三辅黄图·汉宫》:“甘泉
- 10.
王军释义:天子的军队。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二十二年春正月,王军居 巢。”晋 傅玄《晋鼓吹曲·夏苗田》:“王军啟八门,行同上帝居。”
- 11.
皇宫释义:皇帝居住的地方。
- 12.
紫阁释义:⒈金碧辉煌的殿阁。多指帝居。⒉指仙人或隐士所居。⒊唐代曾改中书省为紫微省,中书令为紫微令。因称宰相府第为紫阁。
- 13.
遏密释义:⒈指帝王等死后停止举乐。 ⒉为皇帝居丧期间。⒊指皇帝之死。
- 14.
黄闱释义:禁中门。指皇帝居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