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曹 [bīng cáo]
1. 古代管兵事等的官员。汉代为公府、司隶的属官。唐代为府、州设立的“六曹”(或“六司”)之一,在府称“兵曹参军”,在州称“司兵参军”。后世或沿用此称。
2. 古代军中掌管作战部署的机构。
4. 指兵部。
兵曹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管兵事等的官员。 汉 代为公府、司隶的属官。 唐 代为府、州设立的“六曹”(或“六司”)之一,在府称“兵曹参军”,在州称“司兵参军”。后世或沿用此称。
引唐 韩愈 《赠张童子序》:“又二年,益通二经,有司復上其事,繇是拜卫兵曹之命。”
宋 高承 《事物纪原·抚字长民·兵曹》:“汉 公府掾史有兵曹,主兵事。司隶属官有兵曹从事史,郡国为使。 北齐 同诸曹为参军。今又独置於 开封府 也。”
⒉ 古代军中掌管作战部署的机构。
引三国 魏 曹操 《步战令》:“诸部曲者,各自安部陈兵疏数,兵曹举白。”
⒊ 指兵部。
引清 孔尚任 《桃花扇·抚兵》:“俺待要飞檄 金陵,告兵曹转达车驾,许咱们迁镇移家。”
兵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兵释义:⒈七兵尚书的省称。《北史·崔亮传》:“转都官尚书,又转七兵,领廷尉卿,加散骑常侍。”《资治通鉴·齐东昏侯永元元年》:“以右卫将军 宋弁 兼祠尚书,摄七兵事以佐之。”胡三省 注:“摄七兵事,摄尚书七兵曹事也。杜佑 曰:‘魏 始置五兵尚书,谓中兵,外兵,别兵,都兵,骑兵也。晋 又分中、外兵各为左右,后魏 遂为七兵尚书。’”⒉指由七情所产生的各种杂念。宋 苏舜钦《夜中》诗:“七兵乘间入,攻剽势向圮。”
- 2.
中兵释义:魏 置中兵曹掌畿内之兵,后因称京畿部队为“中兵”。
- 3.
六曹释义:⒈东汉开始尚书分六曹治事,有三公曹、吏曹、二千石曹、民曹、主客曹,其中三公曹尚书为二人,故称“六曹”。 后主客曹分为南、北两主客曹,仍称“六曹”。⒉唐时州府佐治之官亦分“六曹”,即功曹、仓曹、户曹、兵曹、法曹、士曹;⒊宋徽宗时,州县亦置六曹,曰兵曹、刑曹、工曹、礼曹、户曹、吏曹。故俗以六曹为地方胥吏之通称。
- 4.
关决释义:⒈报请决定。《史记·万石张叔列传》:“事不关决於丞相,丞相醇谨而已。”《金史·左企弓传》:“辽 故事,军政皆关决北枢密院,然后奏御。”明 文徵明《陕西布政使司左参议卢君墓表》:“君立朝未数年,凡閲三部,皆在本科。本科者,凡诸曹章奏,悉从关决。”⒉指决断。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格言·读书五失》:“经术隐奥,茫乎其无所适从,泛然而无所关决。”⒊参与决策。唐 刘禹锡《国学新修五经壁记》:“时余为礼部郎,凡瞽宗之事得以关决。”唐 柳宗元《潞州兵曹柳君墓志》:“其勾稽摘发,毗赞关决,无不胜职。”
- 5.
兵曹鸟释义:传说因 唐 代 崔希高 在 并州 任兵曹而得名的一种鸟。 据 唐 刘肃《大唐新语·孝行》,崔希高 仁孝友悌,丁母忧,哀毁过礼。后转 并州 兵曹,“厅前丛苇,有小鸟如鷦鷯来巢,孕卵五色,旦如鸡子。数日,鷇毁雏见,已大於母。月餘,五色成文,大如鹅,驯扰闲暇。顷之飞翔,时归旧所。人到于今号为‘兵曹鸟’。”
- 6.
兵曹释义:⒈古代管兵事等的官员。汉 代为公府、司隶的属官。唐 代为府、州设立的“六曹”(或“六司”)之一,在府称“兵曹参军”,在州称“司兵参军”。后世或沿用此称。唐 韩愈《赠张童子序》:“又二年,益通二经,有司復上其事,繇是拜卫兵曹之命。”宋 高承《事物纪原·抚字长民·兵曹》:“汉 公府掾史有兵曹,主兵事。司隶属官有兵曹从事史,郡国为使。北齐 同诸曹为参军。今又独置於 开封府 也。”⒉古代军中掌管作战部署的机构。三国 魏 曹操《步战令》:“诸部曲者,各自安部陈兵疏数,兵曹举白。”⒊指兵部。清 孔尚任《桃花扇·抚兵
- 7.
