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勒石 勒石的意思
shí

勒石

简体勒石
繁体
拼音lè shí
注音ㄌㄜˋ ㄕ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è lēi,(1) 套在牲畜上带帽子的笼头。【组词】:马勒。(2) 收住缰绳不使前进。【组词】:悬崖勒马。(3) 强制。【组词】:勒令。勒索。(4) 统率。【组词】:勒兵。(5) 雕刻。【组词】:勒石。勒碑。勒铭。(1) 用绳子等捆住和套住,然后用力拉紧。【组词】:勒紧。(2) 方言,强制,逼迫。

shí dàn,(1)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例句】: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2) 指石刻。【组词】:金石。(3)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组词】:药石。药石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5) 姓。(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在古书中读shí,如“二千石”)

基本含义

勒石是一个汉语成语,指的是用绳索或绳索的力量来固定石头,使其不会倒塌。引申意义为采取措施或方法来稳定局势或解决问题。

勒石的意思

勒石 [lè shí]

1. 刻字于石。亦指立碑。

勒石 引证解释

⒈ 刻字于石。亦指立碑。

《隋书·史万岁传》:“於是勒石颂美 隋 德。”
宋 程颐 《明道先生墓表》:“勒石墓傍,以詔后人。”
明 刘基 《绍兴崇福寺记》:“秦始皇帝 东游,勒石自颂之所也。”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公又请倣 汉 唐 故事,择儒臣校正十三经文字,勒石太学。”


国语词典

勒石 [lè shí]

⒈ 在石上刻字。

宋·程颐〈明道先生墓表〉:「勒石墓傍,以诏后人。」
《红楼梦·第二三回》:「便命将那日所有的题咏,命探春依次抄录妥协,自己编次,叙其优劣,又命在大观园勒石,为千古风流雅事。」


勒石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刻石释义:⒈在石上雕刻。 《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 东行郡县,上 邹嶧山。立石,与 鲁 诸儒生议,刻石颂 秦 德。”唐 白居易《蜀路石妇》诗:“后人高其节,刻石像妇形。”清 龚自珍《说刻石》:“古者刻石之事有九。”李季《菊花石》二:“林家湾 前柳成荫,柳下住着刻石人。”⒉即石刻。指刻有文字、图画的碑碣或石壁等。亦指石雕像或刻于石上的文字、图画等。《南史·范云传》:“云 以山上有 秦始皇 刻石,此文三句一韵,人多作两句读之,并不得韵。”宋 何薳《春渚纪闻·坡谷前身》:“世传 山谷道人 前身为女子,所説不一。近见

勒石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功状释义:报告立功情况的文书。《三国志·吴志·孙坚传》:“刺史 臧旻 列上功状,詔书除 坚盐瀆 丞。”《新五代史·杂传·段凝》:“凝 与 彦章 各自上其功,巖 从中匿 彦章 功状,悉归其功於 凝。”元 揭傒斯《重建济州会源牐碑》:“明年春二月,具功状,遣其属 孟思敬,至京师请文勒石。”
    • 2.
      山铭释义:指勒石山上的铭文。
    • 3.
      手泐释义:⒈旧时书信用语。犹手书。清 薛福成《答袁户部书》:“手泐布达,敬颂台安。”参见“手书”。⒉谓亲笔书碑勒石。许地山《缀网劳蛛·黄昏后》:“那墓碑上不记年月,只刻着‘佳人 关山恒媚’,下面一行小字是‘夫 关怀 手泐’。”
    • 4.
      摹勒释义:⒈依样描字刻石。《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宣和元年》:“丙戌,御製御笔《神霄玉清万寿宫记》,令 京师 神霄宫 刻记於碑,以碑本赐天下,摹勒立石。”⒉亦作“摹泐”。描摹勾勒。宋 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三:“貽永,祁公 之子。国初藏名书画,最多真蹟……而当时摹勒出待詔手,笔多凝滞。”清 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卷三:“或谓 靖康 之变,二 王 书卷流落民间,后经蒐罗得之,遂以勒石。所得者,或係他手摹泐。”⒊模仿。宋 李觏《答黄著作书》:“今之学者,谁不为文,大抵摹勒 孟子,刼掠 昌黎。若为文之道,止此而已,则但诵得古文
    • 5.
      斲石释义:⒈勒石。⒉斫取石料。
    • 6.
      演易台释义:⒈台名。 在今 河南省 汤阴县 北。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四》:“相里 汤阴县 北有 羑里城,周回可三百餘步,其中平实,高于城外地丈餘,北开一门,相传 文王 演《易》之所。”《清一统志·河南九》:“演易臺 在 汤阴县 北 羑里城,即 文王 演《易》处。本朝 乾隆 十五年圣驾巡幸 河南,经此,有御製《演易臺謁文王祠》诗勒石。”⒉台名。在今 四川省 云阳县 北。《清一统志·四川十三》:“演易臺 在 云阳县 北三十里地,名 向阳坪,宋 邵康节 於此注《易》,明 御史 卢雍 立石表之。”

勒石(le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勒石是什么意思 勒石读音 怎么读 勒石,拼音是lè shí,勒石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勒石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