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三夏 三夏的意思
sānxià

三夏

简体三夏
繁体
拼音sān xià
注音ㄙㄢ ㄒㄧㄚ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ān,(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组词】: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组词】: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xià,(1) 一年的第二季。【组词】:夏季。夏天。夏令。夏播。夏熟。夏粮。(2) 中国朝代名。【组词】:夏代。夏历。(3) 指中国。【组词】:华夏。(4) 姓。

基本含义

指夏季的最后三个月,即秋季初期。

三夏的意思

三夏 [sān xià]

1. 指夏种、夏收和夏管。

[ the three summer jobs (planting, harvesting and field management); ]

2. 指夏季的三个月。

[ the three months of summer; ]

3. 夏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六月。

[ the third month of summer; ]

三夏 引证解释

⒈ 旧称阴历四月为孟夏,五月为仲夏,六月为季夏,合称三夏。亦指夏季的第三个月。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夏歌十八》:“情知三夏热,今日偏独甚。”
清 李颙 《夏日》诗:“炎光烁南溟,溽暑融三夏。”

⒉ 三个夏季,即三年。

宋 晁贯之 《墨经·新故》:“凡新墨不过三夏,殆不堪用。”

⒊ 古代乐曲《肆夏》、《韶夏》、《纳夏》的总称。

《左传·襄公四年》:“三《夏》,天子所以享元侯也,使臣弗敢与闻。”

⒋ 农业劳动中夏收、夏种、夏管的总称。

如:师生下农村,支援三夏


国语词典

三夏 [sān xià]

⒈ 旧时以阴历四月为孟夏、五月为仲夏、六月为季夏,此夏季的三个月,合称为「三夏」。

⒉ 经过夏季三次,即三年之意。

宋·晁贯之《墨经·新故》:「凡新墨不过三夏,殆不堪用。」

⒊ 古代肆夏、韶夏、纳夏三乐曲的合称。

《左传·襄公四年》:「三夏,天子所以享元侯也,使臣弗敢与闻。」


三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炎释义:三夏。
    • 2.
      大忙释义:工作集中,繁忙而紧张:三夏大忙季节。
    • 3.
      肆夏释义:⒈古乐章名。 《周礼·春官·大司乐》:“王出入则令奏《王夏》,尸出入则令奏《肆夏》,牲出入则令奏《昭夏》。”郑玄 注:“三夏,皆乐章名。”《左传·襄公四年》:“穆叔 如 晋,报 知武子 之聘也,晋侯 享之。金奏《肆夏》之三,不拜。”《淮南子·齐俗训》:“古者非不知繁升降槃还之礼也,蹀《采齐》、《肆夏》之容也,以为旷日烦民而无所用,故制礼足以佐实喻意而已矣。”汉 扬雄《剧秦美新》:“式軨轩、旂旗以示之,扬和鸞、《肆夏》以节之。”⒉泛指宴饮、迎送宾客之乐。唐 王勃《乾元殿颂》序:“神禽率舞,光浮《肆夏》之轩;
    • 4.
      较劲释义:⒈(-∥-)比力气;较量高低:他们几个你追我赶,暗中较上了劲儿。 ⒉作对;闹别扭;对着干:这天真较劲,你越是需要雨,它越是不下。⒊指特别需要发挥作用或使用力气:眼下是三夏时期,正是较劲的时候。‖也作叫劲。

三夏(sanxi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三夏是什么意思 三夏读音 怎么读 三夏,拼音是sān xià,三夏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三夏造句子