埋照释义:犹韬光。喻匿迹不使显露。南朝 宋 颜延之《五君咏·阮步兵》:“阮公 虽沦跡,识密鉴亦洞。沉醉似埋照,寓辞类託讽。”唐 杜甫《暮冬送苏四郎徯兵曹适桂州》诗:“尔贤埋照久,余病长年悲。”清 许承钦《古古贻赠三诗次答》:“一庭积素同埋照,遥对垂杨覆水隈。”
- 8.
壮夫释义:⒈豪壮之士,豪杰。汉 枚乘《上书重谏吴王》:“信而见疑,贞而见戮,是以壮夫义士,伏死而不顾者此也。”唐 唐彦谦《奉使岐下闻唐弘夫行军为贼所擒伤而作》诗:“报国捐躯实壮夫,楚 囚垂欲復神都。”《前汉书平话》卷上:“元是寒门一壮夫,穷通文武有规模。”清 陈梦雷《西洋贡狮子赋》:“壮夫为之胆栗,力士为之心眩。”沉砺《偶成》诗:“壮夫事业将何有,竖子功名不足多。”⒉成年人;壮健的人。唐 韩愈《赠郑兵曹》诗:“罇酒相逢十载前,君为壮夫我少年;罇酒相逢十年后,我为壮夫君白首。”宋 苏轼《书杭州上执政书》之一:“譬如衰
- 9.
市楼释义:⒈市中楼房。 又称旗亭。古时建于集市中,上立旗帜,以为市吏候望之所。《三辅黄图·长安九市》:“夹 横桥 大道,市楼皆重屋。”《文选·张衡<西京赋>》“旗亭五重,俯察百隧”三国 吴 薛综 注:“旗亭,市楼也。”《周礼·地官·司市》“上旌于思次以令市”清 孙诒让 正义:“汉 市楼名旗亭,盖亦立旗於上。”又云:“汉 时市有市楼,为市吏候望之所。”⒉市中楼房。又称旗亭。指酒楼。其上亦立帜以为标识。唐 许浑《郊居春日有怀府中诸公并柬王兵曹》诗:“僧舍覆碁消白日,市楼赊酒过青春。”宋 周密《武林旧事·酒楼》:“熙春楼
- 10.
日者释义:⒈古时以占候卜筮为业的人。《墨子·贵义》:“子墨子 北之 齐,遇日者。”《史记·日者列传》裴駰 题解:“古人占候卜筮,通谓之‘日者’。”唐 贾岛《逢博陵故人彭兵曹》诗:“偶逢日者教求禄,终傍泉声拟置家。”宋 吴处厚《青箱杂记》卷四:“﹝ 宋咸 ﹞犹未第,客游 鄱阳。有日者妙於星术,宋 往叩之。”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有故家子,日者推其命大贵,相者亦云大贵。”⒉往日;从前。《战国策·齐策五》:“日者,中山 悉起而迎 燕 赵,南战於 长子,败 赵 氏。”一本作“昔者”。《汉书·高帝纪下》:“
- 11.
烹鲜释义:⒈语本《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后以“烹鲜”比喻治国便民之道,亦比喻政治才能。《后汉书·循吏传赞》:“政畏张急,理善烹鲜。”晋 葛洪《抱朴子·用刑》:“烹鲜之戒,不欲其烦。”唐 李颀《赠别穆元林》诗:“彼乡有令弟,小邑试烹鲜。”宋 张元干《水调歌头·陪福帅燕集口占以授官奴》词:“调鼎他年事,妙手着烹鲜。”参见“烹小鲜”。⒉烹鱼。唐 李颀《夏宴张兵曹东堂》诗:“重林华屋堪避暑,况乃烹鲜会嘉客。”
- 12.
琼玉释义:⒈美玉。《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死而利国,犹或为之,况琼玉乎。”晋 潘尼《赠侍御史王元贶》诗:“崐山 积琼玉,广厦构众材。”⒉喻指酬答的厚礼。宋 苏辙《答孔武仲》诗:“愧君赠桃李,永愿报琼玉。”参见“琼琚”。⒊比喻贤才。唐 卢纶《送史兵曹判官赴楼烦》诗:“敢谢亲贤得琼玉,仲宣 能赋亦能诗。”清 周亮工《送卓初荔返闽》诗:“琼玉满怀过 岭 雪,芙蓉一掬涉江诗。”⒋比喻美好的诗文。唐 元稹《献荥阳公诗五十韵》:“句句推琼玉,声声播管弦。”⒌比喻霜雪。宋 杨万里《新霜》诗:“瓦脊生尘緫琼玉,梅梢着粉忽琅
- 13.
