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东鄙 东鄙的意思
dōng

东鄙

简体东鄙
繁体東鄙
拼音dōng bǐ
注音ㄉㄨㄥ ㄅㄧ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ōng,(1) 方位词,日出的方向,与“西”相对。【组词】:东方。东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东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东流。(2)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组词】:房东。股东。东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3) 请客出钱的人。【组词】:作东。(4) 姓。

bǐ,(1) 中国周代地方组织单位之一,五百家为一鄙。【例句】:鄙师(古官名,周制每县五鄙,“鄙师”掌其鄙之政令祭祀)。(2) 郊野之处,边远的地方。【组词】:边鄙。(3) 粗俗。【组词】:鄙陋。鄙俗。鄙夫。鄙近(庸俗浅近)。(4) 轻蔑,看不起。【组词】:鄙视。鄙夷。鄙弃。鄙薄。(5) 品质低劣。【组词】:卑鄙。(6) 谦辞,用于自称。【组词】:鄙人。鄙老。鄙见。(7) 吝啬。【组词】:鄙吝。鄙诈(贪吝诈伪)。

基本含义

指东方偏远地区的人文水平较低,文化水平较差。

东鄙的意思

东鄙 [dōng bǐ]

1. 东部边境。

3. 指东部僻远地方。

东鄙 引证解释

⒈ 东部边境。

《春秋·襄公十二年》:“王二月, 莒 人伐我东鄙。”
《左传·昭公五年》:“竖牛 取东鄙三十邑,以与 南遗。”

⒉ 指东部僻远地方。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仲宣 跪而称曰:‘臣东鄙幽介,长自丘樊。’”
南朝 齐 孔稚珪 《谢赐生荔支启》:“信西 岷 之嘉珍,谅东鄙之未识。”


东鄙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丘樊释义:园圃;乡村。亦指隐居之处。南朝 宋 谢庄《月赋》:“臣东鄙幽介,长自丘樊。”《宋书·隐逸传论》:“若使值见信之主,逢时来之运,岂其放情江海,取逸丘樊,盖不得已而然故也。”唐 白居易《中隐》诗:“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宋 王安石《忆昨诗示诸外弟》:“况復丘樊满秋色,蜂蝶摧藏花草腓。”清 赵翼《重过灵岩山馆》诗:“太息平泉空作记,不曾终老此丘樊。”
    • 2.
      东偏释义:⒈指东部边境小邑。 《左传·隐公十一年》:“郑伯 使 许 大夫 百里 奉 许叔 以居 许 东偏。”杜预 注:“东偏,东鄙也。”⒉东边。唐 杜甫《营屋》诗:“东偏若面势,户牖永可安。”
    • 3.
      东鄙释义:⒈东部边境。《春秋·襄公十二年》:“王二月,莒 人伐我东鄙。”《左传·昭公五年》:“竖牛 取东鄙三十邑,以与 南遗。”⒉指东部僻远地方。南朝 宋 谢庄《月赋》:“仲宣 跪而称曰:‘臣东鄙幽介,长自丘樊。’”南朝 齐 孔稚珪《谢赐生荔支启》:“信西 岷 之嘉珍,谅东鄙之未识。”
    • 4.
      伐国释义:征伐别国。《左传·昭公四年》:“召诸侯而来,伐国而克城。”南朝 梁 何逊《七召·声色》:“伐国不问仁人,此言何从而至?”明 刘基《莒人伐我东鄙》:“伐国而围人之邑与救患而入人邑者,皆王法之所不容也。”

东鄙(dongb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东鄙是什么意思 东鄙读音 怎么读 东鄙,拼音是dōng bǐ,东鄙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东鄙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