罇酒释义:一罇酒。汉 班昭《东征赋》:“酌罇酒以弛念兮,喟抑情而自非。”南朝 梁 江淹《别赋》:“可班荆兮赠恨,唯罇酒兮叙悲。”唐 韩愈《赠郑兵曹》诗:“罇酒相逢十载前,君为壮夫我少年;罇酒相逢十载后,我为壮夫君白首。”
- 14.
肃气释义:肃杀之气。唐 杨炯《宴皇甫兵曹宅》诗序:“阴云已墨,肃气弥高。”宋 石延年《曹太尉西师》诗:“肃气 关 河暮,屯烟部落晴。”元 施惠《幽闺记·偷儿挡路》:“凛凛严寒,漫漫肃气,依稀晓色将开。”瞿秋白《饿乡纪程》十三:“生活上的感想,只觉得全宇宙盖满了阴沉沉的肃气。”
- 15.
蓬虆释义:⒈植物名。生丘陵间,藤叶繁衍,蓬蓬累累,故名。可入药。汉 刘向《列仙传·昌容》:“﹝ 昌容 ﹞食蓬虆根,往来上下见之者二百餘年,而颜色如二十许人。”唐 贾岛《逢博陵故人彭兵曹》诗:“别后解餐蓬虆子,向前未识牡丹花。”参阅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蓬蘽》。⒉犹蓬累。清 曹寅《呼卢歌》:“谷量牛马岂能计,蓬虆英雄多白头。”
- 16.
覆棋释义:⒈指棋下过后,重新按原来下的顺序逐步演布,以验得失。 《北齐书·河南王孝瑜传》:“﹝ 孝瑜 ﹞读书敏速,十行俱下,覆棋不失一道。”⒉泛称下棋。唐 许浑《郊居春日有怀府中诸公并柬王兵曹》诗:“僧舍覆棋消白日,市楼赊酒过青春。”宋 陆游《闲趣》诗:“溪边唤客闲持钓,灯下留僧共覆棋。”参见“覆局”。
- 17.
讨贼释义:讨伐贼寇。《左传·宣公二年》:“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晋 潘岳《西征赋》:“健 子婴 之果决,敢讨贼以紓祸。”明 杨继盛《请诛贼臣疏》:“况臣官居兵曹,以讨贼为职;然贼不专於寇敌,凡有害於社稷人民者,均谓之贼。”
- 18.
超忽释义:⒈遥远貌。 《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东望平皋,千里超忽。”吕向 注:“超忽,远貌。”唐 李白《送杨山人归天台》诗:“客有思 天台,东行路超忽。”明 许承钦《报国寺双松歌》:“求之骨貌意已失,尚想天外超忽双云峰。”⒉引申为精神高逸貌。唐 皮日休《太湖诗·桃花坞》:“穷深到兹坞,逸兴转超忽。”⒊迅速貌。唐 韦应物《元日寄诸弟兼呈崔都水》诗:“新正加我年,故岁去超忽。”明 唐顺之《从军行送吕兵曹募兵辽海》:“虏气凭凌恒候月,汉 兵超忽若乘风。”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
- 19.
飒沓释义:⒈纷繁、众多貌。 《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鱼贯鳬跃,颯沓鳞萃。”李周翰 注:“颯沓鳞萃,言多也。”⒉盘旋貌。南朝 宋 鲍照《舞鹤赋》:“颯沓矜顾,迁延迟暮。”唐 李白《上云乐》诗:“淋漓颯沓,进退成行。”明 唐顺之《从军行送吕兵曹募兵辽海》:“飞沙颯沓迷亭障,组练繽纷皆北向。”⒊迅疾貌。汉 应瑒《西狩赋》:“按轡清途,颯沓风翔。属车轇轕,羽骑腾驤。”唐 李白《侠客行》:“银鞍照白马,颯沓如流星。”清 钱谦益《己卯除夕偕孟阳守岁崇德郁振公吴可黄二先辈俱集》诗:“流光颯沓将过客,世事朦朧欲曙天。”@
- 20.
香茶释义:清香之茶。清 李嘉祐《与从弟正字从兄兵曹宴集林园》诗:“竹窗松户有佳期,美酒香茶慰所思。”李季《菊花石·赞茶歌》:“吃过香茶要赞茶,一人领头众人唱,远年风习怎能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